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锁运动对办公室久坐人群身心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852.9
【图文】:
南京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大于 600MET-min/w 且低于 1500MET-min/w。没有高体力活动者。国家对体力动不足的定义为:“每周参加中等强度锻炼不足 3 次,每次不足 30 分钟”[69]通过表 5 数据和体力活动问卷分析可知,受试人群大部分人处于中低等体力活水平,处于体力活动不足范围。(2)受试者久坐时间和喜欢参与运动调查
大于 600MET-min/w 且低于 1500MET-min/w。没有高体力活动者。国家对体力活动不足的定义为:“每周参加中等强度锻炼不足 3 次,每次不足 30 分钟”[69]。通过表 5 数据和体力活动问卷分析可知,受试人群大部分人处于中低等体力活动水平,处于体力活动不足范围。(2)受试者久坐时间和喜欢参与运动调查图 1 久坐时间和人数分布图
步、游泳、各种球类和骑车类等有氧运动项目上,关于抗阻力量类项目参与很少所以,综上分析,国土局受试人群,从体力活动水平现状上分析,体力水较低,且久坐时间较长,是属于办公室久坐人群。从喜欢且较多参加的运动项上分析,发现从事跑步、散步等有氧运动居多,关于抗阻力量训练较少,受试符合本文研究对象选择。4.2 石锁运动方案强度监控石锁练习方案采用的是新型的石锁器材,重量较轻,而且使用的是力量耐训练方法的负荷为模版,所以整个运动是有氧结合力量耐力的形式进行的。通相关文献的查找,关于运动强度的监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对运动训练监控。目前,关于运动强度监控方式有多种,最为常见且易于操作的方式心率(HR)、主观体力感觉量表(RPE)、“察言观色”(教练通过观察、谈等判断)。相关研究提出,运动自觉量表和心率监测同时使用,可以监测运强度是否适当。本文采用 HR、RPE 作为运动强度监控手段。受试者三组石锁动心率变化图见图 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开飞;;对跳远比赛前准备活动最佳运动负荷的初步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2001年01期
2 刘再贵;白琳;王萍;陈艳华;;简谈如何用体育学习概念控制运动负荷生成[J];青少年体育;2019年08期
3 姚晓春;;课堂运动负荷安排的“六要点”[J];青少年体育;2018年06期
4 周峰;;技校体育课运动负荷的科学安排与有效调控[J];成才之路;2014年03期
5 吴爱军;陈昌福;尹耀;;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保障学生体魄强健——以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展示课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2015年08期
6 杨清妍;金文波;黄宁波;;如何安排合适的运动负荷[J];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04期
7 杨清妍;;科学安排运动负荷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J];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04期
8 冯敏;;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监控和调控学生的运动负荷[J];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10期
9 韩兵;魏敬;;有“理” 有“据” 有“标” 有“法”——如何在教学设计中预设合理的运动负荷[J];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10期
10 高嵘;;体育课运动负荷内涵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平;;初中体育课堂运动负荷的设置及思考[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三--课程改革[C];2018年
2 陈俊霖;李杰;;不同运动负荷对多目标追踪绩效的影响[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15年
3 陈耕;王琳;;运动负荷后的恢复[A];《体育科研》1998年1-2期(总第69期)[C];1998年
4 陈海秋;;递增运动负荷后肥胖青少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5 苏全生;用薇;张立新;吕庆辉;;水球运动员递增运动负荷下的阻抗心动图研究[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6 王黎敏;李荔;杨广;饶海青;;“基于适宜运动负荷的课堂改进”实践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9年
7 周萍;黄文英;帅华;;不同强度运动和慢性心理应激对IL-1β、IL-2、IL-6、TNF-α影响的动态观察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8 毛宗珍;葛新发;田石榴;;不同运动负荷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卫国平;;大强度运动负荷后对尿肌酸等排出量的观察[A];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10 徐卫伟;童胜玢;;北京市某小学三四年级体育课运动负荷调查研究[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三)[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阡县石固九制学校 杜兵;体育训练中运动负荷初探[N];贵州民族报;2016年
2 宁在兰;间歇锻炼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容小翔;运动的循序渐进与循序渐退[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金炎奎;运动健康之友[N];华夏时报;2002年
5 李爱东;怎样控制运动负荷[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6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李爱东;怎样控制运动负荷[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江苏省滨海县天场初级中学 闻建兵;领会课标理念科学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N];学知报;2011年
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副主任 冯涛;得了帕金森 怎样运动最科学[N];健康报;2019年
9 梁平县屏锦中学 张文兵;决定锻炼效果的首要问题——运动负荷[N];学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建影;慢病康复 让患者在运动中获益[N];健康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沈志祥;运动对老年小鼠骨代谢和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何伟;运动对人体免疫稳态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聂金雷;运动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变化规律及心肌生理与病理变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4 钟秀;小关节对称性与青年下腰痛的关系及其与运动相关的影像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5 武海潭;体育课不同运动负荷组合方式对少年儿童健康体适能及情绪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安利;年龄、运动负荷对小鼠免疫细胞凋亡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7 郑晓鸿;高水平运动员年度周期的项群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8 李俊涛;健步走对中老年代谢综合征人群心肺功能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城;基于信道自主切换的心电运动负荷系统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2 罗秋香;运动APP在广州高校大学体育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3 李彬彬;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济南大学;2019年
4 唐小凤;成都市新都区中小学运动舞蹈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8年
5 刘玉博;男大学生战绳训练的代谢特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6 张玉杨;石锁运动对办公室久坐人群身心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9年
7 马兰;基于生理信息反馈的跑步运动状态识别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8 任子淇;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运动康复干预在减重代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9 赵海燕;女性产后恢复与运动参与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年
10 金乃婧;运动负荷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67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767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