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体育本土化过程的文化学审视
【学位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812.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中国近代体育
2.1.2 本土化
2.1.3 中国近代体育本土化
2.1.4 文化学
2.2 研究综述
2.2.1 我国本土化研究综述
2.2.2 关于本土化与体育学科的研究
3 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方法
4 中国近代体育本土化建构
4.1 文化结构:中国近代体育本土化过程的三期论
4.1.1 练兵自强御侮时期:器物本土化(文化表层)——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体育本土化指导思想带来了中国体育发展的转折与界限
4.1.2 政经变革西化时期:制度本土化(文化中层)——学校体育与竞赛体育的本土化制度确立带来了中国近代体育普及与递进
4.1.3 价值转变文化启蒙时期:心理意识本土化(文化里层)——国人主体性的全面觉醒促使着近代体育本土化迈向关注于人全面发展的道路
4.2 文化解构:反思中国近代体育本土化
4.2.1 宇宙观转型下中国近代体育本土化实践的防卫机制产生
4.2.2 中国文化独特的内在生命活力机制是近代体育本土化发生的来源
4.2.3 西方近代文化的强势冲击与天下危亡的外环境紧张是近代体育本土化实践的现实条件
5 启示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汝青;钱锋;;上海近代体育建筑发展脉络及保护改造[J];新建筑;2018年03期
2 尚力沛;程传银;;中国近代体育家章辑五思想之研究[J];体育科学;2017年08期
3 李澹;殷勤;;《新闻报》视角下的中国近代体育[J];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03期
4 廖慧平;原月;;晚清报刊对西方近代体育的早期传播[J];体育文化导刊;2016年03期
5 周景晖;;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主题及其演进[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6 何叙;;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特征[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7 王琳;;民族主义思潮与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J];商;2015年28期
8 曹小芬;;近代体育报刊发展历史考论[J];兰台世界;2014年01期
9 刘晨亮;;我国近代体育组织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年05期
10 周景晖;;中国近代体育思想演进的内在逻辑[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海庆;西方近代体育思想史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匡淑平;上海近代体育研究(1843-1949)[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3 李凤梅;中国近代体育学术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华倬;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5 张晓军;近代国人对西方体育认识的嬗变(1840-1937)[D];吉林大学;2010年
6 李艳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基督教[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7 孙璐;民国全运会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8 沈丽玲;近代江苏省城市体育社团的发展演变(1895~1937)[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清文;中国近代体育本土化过程的文化学审视[D];南京体育学院;2019年
2 于海娟;苏州近代体育发展史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张艳霞;近代体育在山东的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任雪艳;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发展演变及特点[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科;中国近代体育广告研究(1927-1937)[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6 王雅洁;天津近代体育文化变迁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12年
7 荀娟;《勤奋体育月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8 李显国;中国近现代体育产业发展史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岳虹妍;上海《勤奋体育月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涛;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对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48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48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