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健康中国”背景下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积极心理价值探骊

发布时间:2021-02-20 21:34
  运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积极心理价值。研究认为,在体育锻炼与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品质、乐商以及神经机制和心理机制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研究过程中还存在重视不足、测量工具不完善、缺乏纵向研究和因果研究、普适性和外推力不高、神经与心理机制研究不足等问题;未来除了应加强对体育锻炼与焦虑、抑郁、应激反应等消极心理因素的关系研究外,还需更加重视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积极心理价值、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运动处方、体育锻炼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构建以及青少年体育锻炼积极心理价值的神经和心理机制等问题,在研究中注重青少年积极心理因素测量工具的科学化、统一化、本土化以及高科技研究方法的引入与研究范式的融合创新,使青少年体育锻炼更好地满足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湖北体育科技. 2020,39(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基础理论背景
2 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积极心理价值
    2.1 青少年体育锻炼与积极情绪
    2.2 青少年体育锻炼与幸福感
    2.3 青少年体育锻炼与积极心理品质
    2.4 青少年体育锻炼与乐商
    2.5 青少年体育锻炼积极心理功效的神经机制
3 青少年体育锻炼积极心理效益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3.1 存在的问题
        3.1.1 重视不足,青少年体育锻炼积极心理价值研究匮乏
        3.1.2 测量工具不完善,缺乏纵向系统性研究
        3.1.3 因果研究设计较少,成果普适性和外推力不高
        3.1.4 神经机制与心理机制研究不足
    3.2 未来发展趋势
        3.2.1 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积极心理价值备受重视
        3.2.2 测量工具更加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融合
        3.2.3 青少年积极心理促进运动处方研究成为主流
        3.2.4 高科技研究手段将全面引入理论机制研究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少年运动健康传播模式:理论框架、变量关系及效果评估[J]. 张业安.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8(02)
[2]事件相关电位在我国体育领域应用研究现状及与国外相关研究比较[J]. 林岭,张小游,蒋健保.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7(06)
[3]上海市青少年运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 范卉颖,唐炎,张加林.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7(03)
[4]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锻炼心理学研究进展[J]. 刘洋,漆昌柱.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9)
[5]身体活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元分析——来自实验研究的证据[J]. 徐雷.  体育科学. 2014(10)
[6]不同体育参与度护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比较[J]. 张娜,郭玉芳,张静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04)
[7]乐商:一个比智商和情商更能决定命运的因素[J]. 任俊,彭年强,罗劲.  心理科学进展. 2013(04)
[8]初中生人格型乐观、应对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 刘志军,白学军,陈会昌.  心理学探新. 2008(02)
[9]身体活动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J]. 段健芝,李晓东.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09)
[10]西方哲学史上的两种主要幸福观与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J]. 邢占军,黄立清.  理论探讨. 2004(01)

博士论文
[1]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 张晓明.吉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高校游泳选修课对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D]. 陈倍婧.华东师范大学 2019
[2]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大学生认知能力差异性的ERP研究[D]. 刘超.山东师范大学 2018
[3]积极体育教学对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乐商的中介作用[D]. 唐韵.华东师范大学 2018
[4]大学生体育锻炼者与非锻炼者积极心理品质的比较研究[D]. 曹定兵.成都体育学院 2016
[5]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比较研究[D]. 聂淑华.成都体育学院 2016
[6]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心理品质的特点分析及常模制订[D]. 何丹丹.首都体育学院 2016
[7]高校篮球选修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验研究[D]. 赵莹莹.海南师范大学 2016
[8]青少年运动员积极心理品质问卷的编制[D]. 张彩飞.首都体育学院 2015
[9]积极体育教育促进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实验研究[D]. 王新.华东师范大学 2014
[10]体育锻炼与中学生乐观的关系研究[D]. 陈炳传.福建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43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043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a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