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高等体育院校排球专项技术训练特征的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0 20:24
   现如今排球运动在快速发展,比赛的对抗也越来越激烈,运动员不得不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在不影响运动寿命的基础上去探索专项技术对训练负荷的承受能力,从而对自身的竞技水平达到全方位提高,以适应不断提升的比赛节奏和数量。因此,对排球运动专项技术训练特征的本质规律及内延属性的深入探索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相关从业人员及专家学者再次界定与理解排球运动员专项技术能力与训练表现特征的突破点。全面深入、细致的探讨现代排球运动员的表现特征,有助于及时更新和完善我国体育院校排球专项技术训练的科学理念,甄别制约我国体育院校排球运动员技术薄弱水平的根本原因,在系统科学观点的指导下深入揭示体育院校排球运动队的项目特征与优秀排球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的表现特征,为全面了解排球运动的本质特征,以全新的视角认识体育院校排球运动员专项技术训练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排球运动专项技术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为丰富技术训练设计思路与理念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排球技术训练特征分析对各队技术训练提供参考,从教练员特征、运动员特征、软性特征、各单项技术特征分析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研究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技术训练的特征。从而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排球技术训练的提高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高等体育院校排球教练员的平均年龄偏低、执教年限较短,造成教练员对技术训练环节的把握不太准确。进一步对年轻教练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促进教练员间相互交流,进一步去除教练员凭借经验执教的传统,努力提高科学技术训练的理念。2.高等体育院校排球运动员身体条件、运动等级、大赛经历都有明显不足,导致高等体育院校排球技术相对滞后。提高高等体育院校排球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增加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排球比赛,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检验技术,在比赛中提高技术。3.高等体育院校排球技术理念和方法与现代特征存在不符,使训练效果不明显。纠正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老旧观念,学习先进的专项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水平。4.高等体育院校排球运动对单项技术的训练不够细致,造成技术动作的不连贯。进一步在训练过程中对各单项技术做到精雕细琢,及时纠正技术的错误动作。
【学位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842-4
【部分图文】:

运动年限,教练员


0 岁以下的有 14 人占总人数的 41.2%,31—40 岁的有 9 人约 2的有 7 人约 20.6%,51—60 岁的有 4 人约 11.8%。可见高等体员的平均年龄偏低,40 岁以下的教练员超过一半。根据相关资排球教练员最佳的年龄为 40—50 岁之间。分析原因为体育院校半专业训练,教练员队伍的配备不像专业队那样一般为 4—6 人名训练员,主教练的主要工作是设计训练方案和队伍管理。具体作有助理教练和训练员担任。而体育学院的排球训练一般配备为是 1 人。教练员要全面负责队伍管理、训练、后勤等全部工作,工教练员的体能要求比较高。年龄偏大的教师担任教练就有些力不体育学院都选择让年青教师担任。但是年轻教练员因为在训练中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导致训练效果不佳。为了都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郑州体育大学体育学院等院校实行练团队,聘请一名老教师担任男女排总教练,年轻教师分别担任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体育院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在专项训练上的学院训练研究的优势,弥补青年教师的不足。

教练员,年限


高等体育院校排球专项技术训练特征的分析研通过图 1 可以看出来,高等体育院校排球教练员的运2 人,占总人数的 5.9%;6—10 年的有 12 人,占总人数的有 20 人,占总人数的 61.7%。说明教练员的运动时间运动经验,对于比赛经验积累也较多,在长时间的运动时规律。对于常年的训练中,年轻的排球教练员来说在过去一吸取技术的过程,教练怎么教他,他就怎么学,到了他当过去教练员训练的方式教给运动员们。在不断变化、不断进要通过根据不同的技术基础来增加或转变训练中的限制条不应该一成不变,对技术训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提前对排球技术规律的理解、训练理念的把握、训练过程的组顺应排球运动规律的现象。要提高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排球技术训练水平,就要认识到训练从理论联系实践存在的问药。

分析图,一传,技术特征,运动员


发展排球裁判、教学以及指导社会排球等能力。说明对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院校在排球相关的环节设计还是较多的,利用其它环节提升学生对排球的认知。4.5 高等体育院校排球运动员各单项技术特征分析4.5.1 运动员接一传技术特征分析从图 7 可以看出,在核心环节接一传所遇到的难点中,有 31.71%的运动员认为自己在比赛中接一传时遇到的问题是预判不准;有 9.76%的运动员认为自己在比赛中接一传时遇到的问题是队友之间合作不默契;有 14.63%的运动员认为自己在比赛中接一传时遇到的问题是腰部(核心力量)不会发力;有 24.39%的运动员认为自己在比赛中接一传时遇到的问题是肩部、手臂动作不规范;有19.51%的运动员认为自己在比赛中接一传时遇到的问题是左右侧来球重心不稳。由于来球速度快,且直追胸部,来不及后退取位。接球时适当提高身体重心,必要时可提起足跟或轻微跳起,肩部夹紧,小臂外卷,手腕下压,用跟腰动作完成击球,击球点尽量保持在胸腹之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明理;;社会转型期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素质教育的文化透视[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田向国;刘超;;高等体育院校辅导员队伍面临的问题分析[J];才智;2019年05期

3 刘超;;新时期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特性分析[J];才智;2019年05期

4 汤潇;;高等体育院校提升精准资助育人实效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9年16期

5 王思明;;“互联网+”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产教融合路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6 王钰;李世宏;张勇;;“双创”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7 徐晓燕;;高等体育院校应如何传承与发展体育文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8 杨涛;;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人才职业化培养机制研究[J];林区教学;2017年09期

9 刘义峰;;新形势下对高等体育院校教师激励因素的分析[J];教书育人;2008年27期

10 胡小妹;;提高高等体育院校专业竞争力发展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1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子建;ISO9000在高等体育院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宁;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和模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许博;关于高等体育院校球类运动项目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4 赵丹彤;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再设计[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5 千少文;体育院校术科课程目标与内容及实施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6 董保健;体育院校“三结合”办学模式的重新审视和探讨[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7 贾丽娟;高等体育院校篮球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振宇;高等体育院校排球专项技术训练特征的分析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9年

2 高苏深;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3 连蒙蒙;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修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

4 王莎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8年

5 胡璨;创客教育及其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D];成都体育学院;2018年

6 张孪博;高等体育院校设备管理优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8年

7 张帆;近十年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三大球项目硕士学位论文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8 邱莹;大众传媒视域下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校园网站建设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年

9 杜鑫;中国部分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现状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10 董丽;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878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78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f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