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新生代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对比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8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文明;唐建军;;乒乓球战术行为博弈分析的理论体系建构[J];浙江体育科学;2012年06期
2 程虹;于晓东;钱来;;中国乒乓球技术分类体系的反思与重建[J];体育学刊;2012年05期
3 万炳军;;运动员“绿色”训练理念——基于技术哲学的人文关怀[J];体育科学;2012年07期
4 张瑛秋;韩华;李永安;;中国优秀女子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综合评价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唐建军;;乒乓球战术体系:技术动作的战术形成及其运用模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管晓刚;关于技术本质的哲学释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12期
7 席玉宝;运动技术论刍议[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南;世界优秀乒乓球男子运动员使用40+球前后技战术变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
2 邓珊;中国优秀乒乓球女子主力运动员每局不同阶段技战术特征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
3 张蓉婧;对我国优秀女子乒乓球选手技战术特征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
4 田赛赛;中国优秀运动员许昕技战术运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
5 伍方佳;我国优秀男子单打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吉首大学;2017年
6 李秀;中外优秀女子乒乓球右手横拍运动员技战术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7 江哲;中日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抢攻技战术特点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6年
8 甘素;中国女子乒乓球主要对手的技战术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9 李超;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战术组合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佘竞妍;乒乓球技术体系的分类及效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751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751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