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以及教育部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人才成为当前改革发展的源动力。因此国家教育部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型人才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体育人才作为指导我国全民健身、关乎全民健康的工作者,尤其是体育教师工作关系到我国广大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的百年大计。因此,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探索创新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校新时期发展历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结合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院校各专业点的分布情况、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基本条件、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管理机制、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措施的分析,得出一下结论: 1、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积极推进内涵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为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合格的人力资源支持。并为实现由体育大省向体育强省迈进的目标而奋斗。 2、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 3、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上的定位上欠准备,,特别对目标、规格、职业能力混于一体。 4、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条件应符合新时期中学生性格特点的新兴运动项目,培养新兴项目指导教师,引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与掌握。 5、创新型人才的实现目标即为专家型体育教师货专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 6、重新构建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本学科领域的知识积累和前沿性知识、并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使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能够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和满足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关键词】:山东省 创新型人才 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80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23
- 1.1 选题依据10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3 文献综述11-23
- 1.3.1 关于培养目标方面的研究11-14
- 1.3.2 有关教学结构改革的研究14-15
- 1.3.3 有关就业渠道的调查研究15-16
- 1.3.4 有关培养模式的研究16-21
- 1.3.5 有关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改革研究21-23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3-26
- 2.1 研究对象23
- 2.2 研究方法23-26
- 2.2.1 文献资料法23
- 2.2.2 问卷调查法23-24
- 2.2.3 专家访谈法24-25
- 2.2.4 比较分析法25
- 2.2.5 逻辑分析法25-26
- 3 结果与分析26-50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26-27
- 3.1.1 创新型人才26
- 3.1.2 人才培养模式26
- 3.1.3 体育教育专业创新人才26-27
- 3.1.4 体育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7
- 3.2 对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7-40
- 3.2.1 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点概况27-28
- 3.2.2 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概况28-29
- 3.2.3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条件概况29-30
- 3.2.4 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0-39
- 3.2.5 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监控39-40
- 3.3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40-42
- 3.3.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社会需求40-41
- 3.3.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个人需求41-42
- 3.4 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模式的理论依据42-44
- 3.4.1 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时代特征42-43
- 3.4.2 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43-44
- 3.5 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44-47
- 3.5.1 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44-45
- 3.5.2 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45-46
- 3.5.3 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46-47
- 3.6 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47-50
- 4 结论与建议50-52
- 4.1 结论50-51
- 4.2 建议51-52
- 5 参考文献52-55
- 6 附件55-59
- 7 致谢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杜朝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2 陈文远;王葵;;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王葵;;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对策[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年02期
5 雷卫平;范海荣;;美、俄、日、英四国体育院校课程设置对我省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启示[J];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05期
6 胡佳哲;张铎;孙传波;王莹;崔性赫;;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张玉宝;;中外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比较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朱欣华;;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整合方案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9年06期
9 黄志广;刘效梅;;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J];教育与现代化;2007年04期
10 谭黔;;浅谈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兴华;本科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探讨[D];天津大学;2003年
2 高天野;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2005年培养方案的分析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3 雷卫平;甘肃省高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复合人才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蔚;山东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田象迎;对山东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3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