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我国男子单人竞技健美操肢体语言的健美表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1 11:17
【摘要】:健美操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一项体育项目。它起源于生活,起源于人类对人体健与美的追求。健美操不仅秉承了体育中的“健”和“力”,更强调艺术中的“美”。其将人体语言艺术和体育健、美融为一体,使健美操成为一个极具健和美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健美操,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是“健”与“美”的承载体,并且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技能主导类难美性项群在健身功能与审美性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每个项目能够单独立项必然由其存在之特色。若依形式美、肌肉美、力量美、线条美来定义健美操之美的话那么其美不过健身健美;若以身体美,柔软美、艺术美来定义那么健美操美不过艺术体操;若以内涵美、形态美、韵律美、曲线美、意象美那健美操美不过舞蹈;若以速度美、爆发美那健美操美不过田径项目;若以优雅美、线条美其美不过芭蕾;若以难度美、控制美其又美不过体操。那么,男子单人竞技健美操健美表达的体现将是健美操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研究以我国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及其肢体语言为研究对象,以参加“2018年全国健美操冠军赛暨联赛总决赛”的22名裁判员和42名教练员以及140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影像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男子单人竞技健美操肢体语言健美表达问题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肢体语言为健美操健美表达的载体,健美操健美表达通过肢体语言展现。健美操之“健”与“美”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健美操之美和健美操之健虽为两种表达方式,但是在表达过程中二者又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相互存在的。(2)建立了男子单人竞技健美操健美表达指标,最终26项指标确定为男子单人竞技健美操健美表达评价指标。健美操之“健”、“美”可以通过26项指标展现,26项指标分别为:艺术美、创造美、健康美、融合美、内蕴美、表现美、形体美、色彩美、音乐美、结构美、造型美、服装美、姿态美、体质美、素质美、气质美、动态力量美、静态力量美、动作幅度美、力量软度美、难度美、肌肉形态美、肌肉线条美、形体健美、人文美、境界美。(3)男子单人竞技健美操健美表达包含:艺术表现美、力量展现美、内涵美、运动美、形式美、身体美、人文境界美、难度美,这8个主要因子,其贡献率分别为:11.657%、11.192%、10.741%、10.559%、9.812%、9.174%、7.578%、4.464%。(4)裁判员和教练员在“表现美”的认知情况上存在差异,裁判员和运动员在“艺术美、创造美、表现美、色彩美、境界美”的认知情况上存在差异,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健美表达的认知情况上无明显差异即不受身份差异影响;裁判员、教练员和运动员除以上几项健美表达指标外其余健美表达指标不受身份差异影响。(5)裁判员对健美表达认知情况不受性别影响,教练员在健美表达“创造美、静态力量美”的认知情况受性别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运动员在健美表达“表现美、结构美、境界美”的认知情况受性别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教练员和运动员除以上几项健美表达指标外其余健美表达指标不受性别差异影响。(6)裁判员在健美表达认知情况上不受裁判级别影响;教练员在健美表达“动作幅度美”的认知情况受运动级别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健美表达指标不受教练员级别差异影响;运动员在健美表达认知情况上不受运动级别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8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星;申高禄;杨云霞;王晓玲;;从规则的变化看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J];山西体育科技;2001年02期

2 张学庆;;影响我国竞技健美操项目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J];山西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3 陈琼;王勇;;2009版国际竞技健美操规则变化的特点及应对策略[J];山西体育科技;2009年04期

4 车艳艳;贺芬;;国际评分规则的历史演变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影响[J];山西体育科技;2010年03期

5 陆晶晶;;论竞技健美操的创新与发展策略[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年02期

6 张爱福;周宁宁;;2017—2020年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的变化分析[J];运动;2018年17期

7 马艳军;;宁夏普通高校竞技健美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30期

8 乔n\博;;日照市高中竞技健美操发展现状的研究——以东港区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06期

9 丁玉曼;;石家庄市正定县三所高中竞技健美操普及调查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06期

10 袁海龙;郑旭;王灿;;竞技健美操新旧规则的对比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光定;;2017-2020年竞技健美操新规则下对竞技健美操训练研究方法的思考[A];2017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7年

2 孙瑞;;功能性核心力量训练对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训练影响的实验研究[A];2017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7年

3 王慧莉;;世界竞技健美操发展格局与中国竞技健美操竞争优势培育途径——以世界健美操锦标赛(2006-2016)为例[A];第七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18年

4 毕研洁;;竞技健美操的特点[A];《体育科研》1994年第1期(总第53期)[C];1994年

5 李洪丽;;论竞技健美操与啦啦队运动之间的运动技术迁移[A];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4年

6 王慧莉;;从第十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看世界竞技健美操格局与我国的发展对策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7 姜桂萍;李旭龙;纪仲秋;;竞技健美操自由倒地类和屈体分腿类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8 姜桂萍;李佳荣;李旭龙;纪仲秋;;竞技健美操支撑类难度基础动作基本特征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健美操专修课女学生为例[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9 相银芝;汪康乐;;三维动画技术在竞技健美操教学与训练中应用的思考[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李遵;;用新规则审视我国竞技健美操现状与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阮春生;丽水发展“大健康”产业正当其时[N];丽水日报;2017年

2 ;竞技健美操 雕塑形体的活力之舞[N];河南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谢漪珊;健美操:跳跃之中喜迎奥运[N];中国体育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伍婷婷;青春在阳光里飞舞[N];衡阳日报;2012年

5 记者 谢漪珊;中国队如愿夺冠[N];中国体育报;2006年

6 记者 王向娜;我国健美操健儿实现突破[N];中国体育报;2004年

7 谢勇强;健美操期待新突破[N];中国体育报;2006年

8 夏晓 周霖;走向大众的“健与美”[N];江西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岳建军;高水平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A组难度动作核心区肌肉用力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涵;济南市青少年竞技健美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路径优化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9年

2 荆瑞林;功能性训练在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9年

3 席岳峰;第十四届世界竞技健美操锦标赛男子单人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4 陶凯月;基于SWOT分析竞技健美操进奥运会的可行性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9年

5 李松;我国男子单人竞技健美操肢体语言的健美表达问题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9年

6 刘琼;竞技健美操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9年

7 蒋恒;基于竞赛规则的演进对竞技健美操五人项目竞争态势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8 彭莹;FIG竞技健美操规则变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9年

9 夏瑶;中国竞技健美操男单在FIG2017-2020周期规则下的优劣势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9年

10 刘波;新规则下竞技健美操混双难度动作发展趋势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9年



本文编号:2736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736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e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