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区民间武术生存状态与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4 13:07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世代子孙的生存技能,它伴随着中国历史发展与文明的传承,历经了数千载的风雨兼程,汇聚了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髓,铸就了民族发展的魂魄。同时,武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民间武术来源于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可传承的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徐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我国民间武术的发祥地之一。徐州地区历来盛行尚武之风,存在众多的民间武术拳种,被誉为武术之乡。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给民间武术的生存空间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因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西方文化的渗透,给中国武术,特别是民间武术的传承、推广和训练的方法、手段以及习武的氛围等,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发展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民间武术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但在民间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方面,还存在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竞技体育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如何传承并弘扬民间武术,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武术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我国民间武术发展遇到了普遍的问题,徐州地区民间武术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最为突出,且最具有代表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徐州地区民间武术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实地考察了徐州地区民间习练的大洪拳三晃膀、梅花拳、北派少林拳等拳种,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并探讨徐州地区民间武术生存状态,剖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为徐州地区民间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徐州地区民间武术生存需尽快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2、徐州地区民间武术拳师处于青黄不接时期;3、徐州地区民间武术拳种挖掘、完善、传承力度不够;4、徐州地区民间武术习练者有所减少;5、徐州地区民间武术存在保守传承、自立门派繁多,影响其发展。作者对此提出了以下建议:1、多方驱动,全面传承和发扬徐州地区民间武术;2、徐州地区民间武术拳师应该得到更多的眷顾;3、多形式、多渠道普及和推广徐州地区民间武术;4、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进一步加深对徐州地区民间武术精髓的了解;5、继承和发展徐州地区民间武术需吸取精华。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852
本文编号:2741157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8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闪闪;王洪懿;杜相锋;;地域文化对徐州武术拳种形成的因素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12期
2 卢闪闪;王洪懿;陈威;;古徐州武术文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10期
3 朱作庆;陈威;;徐州市“全国武术之乡”探析——基于近三届全国传统武术比赛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9期
4 朱毅然;;社会变迁背景下我国民间武术发展的困境与反思[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2期
5 张惠;;论徐州汉画像石的文化传承与发展[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6 侯胜川;;当代民间武术家生存状态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年07期
7 吴振超;刘丽君;;河北民间武术文化在高校的传承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8 朱毅然;;乡土社会解构背景下民间武术的传承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杜宾;;浅析新媒体视角下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J];新闻世界;2013年05期
10 韦霞;;武术段位制在高校的推广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赵启正;;民族的振兴需要文化的振兴[N];文汇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国志;社会学视野中的大众武术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741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741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