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不同骨盆位置的桥式运动训练对非特异性腰痛的康复效果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3 20:40
   研究目的:比较不同骨盆位置的桥式运动训练对非特异性腰痛的康复效果差异;并通过比较不同骨盆位置的桥式运动训练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腰部核心肌群活动水平的影响,从肌肉活动角度揭示其可能的机制。研究方法:将36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进行为期8周的骨盆前倾位桥式运动训练(A组)、骨盆后倾位桥式运动训练(B组)和骨盆中立位桥式运动训练(C组),每组12例。训练前后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和指地距离(FFD)评估康复效果;并采用表面肌电设备采集患者患侧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和多裂肌的AEMG值,以评估腰部核心肌群的活动水平。研究结果:训练前,三组在各项指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8周后:(1)三组VAS评分较训练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VAS差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三组ODI评分较训练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ODI差值显著大于同期A组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FFD值较训练前均显著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FFD差值显著大于同期A组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腹直肌AEMG值较训练前均显著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腹直肌AEMG差值显著大于同期A组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腹外斜肌AEMG值较训练前均显著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腹外斜肌AEMG差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6)三组竖脊肌AEMG值较训练前均显著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竖脊肌AEMG差值组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7)三组多裂肌AEMG值较训练前均显著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多裂肌AEMG差值组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骨盆后倾位桥式运动训练在减轻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功能障碍和增强腰椎柔韧性方面优于骨盆前倾位和骨盆中立位桥式运动训练,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康复效果更好。(2)骨盆后倾位桥式运动训练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康复效果更好的机制可能是其更有效的提高了腹部核心肌群的活动水平,从而更有效的增强了脊柱稳定性。
【学位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804.2
【部分图文】:

骨盆,后倾,位置图


别为髂前上棘、耻骨联合到冠状面的距离,a 中 DE>FG,b 中 DE<图 2-1 骨盆位置图示:骨盆前倾(a);骨盆后倾(b);骨盆中立(c[15]报道过骨盆的定位会影响躯干等长收缩运动时躯干屈伸在研究上腹直肌和下腹直肌在腹部运动中的活动时发现腰 活动是不必要的,据此提出骨盆的位置才是影响躯干肌肉18]比较了传统俯卧桥式运动、骨盆后倾位俯卧桥式运动、杆骨盆后倾位俯卧桥式运动中竖脊肌、上腹直肌、腹外斜肌和腹横肌)的 EMG 活动,结果发现长杠杆骨盆后倾位俯的 EMG 活动显著高于长杠杆俯卧桥式运动,且在骨盆后倾的 EMG 活动显著高于传统俯卧桥式运动。此外,Zhou 等[1倾位抗阻桥式运动与骨盆后倾位抗阻桥式运动腹横肌的厚,两组均由术者在双侧髂前上棘处施加一个阻力,结果两

训练动作,身体,患者,仰卧位


1 周内指导患者熟练掌握训练动作;在干预过程中适当给予患者言及时修正动作,从而保证动作质量。所有训练均在湖北省直机关医练室完成,从而保证患者完成训练量。从第一次测试到最后一次测期 8 周。每次训练 30min,隔天 1 次,3 天/周。各组训练根据 Zho[68]的研究设计如下(见图 3-1):患者仰卧位,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双膝屈曲 90°,双脚平放于床面床面,先将腹部顶起,使腰部尽量远离床面,形成骨盆前倾位,维持部抬起至最大高度,保持 10s;10 个/组,共 5 组,组间休息 2min。患者仰卧位,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双膝屈曲 90°,双脚平放于床面。,使腰部紧贴床面,形成骨盆后倾位,维持此姿势,再尽力将腰部持 10s。10 个/组,共 5 组,组间休息 2min。患者仰卧位,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双膝屈曲 90°,双脚平放于床面。,使身体尽量在一条直线上,保持 10s。10 个/组,共 5 组,组间休

腹直肌,测试方法,电极,腹外斜肌


图 3-4 腹直肌 AEMG 值采集:电极安放(a);测试方法(b) AEMG 值(图见 3-5),电极安放:两记录电极中心间心,且平行于腹外斜肌肌纤维放置[83];测试方法:患者固定其骨盆和胸部;嘱其尽力对抗带子向健侧旋转躯干法:测试至少维持 10s,截取肌电信号稳定的 4s,取 A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海新;魏爽;李建华;廖志平;;关于下背痛患者腰部多裂肌表面肌电信号与肌肉横断面积的研究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年04期

2 张继伟;陈东煜;;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保守治疗现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年12期

3 程杰;周凌;苏全生;;“三桥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4 宁兴明;伍亮;王廷;何栩;虞亚明;;五禽戏配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15年11期

5 黄雷;李军汉;;躯干等速肌力训练与腰腹肌功能锻炼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年11期

6 于瑞;王楚怀;潘翠环;许轶;;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后站立位腰屈伸运动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年08期

7 乔梁;李晨光;王拥军;舒冰;刘书芬;张利;王利波;;以脊柱稳定性理论阐释下背痛的脊柱失稳因素相关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年08期

8 于瑞;许轶;王楚怀;繆萍;林科宇;张桂芳;韩秀兰;;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悬吊运动疗法治疗后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年08期

9 卢军;陈燕芬;林昌松;李楠;;强柱方辅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10 黄若葭;刘鸿宇;;核心训练在慢性下腰痛康复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甘泽民;针刺配合整脊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王雪强;核心稳定训练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神经肌肉功能的作用[D];上海体育学院;2016年

3 汪敏加;非特异性下腰痛功能特征分析及针对性康复计划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华;三种干预方式治疗非特异性腰痛临床对比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年

2 贺洋文;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相关肌肉功能的DAVID评价[D];成都体育学院;2017年

3 原江涛;三种桥式运动对男大学生浅层核心肌群表面肌电影响的实验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7年

4 黄坤;核心力量训练对慢性下腰痛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D];成都体育学院;2014年

5 贺锁平;太极拳练习对慢性下腰痛患者肌肉工作特征影响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853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53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f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