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届足球世界杯决赛阶段快速反击战术运用研究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843
【部分图文】:
图 2 中场发动快速反击战术图 2 是在世界杯 1/8 决赛中由阿根廷球员①号在中场发起的快速反击战术,②号球员向前积极跑位,去接应来自中场的传球,箭头表示球运行的路线以及队员向前跑动接应的路线。中场历来是球队活跃最频繁的地带,通过深层的分析和观看比赛录像可以发现,中场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比赛过程中相对前场和后场更为激烈,并且球队人员数量以及足球在中场停留时间是最长的,双方人员比例相对来说较为均衡,所以从快速反击发动的数量上来看,中场是发动次数最多的,但是从运用反击战术的成功率来看,中场并不是最高的,因为中场人数较多,防守严密,要想打出高质量的反击战术困难是相当大的。在数据统计中可知,中场发动快速反击战术的成功率要小于前场,高于后场。
图 2 中场发动快速反击战术图 2 是在世界杯 1/8 决赛中由阿根廷球员①号在中场发起的快速反击战术,②号球员向前积极跑位,去接应来自中场的传球,箭头表示球运行的路线以及队员向前跑动接应的路线。中场历来是球队活跃最频繁的地带,通过深层的分析和观看比赛录像可以发现,中场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比赛过程中相对前场和后场更为激烈,并且球队人员数量以及足球在中场停留时间是最长的,双方人员比例相对来说较为均衡,所以从快速反击发动的数量上来看,中场是发动次数最多的,但是从运用反击战术的成功率来看,中场并不是最高的,因为中场人数较多,防守严密,要想打出高质量的反击战术困难是相当大的。在数据统计中可知,中场发动快速反击战术的成功率要小于前场,高于后场。
球队在进行防守时,同队队员应仔细观察场上情况,灵活跑位,看准时机及时准确将球断下。这样才能在防守方抢断球或者对方失误的第一时间将球向前迅速过渡,以便形成高效率的快速反击战术。防守方的前卫队员虽然没有参与到同队的防守过程中,但是也要积极观察,主动灵活的跑位,利用个人优势密切留意进攻方防守漏洞,及时接应由本方后场队员向前过渡的传球,辅助球队顺利实施反击战术。总之,虽然后场发动反击战术的数量仅次于中场,但是后场发动快速反击战术的成功率是最低的,因为后场本方防守队员过多,前场接应队员很难形成高效率的快速反击,如果不能用短暂有效的传球将球快速通过中场,进攻方就会有充足的时间来构建自己的防守体系,这样就不能形成有效的快速反击战术。并且进攻方偶尔也会采用犯规的形式来阻止守方发动反击战术,因此,尽管后场发起的反击战术在数量上比前场要有优势,可是反击战术的质量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峰;孙传江;;论女足世界杯快速反击的运用[J];才智;2012年06期
2 肖荣华;袁峰;;第13届欧锦赛快速反击战术运用特征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年02期
3 成建强;;浅谈足球比赛中的快速反击战术[J];职业;2010年30期
4 龚宇;方仁权;赵立君;;第13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前4名队运用快速反击战术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年11期
5 方仁权;;第18届世界杯赛亚洲队与前8名队运用快速反击战术的比较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6 方仁权;;世界杯赛运用快速反击战术的基本规律及其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7 张晓刚;快速反击战术在我国足球比赛中的应用现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张孝平,吴峰;对足球快速反击战术的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1994年05期
9 吴在田;全方位快速反击是得分的主要手段[J];中国体育科技;1995年04期
10 吕志刚;谈抢截后快速反击[J];山东体育科技;199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祺原;第21届足球世界杯决赛阶段快速反击战术运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成磊;2014年巴西世界杯16强球队快速反击战术运用的分析[D];苏州大学;2016年
3 董天戈;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中运用快速反击战术进球的特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武亚凤;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前八强球队流动进攻战术运用情况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朱镇浩;2010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影响攻击力因素分析[D];延边大学;2012年
6 王春雷;足球比赛中快速反击形成的条件与时机的研究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7 侯志英;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比赛中快速反击战术运用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高松;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后防线与失球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方海明;06年世界杯前八强攻入前场30米区域与射门战术组织统计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10 侯凯;欧洲高水平足球比赛进球前直接由守转攻的进攻特征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9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49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