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1 23:16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测试不同运动方式老年人的静态平衡能力和动态平衡能力,比较太极拳和健步走对老年人动静态平衡能力影响的差异,分析这两项运动对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的作用,通过对实践结果的研究与探讨,为老年人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为改善老年人的平衡能力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来进行研究。采用SENNSO MEDICA足底压力分布测试仪测量老年人的静态平衡能力,Y平衡测试仪测量老年人的动态平衡能力。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与身高、体重、年龄和运动因素都有关,运动因素是可控的,其他因素是不可控的,所以本文用身高、体重作为协变量,用协方差分析太极拳组和健步走组的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增龄性差异,用其中Post Hot法中的LSD来分析相同年龄段太极拳组和健步走组指标的显著性水平。显著性水析平定义为: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以平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研究结果:(1)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对比:重心动摇轨迹长指标,健步走组中的C时,太极拳组组中C和D时,对照组中A和B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椭圆面积指标,在健步走组组中A时,太极拳组组中A和D时,对照组组中A、B、D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X方向的轨迹长指标,在健步走组组中A、B、C时,太极拳组组中D时,对照组组中B和C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Y方向的轨迹长指标中,健步走组组中A、B、C时,太极拳组组中C、D时,对照组在A、B、C、D时,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对比:太极拳组和健步走组对比,除了a中老年人在D时的重心动摇轨迹长;a中老年人在A、B、C时,b中老年人在A、B、D时的椭圆面积;a中老年人在A、C、D时,b中老年人在b、C、D时的X方向上的轨迹长;除了b中老年人在B时的Y方向上的轨迹长;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对比,a和b中四种姿势下的重心动摇轨迹长;a中老年人在A、C、D时,b中老年人在B、C、D时的椭圆面积;a中老年人在A、C、D时,b中老年人在B、C、D时的X方向上的轨迹长;a中老年人在B、C时,b中老年人在A、B、C时的Y方向轨迹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健步走组组和对照组组相比,除了a中老年人在a时的重心动摇轨迹长;a和b组中四种姿态下的椭圆面积;除了a中老年人在A、D时的X方向上的轨迹长;a和b组中老年人在A、B、C时的Y方向上的轨迹长;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对比:健步走组组中左、右下肢动态平衡指标中的三个方向伸展距离和综合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太极拳组组左下肢动态平衡指标中前侧和后外侧伸展距离及综合值,右下肢向后外侧和后内侧伸展距离及综合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组中,左下肢向前侧和向后外侧伸展距离及综合值,右下肢向后外侧和后内侧伸展距离及综合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对比:太极拳组组、健步走组组和对照组组比较,太极拳组组和对照组组的左、右下肢的各个方向伸展距离的和综合值;健步走组组和对照组组的左下肢前侧和后内侧伸展距离及综合值,右下肢前侧的和内侧的伸展距离及综合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太极拳组组和健步走组组比,左下肢前侧和后外侧的伸展距离及综合值,右下肢后外侧和后内侧的伸展距离及综合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静态平衡能力整体显著下降,稳定性变差。太极拳和健步走都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的静态平衡能力,减缓静态平衡能力下降,太极拳的改善效果优于健步走。(2)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动态平衡能力显著下降。太极拳和健步走都可以有效延缓老年人的动态平衡能力的下降,太极拳对动态平衡能力的改善效果优于健步走。(3)太极拳组在右脚单足睁眼站立时的,各项静态平衡指标明显优于健步走组,太极拳对增强右脚单足站立时平衡能力效果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804.64
【图文】:

标志物,老年人,底形,并用


图 2-2 图 2-3试要求:需要所有参加测试的受试者脱鞋进行测试。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试者面前标记一足底形状标志物。让受试者双脚站立于测力台上足底形状标志物量其站立 10s 所用的时间,并用仪器记录其结果;让受试者闭眼双脚站立于测力上足底形状标志物,测量其站立 10s 所用的时间,并用仪器记录其结果;让受试单足左脚站立在测力台上足底形状标志物,测量其站立 10s 所用的时间,并用仪记录其结果;让受试者单足右脚站立在测力台上足底形状标志物,测量其站立 10用的时间,并用仪器记录其结果。注意在测试的过程中,由于受试者都是老年人了老年人的安全,也为了不让老年人的害怕心理,影响实验结果,确保实验数据精确性,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要在其周围有人对老年人进行保护。如果老年人在试过程中出现任何危险,需要马上停止测试,并剔除相关数据。另外有研究显示平衡能力可以通过双脚睁眼站立、双脚闭眼站立、单足睁眼站立、单足闭眼站立种姿态下的数据来反映,但是考虑到受试者是老年人,其平衡能力随着年龄逐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嘉兴;董宝强;;浅析太极拳里的中医思维[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年19期

2 马旭君;;试探太极拳与人性洞察与自我超越[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3 范平惠;;对太极拳健身防病治病作用的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2005年01期

4 刘瑞雯;;大学生对太极拳的认知情况——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05期

5 潘勇;;太极拳发展现状及其态势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9年04期

6 张望龙;王柏利;;河南省太极拳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武术研究;2019年04期

7 郝俊峰;;高校大学生太极拳课程学习调查研究[J];武术研究;2019年04期

8 张长念;张长思;;综合类高校大学生对太极拳的认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8年12期

9 黄灏磊;;太极拳对肿瘤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9年03期

10 关浩;;医学视角下太极拳文献研究述评[J];武术研究;201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威武;邵万鑫;胡宝;李阿建;;太极拳文化的当代价值解析[A];中华武术研究2015年全国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上)[C];2015年

2 杨静;;太极拳在养老服务业中的定位与价值研究[A];中华武术研究2015年全国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下)[C];2015年

3 ;太极拳健身效果诊断和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A];第一届全国武术运动大会暨武术科学大会论文集[C];2014年

4 杨慧馨;;太极拳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效果[A];第六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6年

5 罗曦娟;;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和饮食调整对中老年人体成分的影响[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段丽梅;卫志强;;推手与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心功能影响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7 吕晓标;张楠楠;倪伟;毛伟琴;;长期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认知能力影响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8 钱京京;荣湘江;;健步走和太极拳锻炼对中年人动态平衡能力影响的对比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9 杜远;;对构建太极拳服务体系之理论与实践研究——以长春市为例[A];中华武术研究2016年第二届全国武术运动大会暨武术科学大会论文集(下)[C];2016年

10 陈丽珍;魏高峡;;太极拳优化大脑半球功能连接模式的系列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会后版)[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铭;都昌创建“全国老年太极拳之乡”[N];九江日报;2019年

2 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王岗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 李梦;太极拳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蒋亚明;“太极拳健康工程”实施三年成果丰硕[N];中国体育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段佳;研究发现太极拳锻炼可改变大脑功能活动[N];科技日报;2014年

5 江西省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王兰;神经衰弱吗 试试中国古代的行为疗法 太极拳[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常州工学院体育部 金向红;参与太极拳:健康生活新理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7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 李梦 武汉体育学院 王岗;太极拳是一种身体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孙军;全面落实全民健身战略 加快中原体育强市建设[N];焦作日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孙军;焦作: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N];焦作日报;2017年

10 冯理达;打太极拳别“打”出偏瘫[N];健康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志雷;太极拳锻炼对苯丙胺类兴奋剂依赖者身心康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9年

2 姜红岩;太极拳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8年

3 徐颖;基于多模态核磁技术探讨太极拳联合tDCS对MCI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神经机制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宋祺鹏;太极拳练习对老年人上下楼梯时身体稳定性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7年

5 沈小雨;太极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评价及“互联网+中医康复”远程平台构建[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梁栋荣;太极拳锻炼对怀孕妇女身心影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7 杨慧馨;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8 王贵双;针刺结合太极拳对失眠的干预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欣;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对比研究[D];燕山大学;2019年

2 王静静;太极拳锻炼老年人群与正常老年人群心脏衰老指标的对比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2019年

3 褚兴平;互联网思维下太极拳养生推广体系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4 王雪;中、日中老年女性习练太极拳参与行为的比较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9年

5 李雅文;中国太极拳书籍文献特征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9年

6 陈f;针刺结合太极拳24式对治疗失眠的干预作用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马纯洁;太极拳对社区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9年

8 马佳成;商业健身俱乐部太极拳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9年

9 段建威;太极拳步法中髋关节的生物力学仿真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9年

10 杨帆;改良太极拳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康复的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64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764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f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