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中国女子皮艇队备战世界大赛阶段性训练模式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3 22:31
【摘要】:为提高我国皮划艇教练员指导水平和我国皮划艇运动员运动能力,为实行科学训练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比较中国女子皮艇队备战世界杯和亚运会等不同阶段的训练模式,运用文献资料法、随队观察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对中国国家女子皮艇队16名队员进行了为期45周训练跟踪,目的是为找出两个训练周期之间训练模式中的特点,以及两任主教练训练理念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训练理念方面,备战世界杯周期主教练艾历克斯的训练理念,每堂训练课都需要保持一个高强度,大力量,高负荷。而备战亚运会周期主教练娜塔莎夫妇。他们的训练理念是多强度结合训练。(2)在训练强度方面,艾历克斯强调高强度,娜塔莎强调单次训练课加入多个不同强度的训练。(3)在训练方法方面,艾历克斯技术训练主要在水上。而娜塔莎主要在陆上。(4)在恢复手段方面,前期训练由于教练团队配置问题艾历克斯课后拉伸训练不充分,但这一现象在冬训后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每晚执行教练值班以及体能康复团队帮助队员做好拉伸以及放松训练。(5)在比赛成绩方面,艾历克斯的训练模式和娜塔莎的训练模式都对我国运动员的能力有较大帮助,这两种训练模式都是有效的,拉近了我国女子皮艇与世界顶尖水平的距离。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861.4
【图文】:

总体分布,水上训练,总体分布


图 3-2 陆上水上训练总体分布看出水上训练占了 61%的比例,占据了著特征。而气候、环境因素会主导水教练员不得不改变训练方式,室外水使用测功仪进行训练。也会加入一定指导运动员技术动作。本文是基于教间会与计划中的训练时间有一定区别皮备战世界杯水上训练情况及强度比队工作期间通过收集队伍训练计划,助理教练和体能训练主管的讨论,总界杯的水上训练具体情况见下图(图度占 11%;2 级强度占 28%;3 级强度占此可见水上训练主要以有氧训练为主了较大的一部分训练。是为提高运动

总体分布,水上训练,总体分布,强度


图 3-3 水上训练总体分布中显示了在冬训及冬训前期水上训练的各强要是 3 级强度和 2 级强度为主。-4 冬训及冬训前期水上训练的各强度划分级强度 32%;3 级强度 34%;4 级强度 9%;36%1级强度8%2级强度32%3级强度34%强度9%5级强度17%

水上训练,强度,冲刺能力,强度级


-4 冬训及冬训前期水上训练的各强度级强度 32%;3 级强度 34%;4 级强度训前水上训练总量的主体任是有氧训为评价能否获得好成绩的评价方法。无这一阶段的训练中只是稍微增加了一的启航加速和后程冲刺能力。队伍由亚高原地区转移到低海拔平原了变化,具体分布见下图(图 3-5)34%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维;;国内外皮划艇200m奥运项目大赛成绩比较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4年03期

2 田中;崔书强;;乳酸阈在皮划艇项目有氧能力监控中的应用[J];中国体育科技;2013年03期

3 黎涌明;;伦敦奥运会静水皮划艇比赛格局分析[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年04期

4 陈琳;;赛前高原训练对优秀男子游泳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5 夏书;;男子皮艇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血红蛋白对血尿素氮变化规律的影响[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6 王宗兵;郭层城;;男子皮划艇运动员赛前高原训练部分生化指标监控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9年04期

7 梁晓霞;;优秀皮划艇运动员小周期训练中肌酸激酶的变化特点及规律[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范丽玲;王人卫;;男子皮艇运动员周期训练时Hb、CK、BUN的变化特点[J];体育科研;2009年01期

9 曹强军;吝娜;;皮划艇项目供能的特征及其营养的补充[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年12期

10 钟金汝;;测功仪在皮划艇运动员有氧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龙峰;我国优秀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模式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7年

2 余银;国家皮划艇队重点项目奥运基础年训练模式特征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

3 申霖;优秀皮划艇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模型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

4 彭延春;高水平职业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理论及CBA力量训练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5 曹景伟;面向2008年奥运会我国优秀皮划艇(静水)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顾庆;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与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02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02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4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