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吸氧干预对女子拳击运动员睡眠质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1-25 03:08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观察运动员睡眠结构的变化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来探讨高氧环境干预后,运动员睡眠质量的变化情况。为教练员和体能康复师提供训练后恢复的理论依据,以期达到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减缓及防止运动疲劳产生、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目的。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实验进行设计规划。以北京市女子职业拳击队9名健康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年龄21±2.67岁,身高170.63±6.72cm,体重63±8.42Kg。按照实验设计,把9名队员随机分为A、B、C三组,整个实验分为三期,分别为2014年6月(一期)、2014年9月(二期)、2014年12月(三期)。三组在三期实验中进行交叉分组实验,每期除对照组外,其他两组分别每天实施制氧机常压吸氧干预半小时和高压氧舱吸氧干预一小时。每期干预时间为两周。具体分组安排如下:2014年06月(一期):A组为对照组,B组为吸氧组,C组为氧舱组。2014年09月(二期):B组为对照组,C组为吸氧组,A组为氧舱组。2014年12月(三期):C组为对照组,A组为吸氧组,B组为氧舱组。干预后,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对运动员的心率变异性(HRV)以及睡眠进程进行测试,选取HRV的部分时域及频域指标和睡眠进程指标使用SPSS 16.0进行组内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分析。以此来综合观察高氧环境干预手段对运动员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1、对照组实验前后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睡眠进程各指标结果之间P0.05,均没有显著性差异。2、常压吸氧干预组实验前后心率变异性(HRV)、睡眠进程各指标统计结果如下:SDNN、RMSSD的P值均0.05,呈现有显著性差异;NN50、PNN50、VLF、LF、HF、LF/HF的P值均0.01,呈现有极显著性差异;SDANN、TP的P值均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期、(S3+S4)/SUM、睡眠转换次数、觉醒比的P值均0.05,呈现有显著性差异;觉醒次数、Sp O2的P值均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3、高压氧舱干预组实验前后心率变异性(HRV)、睡眠进程各指标统计结果如下:SDNN、PNN50的P值均0.05,呈现有显著性差异;RMSSD、NN50、TP、VLF、LF、HF、LF/HF的P值均0.01,呈现有极显著性差异;SDANN 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睡眠效率、(S3+S4)/SUM、睡眠转换次数、觉醒次数的P值均0.01,呈现有极显著性差异;睡眠潜伏期、觉醒比、Sp O2的P值均0.05,没有显著性差异。4、干预后各组心率变异性(HRV)、睡眠进程各指标的组间变化统计结果:SDNN、SDANN、RMSSD干预后,对照组、吸氧组和氧舱组组间显著性检验P值均0.01,认为至少有两组之间呈现极显著性差异;TP、LF干预后三组组间显著性检验P值均0.05,认为至少有两组之间呈现显著性差异;NN50、PNN50、VLF、HF、LF/HF干预后,三组组间显著性检验P值均0.05,各组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睡眠效率干预后,三组组间显著性检验P0.05,认为至少有两组之间呈现显著性差异;(S3+S4)/SUM、睡眠转换次数、觉醒次数干预后,三组组间显著性检验P值均0.01,认为至少有两组之间呈现极显著性差异;睡眠潜伏期、觉醒比、Sp O2干预后,三组组间显著性检验P值均0.05,各组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5、对组间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SDNN、RMSSD对照组分别与吸氧组和氧舱组之间P值均0.01,有极显著性差异,吸氧组与氧舱组之间P值0.05,无显著性差异;LF、(S3+S4)/SUM、睡眠转换次数、觉醒次数对照组分别与吸氧组和氧舱组之间P值均0.05,有显著性差异,吸氧组与氧舱组之间P值0.05,无显著性差异;另外SDANN对照组与氧舱组之间、TP对照组与吸氧组及吸氧组与氧舱组之间、睡眠效率对照组与吸氧组之间P值均0.05,有显著性差异;其他各组之间P值均0.05,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1、吸氧干预能够明显提高SDNN、RMSSD、NN50、PNN50、HF,降低VLF、LF和LF/HF,使迷走神经活性增强,交感神经张力减弱,心率变异性增强。同时使睡眠效率增高、睡眠潜伏期缩短、深睡眠比重加大、睡眠转换次数及觉醒比减小。能够很好的改善运动员的睡眠质量。2、高压氧舱干预能够使SDNN、RMSSD、NN50、PNN50、TP、HF增大,降低VLF、LF、LF/HF,使心率变异性增强,改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的平衡状态。同时使睡眠效率增高,深睡眠比重明显加大,睡眠转换次数和觉醒次数显著降低。能够很好的改善运动员的睡眠状况。3、常压吸氧干预手段和高压氧舱干预手段虽然在TP指标上有显著性的差异,但由于HRV的个体差异较大,同时其他指标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所以认为常压吸氧干预和高压氧舱干预对女子拳击运动员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基本一致。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8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满仕彪,袁季风;拳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分析与训练[J];安徽体育科技;2002年04期

2 周涛;对拳击运动员比赛焦虑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王昆明,丁华;拳击运动员心电图特点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4年04期

4 滕青,姚峰,张辉;对我国拳击运动员常见犯规动作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年06期

5 徐玉明,周新;拳击运动员的骨矿成分与形态指标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6 姚淑琴;丁华;;男子拳击运动员赛前心功能特点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姚淑琴;丁华;;男子拳击运动员赛前心功能特点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03期

8 丛林;;拳击运动员表象竞赛时的注意力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李利伟;宋立;;拳击运动员心理变化因素与比赛成绩的相关研究[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年09期

10 罗文;;我国与国外中小级别优秀拳击运动员在比赛中基本技术运用的比较分析[J];贵州体育科技;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新坤;丁华;唐光大;高振国;臧广悦;;女子拳击运动员赛前部分生化指标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2 归予恒;杨阳;吴晖;林钊;程竞华;冯连世;;对优秀拳击运动员体重和训练控制的监控与评价方法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3 徐建武;阿斯琴;汤尔民;高明;;优秀拳击运动员训练中机能监控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高维纬;宋新;;运动训练对优秀拳击运动员水代谢的影响[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5 罗冬梅;刘晔;贾金榜;于德顺;王贝;孙志钢;;拳击运动员脑血流和颈总动脉血流特点的研究[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6 王连方;;优秀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因素及补偿[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宋铁男;曹继红;;女子拳击运动员性别角色倾向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丁华;赵斌;高海宁;;按摩对女子拳击运动员运动后氧自由基代谢水平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9 夏玉芳;廖八根;张晓辉;殷坤;;广东省拳击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纵向调查与分析[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徐春霞;谷忠德;韩炜;;备战十一届全运会山东省优秀拳击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监测指标的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赵福中邋实习生 李丰;邹市明:改变世界拳坛历史的“神奇小子”[N];工人日报;2007年

2 郭莹;藏着掖着与说着唱着[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3 记者 涂序波;吴保福 杨宴君看望参赛运动员[N];大理日报(汉);2006年

4 记者 阿荣;我区体育健儿备战奥运[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5 本报记者 段磊;哈达巴特尔:期待我区拳手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6 本报记者  胡淼;虎跃龙腾斗锦城[N];营口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巴义名;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及选材标准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峰;我国青少年拳击运动员基础训练现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谢元攀;吸氧干预对女子拳击运动员睡眠质量的影响[D];首都体育学院;2016年

3 温军锋;不同温度的水疗对高水平拳击运动员运动训练恢复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4 宋钦庆;少年拳击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现状调查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何建迎;国内外中、小级别优秀拳击运动员技战术对比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6 陈帅;陕西省优秀拳击运动员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年

7 李响;吉林省拳击运动员身体形态与素质的选材指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刘恋;辽宁省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调查与评价[D];沈阳体育学院;2013年

9 鲍善军;武汉体育学院男子拳击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10 刘慧;东北地区女子拳击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572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572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b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