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有氧训练结合抗阻训练对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5 07:07
   健康体适能是近几年国内研究的热点问题,是机体对外界适应能力的反映,它可以更加准确的概括人体健康状况和机能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文明病逐渐增多,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逐年下降。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身体状况对学业、生活和未来工作有显著的影响。其身体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也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能提高人体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降低体脂,起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效果,已成为人们健身的重要手段。研究目的:本研究对高校女大学生进行为期10周的有氧训练结合抗阻训练干预,并对受试者的心肺耐力适能、肌力及肌耐力适能、柔韧适能及身体成分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研究有氧训练结合抗阻训练对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是否有显著性改善、改善效果的强弱及其产生的原因。旨在为高校女大学生科学健身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对今后终身体育实践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以促进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研究方法:选取曲阜师范大学普通专业60名女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有氧训练组和有氧训练结合抗阻训练组(以下简称对照组、有氧组、有氧+抗阻组)。有氧组进行为期10周的有氧训练,有氧+抗阻组进行为期10周的有氧训练结合抗阻训练,对照组保持原生活方式不变。实验前后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心肺耐力适能、肌力及肌耐力适能、柔韧适能及身体成分指标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文中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了有氧训练结合抗阻训练对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影响。研究结果:(1)有氧+抗阻组和有氧组女大学生心肺耐力适能实验前后均有明显改善,安静时心率降低,肺活量显著提高、台阶指数提高,安静时心率、肺活量和台阶指数实验前后对比变化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后安静时心率、肺活量和对照组对比变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氧+抗阻组台阶指数和对照组对比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氧组台阶指数有明显提升,但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2)有氧+抗阻组女大学生实验前后肌肉力量及肌肉耐力水平均有明显改善,握力、仰卧起坐、立定跳远测试成绩提高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有氧组女大学生实验前后握力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仰卧起坐成绩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立定跳远测试成绩增加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后有氧+抗阻组女大学生和对照组对比,肌力及肌耐力改善效果显著,握力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仰卧起坐和立定跳远变化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有氧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氧+抗阻训练组和有氧组对比仰卧起坐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有氧+抗阻组和有氧组女大学生实验前后柔韧适能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坐位体前屈指标变化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后和对照组相比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有氧+抗阻训练组和有氧组女大学生实验前后对比身体成分均有非常良好的适应性变化。体重、BMI、体脂率显著降低,变化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后有氧+抗阻组和有氧组女大学生体重、BMI和对照组对比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氧组体脂率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氧+抗阻组体脂率降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有氧+抗阻组和有氧组对比体脂率下降更加明显,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为期10周,每周3次的有氧训练结合抗阻训练和有氧训练均可降低女大学生安静时心率、提高肺活量,有氧训练结合抗阻训练对台阶指数提高更加显著。(2)有氧训练结合抗阻训练对女大学生的肌力及肌耐力增长更为显著。(3)有氧训练结合抗阻训练和有氧训练均能提高受试者的柔韧适能,增强身体的灵活性。(4)有氧训练结合抗阻训练和有氧训练女大学生实验前后的体重、BMI、体脂率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有氧训练结合抗阻训练对体脂率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学位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80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雷,沈洪,林岭;有氧训练对极量和亚极量负荷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1995年02期

2 卡伐利尼;朱文雄;;通过有氧训练提高篮球基本技术[J];体育科研;1987年Z1期

3 王佳林;;全金属有氧训练[J];科学健身(健美先生);2011年01期

4 朱小虎;廖维靖;王俊华;李海峰;冯金彩;王刚;;应用间歇式有氧训练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5 陈辉;;有氧训练对运动员生理生化与有氧能力影响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23期

6 冯燕;试论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的辩证关系[J];体育科技;2000年02期

7 杨树叶;刘立清;;跆拳道有氧训练对儿童有氧适能影响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8 史兆春;吴婷;乔莉;董海蓉;李敏;;有氧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1年03期

9 张长存;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的对立统一[J];游泳;1996年03期

10 洪雷,沈洪,林岭,杨陈杰,武永兰,庞海英,江素华;有氧训练对极量和亚极量负荷后耐力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奇;;对短道速滑冰陆交界区有氧训练的有效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2 张漓;徐建方;路瑛丽;冯连世;包大鹏;;四周有氧训练与力量训练对肥胖青年体成分与代谢模式的影响[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15年

3 何子红;胡扬;刘刚;席翼;文立;;PGC1α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训练效果的关联研究[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丁明;王磊;刘剑南;陆甘;鲍军;;高强度有氧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范鹏;任文君;;有氧训练对腓肠肌收缩功能及最大力量的影响[A];第二十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0年

6 王磊;;有氧训练的评估及评估方法的选择[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7 周士枋;;卒中预后评估和有氧训练[A];第六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励建安;黄澎;袁红洁;;有氧训练对慢性冠状动脉狭窄猪心肌VEGF表达的影响[A];2002年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胡志刚;周蕾;李志朋;;有氧训练对力竭运动大鼠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的影响[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白石;牛育鸿;蒋荣丽;韩鹏伟;;有氧训练对衰老模型大鼠心肌形态结构及相关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荣斌;减肥黄金时间:早饭前快走20分钟[N];健康时报;2008年

2 于昌伟;女性轻松瘦身六招[N];医药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夏志;有氧训练与补充亮氨酸对增龄小鼠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2 祁鸣;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有氧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干预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鲁艳;有氧训练结合抗阻训练对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2 韩文正;12周抗阻训练结合有氧训练对单纯性肥胖成年男性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

3 庞向霞;循环抗阻训练与持续有氧训练对普通大学生体成分影响的对比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年

4 何翌;上海赛艇男子公开级八人单桨备战2013年全运会冬训与赛前训练负荷结构特点的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

5 庄洪波;有氧训练对大鼠运动应激中自由基代谢的影响[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6 顾晓圆;冠心病患者等长收缩训练的作用及机理[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7 范宏娟;脑卒中不同时期有氧训练对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影响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8 EMMANUEL BONNEY;有氧运动联合弹力带阻抗训练对加纳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和血糖水平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3年

9 徐华龙;高水平男子健身运动员赛前形体训练的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6年

10 李海红;国家皮划艇队备战雅典奥运会科学训练中理化指标应用的初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12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12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a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