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高原箭声:藏族的工布响箭和五彩神箭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1 14:06
【摘要】:通过田野调查法,对藏族的工布响箭和五彩神箭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结果,探索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路径。研究认为:藏族的工布响箭和五彩神箭是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各具文化特色;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在文化创新的基础上,五彩神箭走出了一条竞技化发展道路,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实践借鉴:竞技化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之一,赛事的推广和宣传是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发展的平台,民族文化创新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核心。
【图文】:

射完,制度文化,藏语,物质文化


尔蒂”应声脱落,大家一阵欢呼,箭手脱帽向“玉拉”(藏语地方神灵的意思)行礼,相互击掌庆祝,献哈达、唱歌、敬酒,热闹非凡。2.五彩神箭的物质文化五彩神箭的物质文化特色在于“地靶”和木箭。地靶藏语称“甲玛”,用土堆砌而成的棱锥体,高约70cm-80cm,底部约宽60cm-70cm左右,各地略有差异。靶面为棱锥的一个棱面,用麦秸杆或细绳等在靶面上围一个近似的三角形,作为有效区域,中心贴一个标志性的纸片,以提示箭手。从靶体的正上部插入一个小木棍,用来判定胜负关系,是靶心,靶体的顶端堆几块土疙瘩(见图1)。俗语“尖扎的箭,卓仓的弓”,尖扎的箭具有优良品质,箭大多用当地的冷杉木制成,制作工艺讲究,形成传统。射箭时,用两个靶子,相距70步左右,两队先射客队母靶,然后再过去射主队的母靶。一般的比赛在农闲时进行,场地设在空旷的草地上或收完麦子的空地里,射箭过程伴随着欢呼、跳舞、唱歌,围着地靶转圈跳舞,给自己队友加油鼓励,奚落对手,打击和讽刺,场面别具一格。(三)制度文化1.工布响箭的制度文化体育文化的制度层面包括规则、裁判法、竞赛制度和体育组织等。工布响箭的基本规则与众不同,民间比赛一般将参加人员随机分为两组,轮流进行。每轮次每人射两箭,比赛时射手一字排开,第一箭从左到右依次进行,,第二箭从右到左,两箭射完后,另一组再开始射,两组射完算一个轮次结束,一般进行9到15轮次的单数轮,大多现场商议轮次。计分办法很有特色,射掉中间的白环计1分,射掉靶心计2分,如有人两箭都射掉靶环则奖励1箭,再射中,再奖励1箭,直到不中为至。计分方式很简单,得分后用小石头或瓶盖等计分,累计得分多者胜。整个比赛过程简单明了,公开公正。节日期间的射箭会持续一整天,有时

高原箭声:藏族的工布响箭和五彩神箭比较研究


五彩纸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兴怀;;藏族“工布响箭”的产生及发展演变初探[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2 王兴怀;;工布响箭的发展演变及其对藏族体育的贡献[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杨建军;;西藏工布响箭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年05期

4 欧珠;“援藏”工布人的热门话题[J];中国西藏(中文版);1997年06期

5 薛文献;借助年节之风 促进全民健身——林芝地区“工布节”群众文体活动侧记[J];西藏体育;2001年01期

6 卡尔梅·桑木丹,张岩;工布苯日山朝圣[J];西藏研究;1996年03期

7 谷枫;韦晓康;于浩;马强;;“工布响箭”的文化变迁与传承保护[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段敏 麦正伟;独特的工布文化 神秘的工布新年[N];西藏日报(汉);2011年

2 段敏 麦正伟;打响“工布元素”文化牌[N];西藏日报(汉);2011年

3 通讯员 马兴鹏 央宗;工布新年等荣列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N];林芝报;2007年

4 记者 陈彦玲 通讯员 马兴鹏 龙君;林芝多措并举大力推介工布新年民俗体验游[N];林芝报(汉);2010年

5 何黎明 邹昌琴;把好手工布出口“三关”[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6 郎润芳;工布藏族的搬家习俗[N];西藏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程晓红;“工布风情”醉游人[N];西藏日报;2003年



本文编号:2584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584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d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