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我国近代女子体育“拟男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3 23:08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我国近代女子体育"拟男化"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主要结论:我国近代女子体育"拟男化"倾向是女子体育发展过程中需要经历的一个必要阶段;通过"拟男化"的女子体育形式,有利于提升女子社会地位,展示女性运动的特点;学校体育对于男女生体育标准不一的问责、"男女一致"者和"男女相异"者之间的相互攻击与对立、对"男规女用"的不同声音、对"男女共赛"的非议和抨击,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女子体育"拟男化"发展的进程,对我国近代女子体育的整体发展产生了诸多障碍和不利影响。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this paper combs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 of "quasi-masculinity" in modern women's sports in China.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tendency of "quasi-masculinity" of women's sports in modern China is a necessary stage that needs to be experienc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sports. Through the form of "male-like" women's sports, it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social status of women and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s sports. The accountability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o the different sports standards of boys and girls, the mutual attack and antagonism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and "male and female", the criticism and criticism of the different voices of "male and female", and the "male and female sports". These problems hav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quasi-masculinity" of women's sports, and have had many obstacles and adverse effects 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modern women's sports in China.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类)(14CTY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YJC890036)
【分类号】:G81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薇;宋代女子体育项目及其特点[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2 夏晓陵;中国近代女子体育与近代妇女运动[J];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06期

3 谭锋,乐钟萍;试述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黄健;唐代女子体育的兴盛及其原因[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卢兵;对我国女子体育文化兴衰流变的历史考察[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6 章茹;李海峰;;从社会学角度解析我国女子体育的崛起[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肖宁;;对我国女子体育文化历史脉络的回溯与探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系列论文之一[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黎莎;;比较近代中日女子体育之兴起[J];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04期

9 宋丽;潘华;;论20世纪的中国女子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06期

10 马铮;张春燕;;中国女子体育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回顾与展望[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黎莎;;比较近代中日女子体育之兴起[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王云;;社会性别视域中的近代中国女子体育[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 邓亚萍;中国体育凤先飞[N];人民日报;2008年

2 代刚;中国女子体育:抒写新的光荣[N];中国妇女报;2008年

3 ;软式网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待续)[N];中国体育报;2000年

4 本报评论员;奥运改变妇女 妇女改变奥运[N];中国妇女报;2008年

5 史律 旅美学者;美国体育“阴盛阳衰”的法律秘密[N];华夏时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淼;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看女子体育地位的提高[D];苏州大学;2008年

2 赵玉婷;论中国近代女子体育的演进及其社会基础[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王浩;民国时期的女子体育研究(1927-1937年)[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马梅玉;抗战时期成都女子体育发展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2年

5 赵\~;我国近代高校女子体育教育演进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6 王艳坤;四川师范大学代表队女子体育健身模特训练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7 夏季;现代夏季奥运会女子体育发展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8 潘勤;中国社会的三次转型与中国女子体育的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贾致国;延安根据地时期女子体育开展状况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年

10 付佳琪;20世纪三十年代天津女子体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76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476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8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