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运动性疲劳对一般视觉搜索的ERP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9 10:45
【摘要】:运动性疲劳对大脑中枢影响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人们对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对运动员的成绩的提高的重大意义认识越来越深刻,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提高是与疲劳的产生和消除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密不可分的,但运动性疲劳也会对运动者的身体技能的其他方面产生一些负面的效应,如神经中枢机能下降、对刺激的反应延长、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所以在实际训练中既要利用好运动员疲劳来进行训练强度和量的控制,又要避免疲劳过度而给运动员带来机体损伤。目的:本文采用时间相关电位技术,对受试者疲劳前后的视觉搜索产生的诱发电位进行记录分析,对一般视觉搜索较为敏感的指标P300、P100、N170进行疲劳前后的对比分析,以期以事件相关电位为工具探索运动性疲劳对一般搜索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文选取了15名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这些同学均为男生,视力正常,年龄在18到21岁之间,采用跑台疲劳模型,受试者在心率为最大心率90%状态下运动时间不低于30分钟,运动的总时间低于40分钟,直至疲劳。本实验设计的两类刺激图片:16个字母C,或15个字母C和一个字母O,其中含有字母O的图片和全部都是字母C的图片均为80张且播放和排列的顺序为随机,字母O在图片上出现的位置也是随机的,每张图片的播放时间为1200毫秒,让受试者实验前后各进行一次此时并记录脑电相关数据。结果:1在识别到没有靶刺激的图片时潜伏期P300的潜伏期出现了显著的缩短,波幅出现了下降。2.在识别有靶刺激的图片时,P100、P300潜伏期出现了显著的延长(P0.05),波幅出现了降低,说明了受试者在疲劳后的视觉搜索和信息的加工传导出现了延缓,投入的注意力出现了减少。结论:ERP指标中P300、P100、N170的潜伏期和波幅可以作为观测受试者疲劳前后注意力投入,信息加工的重要参照,受试者在疲劳后搜索到靶刺激的潜伏期延长,波幅出现了下降,说明了疲劳使得受试者在识别靶刺激的过程中的识别速度减慢,注意力出现了下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80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涛;略谈运动性疲劳的成因[J];安徽体育科技;2000年04期

2 张灏,高顺生;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汪巧芳;关于运动性疲劳与恢复[J];池州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4 张卫军;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研究的进展[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5 刘长江,凌丽平,刘铁民;运动性疲劳研究回顾[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李丽,常波;浅谈中医药在运动性疲劳中的应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7 王军,王有清;运动性疲劳的测定和消除[J];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03期

8 常波;;中医药与运动性疲劳[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11期

9 姚卫宇;刘丽茹;;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郝春丽;;试论运动性疲劳发生的几个生化问题[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巩沅鑫;贾丹兵;李乃民;唐立明;李春杰;刘珊;;运动性疲劳的病因探析与诊断研究[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许兴涛;刘文;杨建宇;王三好;于峥;;消除运动性疲劳常用中药的研究回顾[A];第三届中和亚健康论坛暨2009·亚健康产业展览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丽英;;线粒体自由基与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探讨[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赵政;;砭石治疗运动性疲劳机理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砭石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季宇彬;李佳欢;汲晨锋;;运动性疲劳与钙调节机制[A];2008第十一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石红;;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诊断标准与恢复方法[A];2011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靖;杨菲菲;陈熹微;王露寒;;运动中音乐刺激对有氧运动性疲劳的影响[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马来虎;;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消除[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9 丁俊华;;冰雪项目优秀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和诊断标准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10 江志全;李天立;李长顺;梅志亮;;射箭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与防治[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季洪光;要让运动性疲劳不再[N];科技日报;2005年

2 林峰;用中医整体观研究运动性疲劳及恢复方法[N];科技日报;2005年

3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李开刚;怎样消除运动性疲劳[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朱寒雨;运动性疲劳如何除[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5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李开刚;怎样消除运动性疲劳[N];中国体育报;2001年

6 ;中医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研究展望[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丰城市新城中心学校 丁伟志;改善代谢消除运动性疲劳[N];宜春日报;2007年

8 蓝天;怎样消除运动后疲劳[N];大众卫生报;2006年

9 柴海强;阿胶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10 常州市新桥中学 刘猛;高三体育专业集训策略研究[N];江苏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友樾;不同耳穴防治运动性疲劳的对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李晓琳;减味无比山药丸结合导引术消除运动性疲劳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徐传香;脊髓5-HT系统在运动性疲劳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4 汶希;广东凉茶及针刺穴位对运动性疲劳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以及机制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李靖;放松音乐对有氧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及对大鼠纹状体及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张蓉;运动性疲劳所致学习记忆能力改变的证候特点及分子生物学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黄鑫;温肝阳滋肾阴时相组合改善运动性疲劳的理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8 包大鹏;运动性疲劳脑功能变化的fMRI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9 郭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大鼠运动性疲劳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孙立娟;线粒体营养素对运动性疲劳的预防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由昕;电针对运动性疲劳大鼠中枢强啡肽-A水平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王大伟;运动性疲劳的维医异常体液质分型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3 杨道林;维药抗疲劳Ⅰ号对运动性疲劳的血乳酸和血睾酮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4 许韧毅;减控体重对男子业余拳击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许金叶;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运动性疲劳的相关指标及免疫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张志敏;篮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状态下的注意特征和情绪变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6年

7 王静;运动性疲劳对一般视觉搜索的ERP影响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8 潘海霞;成都市高校体育舞蹈训练的运动性疲劳现状与防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钧;基于主观感觉疲劳量表和心率变异性相结合的运动性疲劳监测[D];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

10 凌家杰;运动性疲劳中医因机证治的理论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2567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567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d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