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基于六自由度力量训练平台的平板支撑对躯干核心区肌群的用力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7 02:44
  核心稳定性训练相比只针对大肌肉群力量的传统训练更加突出小肌群的训练,且能够强化人体平衡能力、预防运动损伤以及提高运动表现。非稳定性训练作为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方法之一,近年来也成为热门研究对象,但目前使用的训练工具主要为非主动性器材,非主动性器材的不稳定程度和使用方式固定,在训练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新训练器材应用于非稳定性训练的研究也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Noraxon无线表面肌电测试仪和cometa惯性传感器设备分析13名学生在平地、瑞士球和六自由度力量训练运动平台上进行平板支撑训练时上肢核心肌肉的肌电信号,其中六自由度平台进行了沿冠状轴平移、绕垂直轴转动、绕矢状轴旋转和混合运动,共4种运动模式的设定,每种运动模式分别按单次运动时间为1s(0.25Hz)、0.5s(0.5Hz)、0.2s(1.25Hz)三种不同的运动频率进行测试。选取腹直肌、腹外斜肌、背阔肌、竖脊肌、多裂肌和臀大肌共6块肌肉,通过对比14种状态下肌肉肌电活动的均方根振幅值、积分肌电值探究利用六自由度平台进行训练时肌肉的发力效果的差异。研究发现:1)本文利用表面肌电和Cometa惯性传感器进行肌肉发力效果测试的实验结果... 

【文章来源】: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六自由度力量训练平台的平板支撑对躯干核心区肌群的用力特征分析


六自由度平台结构图

基于六自由度力量训练平台的平板支撑对躯干核心区肌群的用力特征分析


徒手与负重深蹲实验

多功能,平台,自由度


第一章绪论3号与方波信号的输入有较好的适用性。魏亮(2017)[9]将船舶视景模拟驾驶系统与六自由度平台相结合,设计的控制系统使六自由度平台能够模拟船舶视景模拟驾驶系统中关于海浪的运动。为今后在六自由度平台上进行其他的多自由度补偿设备与船舶运动模拟器的研究奠定了基矗魏春雨(2013)[10]等人将车辆动力学模型、六自由度平台模型和运动学反解算法、洗出滤波算法等控制方法应用到将车辆动力学与六自由度平台联合仿真技术相结合而建立的基于Vortex的车辆动力学与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联合仿真系统中,设计出了一种基于的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张松(2011)[11]等人在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控制系统设计与路谱模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仿真的控制方法,在ADAMS中完成运动学正、反解,使用SolidworkS对六自由度平台各部件进行了三维建模,导入ADAMS后,在平台上添加各种约束后进行了平台的运动学仿真。目前已经有六自由度平台的相关产品已应用到体育训练及研究中,洪杨[12][13]刘瑞东[14]利用六自由度平台和平衡气垫进行了稳定与多级非稳定条件下徒手与负重深蹲的肌电特征研究如图1-2。实验中设定了两种六自由度平台运动模式,两种模式间的运动频率相同,振幅不同,实验选取的测试肌肉以人体下肢肌肉为主。根据六自由度平台的原理,也衍生出其他的多功能训练平台。例如第十一届体育科学大会中展示的多功能训练平台,如图1-3所示。该平台通过设置四个方向的倾斜角度及频率大小,使平台进行不规律的运动,以训练平衡能力。目前已应用到乒乓球、击剑等项目。该平台与本研究中提到的六自由度平台相比有一定的局限性。该平台只能设置四个方向的倾斜角度和运动频率,而六自由度平台既能设置角度,也能设置位移,同时能够对运动的速度进行


本文编号:3002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002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d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