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2016年欧洲杯八强队伍防守技战术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6 15:46
【摘要】:在现代足球发展趋势下,攻守平衡越来越重要。其中防守是赢得比赛的重要因素之一。欧洲足球技战术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位置,先进的技战术理念推动世界足球的发展。防守更是欧洲高水平足球队一直在世界大赛取得好成绩的法宝。2016年欧洲杯是近两年较为重要的足球赛事,可以代表世界足坛的最高水平之一,所以欧洲杯八强球队的比赛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重点是总结各国球队在比赛中防守技战术的运用特征。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主要以2016年欧洲杯八强队伍在本届欧洲杯比赛为研究对象,研究八支球队在比赛中防守的表现。进行统计并分析,找出八强队伍防守技战术运用主要特点,寻找现代足球防守技战术的发展规律,希望对我国青少年训练和比赛有一定参考价值。主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抢球的运用主要区域集中在边路。在后场、中场和前场三个区域的防守技术运用中,后场是主要运用抢球防守技术的区域,后场的边路是运用抢球技术最多的区域,断球区域中路高于边路,后场最高。八强队伍普遍防守重点集中于后场。2.封堵相对于其它防守技术,在各个场区的运用都相对平均,包括前场的封堵数据也是比较高了。在后场、中场和前场三个区域的防守技术运用中,争顶球集中在中场和后场,中场中路和后场中路占得比率是最高的。铲球是运用最少的防守技术。3.采用了4名防守平行站位的后卫队员,在后卫线前的中路区域安排1名或2名侧重防守任务的中场球员来增强中场防守强度在2016年欧洲杯八强队伍中是比较普遍。前场逼迫式防守一般用于开局阶段。球队领先时候,普遍采用逐步回撤防守战术。快速回收密集防守战术在2016年欧洲杯八强队伍中是运用最少的,比较常用此战术的球队是冰岛队。4.小组防守参与的人数越多,防守的成功率越高。前场任意球防守和角球防守中,盯人比区域防守效果更好。
【图文】:

区域分布,场地,罚球区,足球场


图 1 场地区域划分根据标准足球场的大小、阅读文献的资料,对足球场上各个区域进行划分。门线开始向场内延伸 30 米的区域分布划分为后场和前场,中间区域为中场。区域:从球门线与罚球区线的交界处向对面球门方向的球门线与罚球区线界处相连,两条线构成中间区域为中路,线的外侧为边路。如图 1 所示。图 2 对方任意球场地区域划分

区域分布,任意球,场地,罚球区


图 1 场地区域划分根据标准足球场的大小、阅读文献的资料,对足球场上各个区域进行划分球门线开始向场内延伸 30 米的区域分布划分为后场和前场,,中间区域为中场路区域:从球门线与罚球区线的交界处向对面球门方向的球门线与罚球区交界处相连,两条线构成中间区域为中路,线的外侧为边路。如图 1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8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成华;;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前4名队与亚洲球队运用防守技术分析[J];科技展望;2015年20期

2 水yN舟;黄竹杭;耿建华;;世界杯视角下高水平男子足球运动攻防战术能力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年08期

3 崔明磊;崔勇弘;;浅谈足球战术的合理运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年S1期

4 李春满;汪洋;;当今欧洲高水平足球比赛由守转攻的表现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凌子勇;胡泽勇;;从19届世界杯失球看现代足球的防守格局[J];体育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6 李德甫;冯伟;邢新阳;;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的防守技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7 詹阳;;现代足球防守战术原理及运用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8 牛锦山;肖进勇;;足球网状围式防守战术运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9 杨次榆;张伟;;2009年欧冠足球联赛防守技术运用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杨雪芹;黄竹杭;郭潇;;试论足球战术意识结构及其形成机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竹杭;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构建过程及训练策略设计[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健功;第13与14届欧洲杯足球赛前八名球队防守技术运用的对比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年

2 杨泽龙;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主要防守技术运用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1年

3 魏亮;2008年欧洲杯8强球队防守战术策略特点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曙林;2008年欧洲杯足球赛由攻转守时有球区域防守行为主要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99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699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b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