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武术现状及其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0 11:40
武术作为特有的文化现象,如何继承与发展,在当今时代为我们提出了新的命题,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需要激发文化活力,以文化繁荣兴盛助力民族伟大复兴。”民族复兴就是要坚持文化复兴,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武术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千年的流变中,它发展的状态、内涵和外延在各历史时期存在差异。民国时期是社会发展重大的转型期,东西文化的差异,新旧文化更新,武术随着这种大的社会变革,势必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文就民国时期武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重新审视民国时期武术发展状态和特征,从武术价值功能来看待今天传统武术发展和传承,整体上把握武术发展规律及其走向,为当今武术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民国时期武术为研究现状,对民国时期整个社会的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详尽的分析,通过对民国时期武术发展的概况、内因和外因以及重大转型后的变化,从武术发展的样式与特征来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1.民国时期国事衰微和民族危机触发了社会全面的变革,以政府(国术馆)和民间(精武体...
【文章来源】:广州体育学院广东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武术的概念
2.1.2 社会转型的概念
2.2 关于武术发展历史进程的研究
2.1.1 关于武术萌芽阶段的研究
2.1.2 关于武术发展阶段的研究现状
2.1.3 关于武术作为以文化形态的成熟阶段的研究现状
2.3 关于武术的价值功能研究
2.4 关于武术样式特征的研究
2.5 关于近代武术历史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历史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3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4 民国时期社会发展概况
4.1 民国时期国破山河军阀混战
4.1.1 帝国主义侵略下的中国
4.1.2 军阀的兴起
4.2 民国时期小农经济为主的经济萧条
4.2.1 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4.2.2 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
4.3 民国时期外来文化冲击加剧了传统文化的裂变
4.3.1 新旧文化冲突下的民族传统文化自醒
4.3.2 “四民”社会结构的变化
4.3.3 本土体育和西方体育的争辩
5 民国时期武术发展现状
5.1 以城镇为中心化的武术普及和发展
5.1.1 以精武体育会为主的民间武术社团组织大量兴起
5.1.2 遍及全国各省的官办国术馆兴起
5.2 近代社会转型促进武术开始科学化与规范化发展
5.2.1 冷兵器功能弱化对武术的影响
5.2.2 民国时期拳种名人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5.2.3 民国时期武术步入近代学校教育领域
5.2.4 民国时期是古代武术向现代武术转型主要历史时期
6 民国时期武术发展的社会因素分析
6.1 民族“文化自觉”中民国时期武术的变革与发展
6.2 民国时期政治环境促进了武术发展
6.3 新型的社会关系下民国时期武术发展
7 武术自身发展内在因素分析
7.1 武术自身强大生命力
7.2 武术的实践到反复实践过程
7.3 武术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完善
8 民国时期武术转型的特点
8.1 武术健身价值得以普遍的认同和体现
8.2 技击价值的重新审视
8.3 文化属性的回归
9 对当代武术发展的启示
9.1 打破传统束缚
9.2 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9.3 武术价值功能多元化发展
10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至近代武术与气功的结合与发展研究[J]. 李永明. 体育文化导刊. 2016(06)
[2]管窥先秦武卒对早期军事武艺的影响[J]. 张燕,张杰. 兰台世界. 2015(15)
[3]伏羲与武术起源关系研究[J]. 孙爱景. 当代体育科技. 2015(09)
[4]明代武术的发展——基于武术古籍的研究[J]. 李吉远,谢业雷. 体育学刊. 2015(01)
[5]我国学校武术的发展历程与变革探析——兼论对当前武术教育改革的启示[J]. 吉洪林,赵光圣,张峰.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12)
[6]公共服务视阈下的民国武术社团组织研究——以精武体育会为例[J]. 张银行,郭志禹.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7]美学视域下武术套路的生成与文化定位[J]. 马文友,曹立勇,马列.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4(01)
[8]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武术发展[J]. 王云杰,王耀文. 兰台世界. 2013(12)
[9]中国传统武术门派演变的内在理路[J]. 薛欣.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04)
[10]娱乐与创意:传统武术功能价值的诉求[J]. 杨少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博士论文
[1]近代以来中国武术价值观的变迁研究[D]. 李岩.苏州大学 2016
[2]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D]. 邢恩源.南京大学 2013
[3]中国传统武术转型研究(1911-1949)[D]. 丁守伟.陕西师范大学 2012
[4]军阀政治与民国社会(1916—1928年)[D]. 张欣.华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武举制对中国传统武术影响的研究[D]. 冯寒.吉林大学 2017
[2]从武术的价值功能演变看武术的发展[D]. 黄红田.山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27298
【文章来源】:广州体育学院广东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武术的概念
2.1.2 社会转型的概念
2.2 关于武术发展历史进程的研究
2.1.1 关于武术萌芽阶段的研究
2.1.2 关于武术发展阶段的研究现状
2.1.3 关于武术作为以文化形态的成熟阶段的研究现状
2.3 关于武术的价值功能研究
2.4 关于武术样式特征的研究
2.5 关于近代武术历史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历史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3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4 民国时期社会发展概况
4.1 民国时期国破山河军阀混战
4.1.1 帝国主义侵略下的中国
4.1.2 军阀的兴起
4.2 民国时期小农经济为主的经济萧条
4.2.1 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4.2.2 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
4.3 民国时期外来文化冲击加剧了传统文化的裂变
4.3.1 新旧文化冲突下的民族传统文化自醒
4.3.2 “四民”社会结构的变化
4.3.3 本土体育和西方体育的争辩
5 民国时期武术发展现状
5.1 以城镇为中心化的武术普及和发展
5.1.1 以精武体育会为主的民间武术社团组织大量兴起
5.1.2 遍及全国各省的官办国术馆兴起
5.2 近代社会转型促进武术开始科学化与规范化发展
5.2.1 冷兵器功能弱化对武术的影响
5.2.2 民国时期拳种名人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5.2.3 民国时期武术步入近代学校教育领域
5.2.4 民国时期是古代武术向现代武术转型主要历史时期
6 民国时期武术发展的社会因素分析
6.1 民族“文化自觉”中民国时期武术的变革与发展
6.2 民国时期政治环境促进了武术发展
6.3 新型的社会关系下民国时期武术发展
7 武术自身发展内在因素分析
7.1 武术自身强大生命力
7.2 武术的实践到反复实践过程
7.3 武术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完善
8 民国时期武术转型的特点
8.1 武术健身价值得以普遍的认同和体现
8.2 技击价值的重新审视
8.3 文化属性的回归
9 对当代武术发展的启示
9.1 打破传统束缚
9.2 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9.3 武术价值功能多元化发展
10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至近代武术与气功的结合与发展研究[J]. 李永明. 体育文化导刊. 2016(06)
[2]管窥先秦武卒对早期军事武艺的影响[J]. 张燕,张杰. 兰台世界. 2015(15)
[3]伏羲与武术起源关系研究[J]. 孙爱景. 当代体育科技. 2015(09)
[4]明代武术的发展——基于武术古籍的研究[J]. 李吉远,谢业雷. 体育学刊. 2015(01)
[5]我国学校武术的发展历程与变革探析——兼论对当前武术教育改革的启示[J]. 吉洪林,赵光圣,张峰.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12)
[6]公共服务视阈下的民国武术社团组织研究——以精武体育会为例[J]. 张银行,郭志禹.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7]美学视域下武术套路的生成与文化定位[J]. 马文友,曹立勇,马列.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4(01)
[8]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武术发展[J]. 王云杰,王耀文. 兰台世界. 2013(12)
[9]中国传统武术门派演变的内在理路[J]. 薛欣.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04)
[10]娱乐与创意:传统武术功能价值的诉求[J]. 杨少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博士论文
[1]近代以来中国武术价值观的变迁研究[D]. 李岩.苏州大学 2016
[2]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D]. 邢恩源.南京大学 2013
[3]中国传统武术转型研究(1911-1949)[D]. 丁守伟.陕西师范大学 2012
[4]军阀政治与民国社会(1916—1928年)[D]. 张欣.华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武举制对中国传统武术影响的研究[D]. 冯寒.吉林大学 2017
[2]从武术的价值功能演变看武术的发展[D]. 黄红田.山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27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027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