体育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特征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
[Abstract]:Taking the behavior style of individual social adaptation as the observation point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urse of individual social adaptation as the clue, the questionnaire of Social adaptation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used.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social adaptability of 416 physical college students and non-sports college student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social adaptability between physical college students and non-sports college students. The social adaptability of sports college students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non-sports students. 2)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ocial adaptability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sports college students in gender and sports achievement level. 3) Social adaptation of sports college studen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xu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in grade, The mean values of self-esteem autonomy and stress coping in grade four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three grades. 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adaptability of sports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sports items showed that they were open and confident. Self-esteem autonomy is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social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sports. The total mean of social adaptability of track and field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average values of three dimensions of open self-confidence, objective reality and situational regul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basketball and gymnastics studen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 more clear and concrete empirical basis for proving the rol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promoting and improving the social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have a certain enlightening effect on further improving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作者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体育艺术教学部;
【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13JYB005) 北京工商大学科研专项资助项目(19008001081)
【分类号】:G8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若龙;;大学体育生内隐攻击性实验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年03期
2 解银;;大学体育生运动员违纪现象探因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年01期
3 李海平;;浅析体育产业与体育生就业的相互关系[J];知识经济;2013年06期
4 覃建恩;;浅谈对体育生的管理[J];中国职工教育;2013年06期
5 吴国生;高师体育生厌学的原因及解决途径[J];滨州师专学报;1994年S1期
6 康鹏宇;韩洁;;浅析高校体育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和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35期
7 益西卓玛;;失败的体育生[J];高中生之友;2008年Z2期
8 章全海;;我是体育生[J];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0年12期
9 李国敏;;素质教育形势下如何引导体育生健康成长[J];金田;2013年04期
10 范淑娥;;对体育生的管理要宽严有度[J];中国学校体育;199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徐俊青;;浅谈体育专业高考生的选材与训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2 马生霞;马福海;陆一帆;樊蓉芸;内丸仁;铃木省三;高桥宏彦;竹村英和;祁继良;;世居高、平原体育生的血液流变性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比较及其与有氧运动能力的相关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3 刘格平;耿廷芹;;体育专业本科生目标管理培养模式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1年
4 王强;;高考体育生赛前小周期训练的探讨[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窦雨佳 实习记者 邵帅 付媛杰;给体育生就业支招[N];中国体育报;2013年
2 张立中;山东体育考生为何逐年下降?[N];中国体育报;2007年
3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范市初级中学 王震宇;体育集德智于一体[N];中国体育报;2008年
4 主持人 陈志强 本报记者 张明海;加快体育设施建设 全民健身惠及群众[N];四川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邬帅莉 实习生 车易红;体测挂钩学位 学生爱上体育?[N];山西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薛原;让体育精神浸润大学校园[N];人民日报;2011年
7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渴口中学教师 杨启锋;学生赛事被漠视凸显体育文化缺失[N];中国教育报;2014年
8 刘云峰;大学体育如何突破?[N];发展导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张林军;让体育真正融入百姓生活[N];大众科技报;2005年
10 体宣;我市确定今年体育工作新目标[N];辽源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中芹;城乡统筹视角下山东省县域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2 赵溢洋;阳光体育与“外来学生群体”的城市融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嘉欣;河南电视台《豫·动起来》栏目营销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2 贾美英;太原市初中体育教研组职能发挥现状调查与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3 岳彪;初中体育后进生心理成因与转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赵涛;山东省高师体育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继芳;青岛市省级重点高中体育生与非体育生的人格差异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2年
6 闫文;小学“生本体育”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林思月;我国体育影视价值取向的解读[D];吉林大学;2012年
8 宣丽;安徽省初中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9 王先茂;西藏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马玉星;提高体育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教学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82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382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