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第53届世乒赛男团决赛技战术分析

发布时间:2019-02-15 21:23
【摘要】:在2016年第53届吉隆坡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决赛中,由马龙、许昕、张继科领衔的中国男团,以3:0的总比分击败由水谷隼、吉村真晴和大岛yP哉等新星阵容组成的日本男团成功卫冕。这是中国队历史第二十次捧起斯韦思林杯,并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八连冠,圆满地完成了本次比赛任务。这场比赛也为里约奥运会男团队员的选拔提供了依据和考察。但胜利的同时,由年轻队员组成的日本队在国际比赛中的重新崛起也不得不引起重视。他们也必将成为日后我们的主要对手。由此可见本次决赛对中国队今后的备战和训练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三段指标评估法、单项优劣势技术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双方参加决赛的6名队员为对象,观察他们决赛中的技战术特点并作出数据统计与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三段指标方面,中国男团在本届世乒赛决赛中,各项比赛数据统计均优于日本队。得分率方面,中国男团接抢段(62%)最好,评估为优秀,日本队在本段的得分率(44%)评估为良好。中国队发抢段(61%)为及格,日本队(44%)为不及格。相持段日本队得分率(32%)评估仍为不及格,中国队(58%)评估再次达到了优秀。使用率方面,发抢段两队基本持平(中国队为30%,日本队为31%),但日本队略高于标准。接抢段两队均偏高于标准(中国队为37%,日本队为36%)。相持段两队持平(33%),低于标准。以上数据说明我们充分发挥了前三板的优势,没有过多的将比赛拖入相持,但发球及抢攻方面还需要继续完善;比赛节奏上我们在压制对手的情况下较好的掌控了全场比赛。(2)在乒乓球各个技术运用方面,中国队在所有五项主要技术方面的净得分均高于日本队。其中,正手位技术是两队净得分差最大的一项,分差达到了29分,说明中国队最大的技术优势在于正手位技术。净得分差最小的一项是台内挑搓技术,分差为4分,说明在台内挑搓技术方面,日本队与中国队的差距最小,台内挑搓技术也是日本队所有五项技术中唯一净得分没有成为负值的技术统计。中国队唯一成为负值的的技术是反手技术,说明中国队需要在日后的比赛和训练中引起重视,加强反手技术的训练。在发球失误方面,中国队失误一次,日本队失误四次,说明日本队年轻球员的发挥稳定性及大赛经验方面与中国队球员有一定差距。(3)中国队中,许昕的接抢段和相持段评估都为优秀,发抢段评估为不及格,说明在本场控制球方面他做得较好;其得分主要来自于正手,主要表现在正手进攻技术变化多,击球质量高;他的不足是发球抢攻阶段得分率较低,反手技术中得分较差,特别是直板横打技术本场没有得分。马龙发抢段和接抢段评估都为优秀,相持段评估为良好,这充分说明了他本场比赛发挥稳定,展现了较高的技战术水平;其得分主要来自正手的技术,且线路变化较多,高质量多变化的发球技术也是得分的关键。张继科发抢段评估为及格,接抢为优秀,相持为良好,说明其本场的优势主要源自接抢段和相持段;他的技术较为全面,特别是发球和正手技术优势突出,反手拧拉技术是其优势。(4)日本队中水谷隼的接抢段评估为优秀,发抢和相持为不及格,说明他本场处理球做的较好,但是进攻威胁性小;技术方便较为均衡,但反手防守是短板。吉村真晴发抢段与相持段评估为不及格,接抢段为及格,说明本场比赛吉村真晴的表现完全处于下风;吉村真晴的技术打法有一定的特点,但是由于大赛经验缺乏和心理素质不稳定以及技术的不成熟,本场比赛各项技术表现均不突出。大岛yP哉本场发抢段和相持段评估都为不及格,接抢段评估为及格;大岛yP哉的发球技术具有一定的威胁性,但变化相对较少,正手技术比较稳定,技术全面,反手技术是他的短板,特别是形成相持之后,失分很高。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青;张辉;;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四段指标评估法”的构建与应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2 吴飞;刘国兵;华承健;吴敬平;;关于改进乒乓球3段技、战术统计方法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年01期

3 程虹;于晓东;钱来;;中国乒乓球技术分类体系的反思与重建[J];体育学刊;2012年05期

4 于广乐;;试析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14期

5 唐建军;曹海波;邓艳香;;乒乓球比赛中战术组合模式的构成及其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6 刘海飞;;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张辉;戴金彪;史芙英;刘雅玲;王继红;;隔网对抗(持拍类)项目技战术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郝哲;蔡学玲;郝玉娇;张晶晶;郝满良;;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半决赛柳承敏技战术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唐建军;;乒乓球技术学习:理论解释与实际运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张瑛秋;中国优秀青年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唐建军;安东;;优秀男子乒乓球选手竞技单元中技术运用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晓蓬;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丁;第51届世乒赛女团决赛技战术分析[D];西南大学;2013年

2 李强;对乒乓球技战术分析统计方法的新探讨[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3 佘竞妍;乒乓球技术体系的分类及效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423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423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0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