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路标、韩钰撑竿跳高助跑起跳技术的运动学跟踪分析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对王路标、韩钰撑竿跳高助跑起跳技术的运动学跟踪分析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王路标、韩钰做为陕西省与西安体院联合培养的年轻运动员在撑竿跳高的多个技术环节中都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对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有较大的影响,也进一步影响成绩的提高以及比赛的成绩。而在整个技术环节中,助跑起跳技术对后续技术环节完成质量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对王路标、韩钰的助跑起跳技术进行研究,发现在助跑起跳阶段存在的问题,纠正改进错误技术,为训练提供技术数据,以期加快技术成长的速度与成绩的提高,指导其运动实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生物力学测量法与数理统计法,对王路标、韩钰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技术选取了相关指标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王路标和韩钰在最后两步助跑步长上均有所提高和改进,倒一步的步长呈减小趋势,跑进较之前积极连贯。韩钰最后一步步长变化更为明显,跑进积极,表现出较强的进攻意识。2.王路标在最后两步助跑水平速度上有所提升,水平速度差值变化较合理,但在后两步的衔接上还有待改进。韩钰的最后两步助跑速度是在逐步加快的,与其加强节奏跑的练习有较大关联。伴随着两人水平速度的增长,助跑时的动作更加积极主动,身体位移距离也较之前有所增加,身体位移速度也有较明显的提升。3.王路标和韩钰的身体重心高度均有所提升,重心起伏趋于稳定。王路标身体重心高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韩钰着离地重心差值呈逐渐减小趋势,从助跑时的稳定性和节奏性不断提高。4.王路标和韩钰从倒二步开始翻举竿时到最后起跳着地时降竿角度的变化较之前均有所增加。王路标握竿角差逐渐增大,使最后的起跳效果逐步改善。韩钰握竿角差较之前有明显增大,能够在助跑上通过积极缩短最后一步步长,加快跑进充分利用好撑竿的前翻拉力,顺利完成翻举竿及后续的起跳动作。5.王路标起跳时上手肩角变化较之前更为合理,上握竿手臂举竿积极向前向上,下握竿手臂积极上举、进胸的意识增强,下手臂对撑竿的支撑比之前更加稳固。韩钰起跳时上手肩角较之前有明显改善,上手臂举竿稳固支撑能力有所提高,下手臂推竿更加积极,下手肘角能够逐渐打开,为之后的悬垂摆体创造了良好条件。6.王路标和韩钰的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阶段的大腿夹角都有所增加,着地角逐渐增大,蹬地角逐渐减小。助跑时蹬伸较之前充分,身体重心的跟进较为积极连贯。7.王路标的助跑技术逐渐稳定,助跑时的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合理结合的能力有所提高。韩钰的起跳方向能够积极向前向上,保持较好的水平速度,对撑竿的水平方向用力加强,腾起角度逐渐得到优化。
【关键词】:撑竿跳高 助跑起跳技术 跟踪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2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前言7
- 2 文献综述7-11
- 2.1 国内相关研究7-10
- 2.1.1 对撑竿跳高助跑起跳技术的研究7-9
- 2.1.2 对撑竿跳高助跑起跳速度的研究9-10
- 2.2 国外相关研究10-11
- 2.2.1 对撑竿跳高助跑速度和助跑节奏的研究10-11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11-13
- 3.1 研究对象11
- 3.2 研究方法11-13
- 3.2.1 文献资料法11
- 3.2.2 访谈法11
- 3.2.3 观察法11-12
- 3.2.4 生物力学测量方法12-13
- 3.2.5 数理统计法13
- 3.2.6 对比分析法13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13-33
- 4.1 最后两步助跑步长变化的分析14-17
- 4.2 最后两步助跑水平速度变化的分析17-19
- 4.3 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重心高度变化的分析19-21
- 4.4 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身体位移距离与速度的分析21-22
- 4.5 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降竿情况的分析22-25
- 4.6 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肩肘角度变化的分析25-28
- 4.7 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大腿角度、着地角与蹬地角变化的分析28-30
- 4.8 起跳重心腾起角变化的分析30-32
- 4.9 王路标2015年 11月17日跟踪训练的综合分析32-33
- 5 结论与建议33-34
- 5.1 结论33
- 5.2 建议33-34
- 6 致谢34-35
- 7 参考文献35-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波,尚秀芹;中学生撑竿跳高(金属竿)教学方法[J];田径;2000年05期
2 赵庭起;撑竿跳高初级训练十法[J];田径;2000年10期
3 杨扬 ,鲍芳;学者型教练——记著名女子撑竿跳高教练史美创[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1年04期
4 李铁录;塔拉索夫撑竿跳高技术[J];田径;2001年09期
5 史美创,何玉龙;女子撑竿跳高初级训练[J];田径;2001年10期
6 ;高淑英撑竿跳高技术图[J];田径;2001年11期
7 朱超 ,蔡犁;现代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的发展特征和趋势[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2年03期
8 高健,金帆,赵金花;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竞技动机特征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2002年全国室内锦标赛(天津)[J];田径;2002年05期
10 解颖爽;我国女子撑竿跳高现状及对策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广;周铁民;刘哲;;1993-2003年我国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发展状况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2 吴延禧;刘宇;;撑竿跳高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A];参加第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3年
3 吴延禧;刘宇;;撑竿跳高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A];第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1983年
4 薛鹏;艾伦;刘玉友;;体育装备——新型撑竿跳高架的研究与技术实现[A];第十五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5年
5 李老民;沈兆U
本文编号:306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06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