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表演性啦啦操在不同表演环境中的表现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1 09:28
【摘要】: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提出应积极推进体育竞赛表演产业专业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坚持“体育+”和“+体育”做法,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产业与文化和旅游、娱乐、互联网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生活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啦啦操自2001年传入我国后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并成为体育表演项目主流。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现代化社会中存在的表演型运动项目应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制定规范的表演性啦啦操在不同表演环境中的表现特征指标体系,积极创编出绿色、创新、高质量的表演性啦啦操成套对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具有一定指导性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录像分析法,以啦啦操竞赛规则中含有艺术元素的评分内容、《舞台设计概论》、《舞台表演》等文献为基础,结合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反馈结果,遵循指标体系构建针对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对表演性啦啦操在不同表演环境中的表现特征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同时,以不同表演环境下优秀表演性啦啦操成套为研究对象,对表演性啦啦操在不同表演环境中的表现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一)通过表演性啦啦操在不同表演环境中的表现特征指标体系构建得出,表演性啦啦操在不同表演环境中的表现特征包括表演空间多元性、动作编排适应性、总体评价同步性,其中表演空间多元性包含整体舞台画面、照明、布景;动作编排适应性包含原创与创新、舞台调度、队形层次变换、音乐与旋律、道具的合理使用;总体评价同步性包含观众号召力、表现力、服装、妆容。(二)表演性啦啦操的不同表演环境可分为室内表演环境、室外表演环境。其中室内表演环境包含一般剧场建筑、非剧场建筑,一般剧场建筑中舞台形式可分为:镜框式舞台、伸出式舞台和可变式舞台;室外表演环境分为室外表演和街头剧场。(三)竞技啦啦操成套必须遵守竞赛规则,目的为了取得高分,赢得比赛;表演性啦啦操在保证运动员安全的前提下成套无特定规则,在表演时可融入多种多样的项目元素,目的是为了展示运动项目表演艺术文化、提升观赏价值。(四)表演性啦啦操在不同表演环境中成套是不同的,表演应着重考虑给观众呈现不同视觉效果。在室内环境中更重视对表演空间的布局设计,舞美应与成套主题相融合。在室外环境中着重考虑表演环境中阳光对场地的照射角度、舞台调度方式以及对于成套中的难度大小可根据室外天气、场地等具体环境进行酌情更改。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837
【图文】:

结构图,项目组成,结构图


相关概念的界定啦啦操源于美国,遍布美国的 NBA、橄榄球、棒球、等各 多年的历史[9]。啦啦操运动中所要求热情洋溢、团结带来的审美价值使其在近几年深受欢迎。啦啦操分为操,其中竞技性啦啦操又分为技巧啦啦操与舞蹈啦啦花球、街舞、爵士、高踢腿[10],竞赛规则、形式、评同的规定。表演性啦啦操主要是为表演而专门存在的蹈明显区分,表演形式含主题亦或无主题,时间一般、灯光、服装、舞美、人数、风格等因素可在保证安题以及舞台要求进行变换且不受规则限制。表演目的观赏效果。

数据库,文献,技巧,普通内科


图 2-2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 1999 年-2018 年啦啦操文献发表分类由图 2-2 可知,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排名前五的分类为“运动科学”62 篇、学”35 篇、“普通内科学”26 篇、“社会科学”23 篇以及“矫正整形学”20 篇。同中国知网外文文献库 1999 年-2018 年以 “cheerleading”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出 56 篇相关文献。通过分析上述文献得知国外仅有极少文献专门针对啦啦操中表现价值进行,其中大量文献侧重研究啦啦操运动损伤防治、啦啦操运动训练方法和啦啦目安全,这主要是因为在国外 cheerleading 泛指技巧啦啦操,花球、爵士、类啦啦操这些表现特征相对较明显的项目被统称为 Dance。国外技巧啦啦操术难度水平发展较成熟,技巧啦啦操中一些高难度托举,抛接、翻腾等空中危险性较大,训练中易受伤,需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以及一套完善的运动损防机制以最大程度避免安全隐患。本文适当选取了一些关于啦啦操项目特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梅;肖光来;;艺术体操表演训练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2 王慧莉;;大学啦啦操体育文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3 李芳;;舞蹈啦啦操与表演性健美操的相似性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 俞健;;镜框式舞台的历史与现状[J];艺术科技;2012年03期

5 姜桂萍;田麦久;;艺术表现力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促进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J];环球体育市场;2010年02期

7 周萍;;戏剧服饰艺术表现形式解读[J];四川戏剧;2009年04期

8 张英;程远义;葛和平;王立勇;张婷婷;唐觅;侯金成;钟灵波;;北京奥运会美国拉拉队艺术特征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年05期

9 田静;王洪武;;TPO原则在服饰中的应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黄梅;;表演性啦啦队成套动作创编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延兵;舞台艺术中武术表演形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7年

2 郁伟伟;文化融合视角下艺术表演舞中融入“中国元素”之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7年

3 李亚;当代舞台艺术与信息技术融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4 马芳芳;CUBA中啦啦操的应用价值[D];郑州大学;2016年

5 赵丽姗;中外集体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对比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6 谢娅;表演性体操艺术特征及其创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冯菲;舞蹈啦啦操音乐结构形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8 王瑞;啦啦操审美沟通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9 左雪梅;新媒体艺术在舞台艺术中的应用[D];大连工业大学;2013年

10 朱宏;我国舞蹈啦啦操难度动作演变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23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723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7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