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女子水球世锦赛中国与前三名队伍进攻战术比较
【图文】:
图 1 2017 世锦赛水球比赛摄像区.1.2.2 建立水球进攻战术板针对本文的研究目的,查阅水球进攻战术相关文献,初步选择进攻战术指击战术和六打五战术指标的选取主要借鉴了王力力、曾静等学者的研究[28,4反击战术下的射门方式分为单刀射门和有防守射门,把六打五战术下的射门式分为 2-4 阵型射门、3-3 阵型射门和六打五快射。阵地进攻战术下的射门分类,询问了中国国家女子水球队教练的建议,分为外线射门、中锋射门和动切入射门。在中国国家女子曲棍球队技战术分析专家的指导下,运用 SportsCode 软件立水球进攻战术板,在战术板把需要统计的四个队伍的进攻战术指标设置为钮(图 2)。
图 2 水球进攻战术分析战术板.1.2.3 各进攻战术及相关指标定义1) 阵地进攻:攻防转换之后,进攻方没有机会发动快攻,而转入前场按照一的战术指导思想根据布置好阵形进攻的方式。2) 中锋射门:阵地进攻时,,中锋位置处于两根球门柱之间,抢到适合接球的置,接球射门。3) 外线射门:阵地进攻时,依靠强有力的中锋吸引外线防守队员回收,外线员完成射门。4) 游动切入射门:阵地进攻时,外线队员通过相互掩护,游泳交叉接应或直切入完成射门。5) 反击:由防守状态转入进攻状态时,在防守方没有充分准备的时候,进攻主动通过快速游动将球推进至前场,争取人数上和空间位置上的优势,并终把这种优势转化为得分机会的一种进攻战术。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86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学增;;浅谈篮球“移动配合”进攻战术[J];中学课程资源;2008年03期
2 徐校飞;许滨;;美国篮球经典进攻战术体系中教练员的核心作用研究[J];运动;2017年11期
3 谢义;谭伯模;陈杰伟;;篮球移动进攻的“溜底线”进攻战术[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王立民;;篮球复合式进攻战术法探析[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颜成春;;篮球综合性进攻战术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陈芳;对篮球“移动配合”进攻战术的初步研究[J];体育科技;2002年03期
7 杨明;我国甲A女排后排进攻战术运用效果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8 郑尚武,向渝;对篮球“移动配合”进攻战术的初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9 粟晓红,赵厚华;足球角球进攻战术的对比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张涛;;浅议足球进攻战术配合方法的设计[J];山东体育科技;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琪;贾伟;王明波;王忠军;;第29届奥运会女子曲棍球比赛短角球进攻战术特点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周珏;徐漫云;谢秀雯;;影响我国青年女子重剑运动员进攻战术运用的技术因素[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戴志东;;2014年男篮世界杯前8强阵地进攻战术运用情况分析与研究[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15年
4 林竞;马德云;;决策树技术在足球比赛角球进攻战术研究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原建军;荆兆清;;对世界女排强队进攻实力及发展方向的研究——谈我国女排整体进攻战术的创新[A];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6 郭荣;;现代排球接应二传手进攻战术运用与打法研究[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李娅敏;刘卉;;2017年女子水球世锦赛中国队与美国队进攻战术比较[A];第二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8年
8 闫琪;贾伟;王忠军;罗小兵;;提高我国优秀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拉射能力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谭朕斌;;进攻战术基础配合教学中贯穿战术意识的培养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A];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10 陈效科;刘云梦;林顼;;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非洲球队攻入前场30米区域进攻战术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俞建军 朱永香;信息化条件下进攻战术新方式[N];战士报;2006年
2 张学军;市场挑战者的进攻战术[N];证券日报;2003年
3 记者 成雄;三十多年的求索[N];天水日报;2011年
4 海检验检疫局 田禾;由实战中的“马后炮”想到的[N];中国国门时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蕊;竞技排球多人进攻战术的组合特征与协同实施[D];苏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蕾;2018世界杯澳大利亚女篮阵地进攻战术特点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9年
2 李娅敏;2017年女子水球世锦赛中国与前三名队伍进攻战术比较[D];北京体育大学;2019年
3 容志达;足球前场界外球进攻战术的运用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19年
4 刘万峰;2017-2018赛季CBA总决赛全队进攻战术运用对比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19年
5 黄伟杰;世界篮球强队衔接段进攻战术运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
6 付攀琪;室内五人制足球以中锋为核心的进攻战术研究[D];湖北大学;2016年
7 付浩;2016/17赛季欧冠联赛上下游球队转移进攻战术运用对比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8年
8 梅珂;第31届奥运会男篮四强球队阵地进攻战术特点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年
9 王e
本文编号:2594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594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