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2015年至2017年乒乓球选手马龙与樊振东技战术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29 12:22
   本论文目的在于分析出马龙技战术的主要特征,以及在技战术运用中的优劣势,同时分析出樊振东技战术特征,以及在技战术运用中的优劣势,使马龙和樊振东能更加直观地看到自身技战术的整体情况,对对手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技术,对战术的策略和执行有更精准的判断,为日后两人在赛场上对战提供科学的参考。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以中国两名乒乓球选手马龙与樊振东近三年比赛中技战术特征为研究对象,将比赛分为发球轮和接发球轮两部分,从进攻型技术和控制型技术两方面入手,以技术、线路、落点为主要分析指标,对马龙和樊振东的技战术特征进行综合的对比分析。本篇论文分析研究了马龙与樊振东的32场82局比赛,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发球马龙一直以短球为主,结合突然性的底线长球,发球技战术变换多样,具有一定优势。但发短球在樊振东适应后,被其多次抢攻。樊振东发球技战术变化相对单一,但威胁性较强。2.第三板球樊振东逐渐缩小与马龙的差距,两人发球抢攻意图都十分明显。马龙侧身攻能力逐年增强,反手两条斜线运用效果良好,樊振东正手攻球攻击性显著增强,台内抢攻稳定性较好。控制上两人都以摆短为主,马龙对摆短球的控制更严密,但对此技术的运用逐年减少。樊振东控球的劈长效果好。3.五板及以后相持中,马龙心态更加坚定,全台正手攻展现出马龙正手的实力和强大,对相持球的把握马龙明显占上风。而樊振东进入相持球很多,但线路和落点变化较少,单纯依靠力量与马龙对抗,最终失分较多,成为导致输掉比赛的主要原因。4.接发球马龙以控制为主,对摆短的落点和线路运用灵活,把控严密,给樊振东的抢攻造成困难,但接发球威胁性较小。樊振东接发球则大量使用反手拧直接抢攻,让马龙对其线路的判断形成干扰。5.第四板球樊振东抢攻意识极强,控球少,主要依靠反手进攻。樊振东在二、四板衔接上,第四板反手长球存在较大漏洞,接发球后步伐还原慢,反控制能力较弱。马龙第四板球抢攻正手进攻优势更明显,在抢攻机会不充分时,采取摆短或劈长的主动控制,继续为进攻创造机会。6.六板及以后相持中,马龙全台正手进攻能力突出,反手进攻利用节奏和落点的变化,效果较好。樊振东反手连续进攻板板发力,威胁性大,但加力时稳定性不够,加上过于依赖反手斜线,缺乏变化,导致反手优势减弱。樊振东正手进攻能力有所加强,正反手转换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学位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84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技战术概念的研究
        2.1.1 对乒乓球“技术”概念的研究
        2.1.2 对乒乓球“战术”概念的研究
        2.1.3 技术与战术之间的关系
    2.2 世界乒乓球男子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的对比研究
        2.2.1 不同打法类型乒乓球男子运动员之间的对比研究
        2.2.2 乒乓球运动员自身技战术变化的比较研究
        2.2.3 马龙、樊振东技战术特征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观察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比较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2015年至2017年马龙与樊振东在发球轮的技战术对比分析
        4.1.1 2015年至2017年马龙与樊振东发球时的技战术对比分析
        4.1.2 2015年至2017年马龙与樊振东第三板球的技战术对比分析
        4.1.3 马龙对樊振东第五板球及以后相持的技战术对比分析
    4.2 2015年至2017年马龙与樊振东在接发球轮的技战术对比分析
        4.2.1 2015年至2017年马龙与樊振东接发球的技战术对比分析
        4.2.2 2015年至2017年马龙与樊振东第四板球的技战术对比
        4.2.3 2015年至2017年马龙与樊振东六板球及以后相持技战术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飞;;优秀乒乓球横拍选手马龙和张继科接发球技战术分析[J];运动;2014年01期

2 程琳;;对乒乓球台内反手拧拉接发球技术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28期

3 王雪峰;张良西;汪一帆;;对乒乓球接发球技术发展规律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方文;;中国乒乓球队制胜因素的实证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张陶淘;王清;苏楠;崔洪歧;;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技术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李宇星;;48届世乒赛男子优秀运动员技术特征及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张瑛秋;中国优秀青年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唐建军;运动技术发展:视角、理论基础及其论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9 吴焕群;中国乒乓训练原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周瑞琪;对乒乓球前三板技术训练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陶志翔;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男子单人项目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跃林;中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相持段技战术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瑾曼;第51-53届世乒赛马龙技战术运用效果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6年

3 游斌燕;对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马龙技战术特征的比较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4 修冬晓;我国优秀男子乒乓球选手马龙、张继科前四板及相持技战术特征对比分析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5年

5 王晓斐;中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发球轮与接发球轮技战术特征的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6 陈思;樊振东的技战术运用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

7 贾俊杰;乒乓球横板反胶运动员张继科、奥恰洛夫技战术运用特征分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段苏香;2012-2014年我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技战术的特征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9 云煜韬;中国四名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发球轮技战术分析[D];沈阳体育学院;2015年

10 于江川;中国优秀男子横拍进攻型打法运动员技战术组合特点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29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29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2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