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女子竞技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4 12:47
自从1928年女子竞技体操项目被奥运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经过不懈的努力,也步入体操强国的行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展现了超强的实力,获得女子团体第1名,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女子4个单项前八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从难度动作的使用、成套动作编排连接以及整套动作的完成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女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世界女子竞技体操的格局向多元方向发展,俄罗斯、美国、罗马尼亚和中国依然在国际体坛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国家在团体、个人全能和女子四项方面都表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实力。2、女子竞技体操规则的变化对女子竞技体操技术的发展表现出了导向作用,平衡木与自由体操更加倾向于舞蹈类动作。规则对动作的完成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落地的稳定性加大了扣分力度。3、高低杠项目以高难度价值动作和多连接加分为主导趋势;平衡木项目的木上动作多采用动作连接获得额外加分,在保证动作难度价值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D分;自由体操项...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适应竞技体操评分规则演变的需要
1.1.2 女子竞技体操技术发展的需要
1.1.3 我国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发展的需要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女子竞技体操规则的研究
1.2.2 关于女子四个单项成套动作编排问题的研究
1.2.3 关于中国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发展格局的研究
1.2.4 关于中国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发展问题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录像分析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2009 年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主要变化
3.1.1 规则的主要变化
3.1.2 规则变化对单项技术的影响
3.2 女子竞技体操发展格局
3.3 女子竞技体操四个项目的动作编排特征分析
3.3.1 高低杠成套动作
3.3.1.1 成套动作的总体情况
3.3.1.2 动作编排比较
3.3.1.3 难度动作使用情况
3.3.1.4 换握杠动作
3.3.1.5 下法动作及落地稳定性
3.3.2 平衡木成套动作分析
3.3.2.1 成套动作总体情况
3.3.2.2 动作编排比较分析
3.3.2.3 难度动作使用情况
3.3.2.4 舞蹈类动作比较分析
3.3.2.5 下法动作及落地稳定性分析
3.3.3 女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分析
3.3.3.1 成套动作的总体情况分析
3.3.3.2 动作编排比较分析
3.3.3.3 难度动作使用情况
3.3.3.4 舞蹈类动作分析
3.3.3.5 下法动作及落地稳定性分析
3.3.4 女子跳马成套动作分析
3.3.4.1 成套动作总体情况分析
3.3.4.2 难度动作组别分析
3.3.4.3 难度动作使用情况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及艺术作品等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伦敦奥运周期女子自由体操的发展态势看我国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难度价值和完成质量的视角[J]. 邹红,李翠玲,夏环珍,陈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08)
[2]从近三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看女子跳马技术发展新趋势[J]. 朱旻,张英民,刘源.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3(01)
[3]中国女子跳马项目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陈恒义. 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4]程菲两个高难跳马动作运动学特征比较研究[J]. 范美艳,许春利,姚侠文.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2(11)
[5]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自由体操编排特征研究[J]. 刘智丽.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01)
[6]我国竞技体操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发展[J]. 刘红波.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2(01)
[7]中国女子跳马技术实力分析[J]. 李运良.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12)
[8]从第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看世界女子体操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J]. 赵传生,陈洁洁.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06)
[9]女子高低杠动作编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孟陈佳.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10]试述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演变[J]. 刘丙燕. 科技信息. 2010(28)
博士论文
[1]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形成与演进[D]. 顾春雨.北京体育大学 2013
[2]从冠军到冠军—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长期保持巅峰状态研究[D]. 王国庆.北京体育大学 2012
[3]我国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特征、影响因素及发展规律研究[D]. 李思民.曲阜师范大学 2010
[4]竞技体操创新理论研究[D]. 吕万刚.北京体育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新规则下女子竞技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的分析[D]. 赵珊.河北师范大学 2011
[2]新奥运周期中国女子优秀体操运动员动作的发展[D]. 刘丙燕.山东体育学院 2011
[3]第29届奥运会中国竞技体操运动员落地稳定性统计分析[D]. 惠小庆.东北师范大学 2010
[4]女子自由体操规则演变及其技术发展研究[D]. 梁婧.上海体育学院 2010
[5]体操新规则对我国高低杠项目影响因素的研究[D]. 王潇寒.东北师范大学 2009
[6]女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与发展思路[D]. 陈真.山西大学 2009
[7]山东省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A”分比较分析与研究[D]. 王丽.山东师范大学 2009
[8]世界男子现代竞技体操技术的演进过程及其规律研究[D]. 杜鹏.湖南师范大学 2008
[9]论新规则下世界男子竞技体操的发展特征[D]. 王继平.山东师范大学 2008
[10]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演变对体操技术发展的影响[D]. 王厚雷.陕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82205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适应竞技体操评分规则演变的需要
1.1.2 女子竞技体操技术发展的需要
1.1.3 我国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发展的需要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女子竞技体操规则的研究
1.2.2 关于女子四个单项成套动作编排问题的研究
1.2.3 关于中国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发展格局的研究
1.2.4 关于中国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发展问题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录像分析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2009 年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主要变化
3.1.1 规则的主要变化
3.1.2 规则变化对单项技术的影响
3.2 女子竞技体操发展格局
3.3 女子竞技体操四个项目的动作编排特征分析
3.3.1 高低杠成套动作
3.3.1.1 成套动作的总体情况
3.3.1.2 动作编排比较
3.3.1.3 难度动作使用情况
3.3.1.4 换握杠动作
3.3.1.5 下法动作及落地稳定性
3.3.2 平衡木成套动作分析
3.3.2.1 成套动作总体情况
3.3.2.2 动作编排比较分析
3.3.2.3 难度动作使用情况
3.3.2.4 舞蹈类动作比较分析
3.3.2.5 下法动作及落地稳定性分析
3.3.3 女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分析
3.3.3.1 成套动作的总体情况分析
3.3.3.2 动作编排比较分析
3.3.3.3 难度动作使用情况
3.3.3.4 舞蹈类动作分析
3.3.3.5 下法动作及落地稳定性分析
3.3.4 女子跳马成套动作分析
3.3.4.1 成套动作总体情况分析
3.3.4.2 难度动作组别分析
3.3.4.3 难度动作使用情况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及艺术作品等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伦敦奥运周期女子自由体操的发展态势看我国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难度价值和完成质量的视角[J]. 邹红,李翠玲,夏环珍,陈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08)
[2]从近三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看女子跳马技术发展新趋势[J]. 朱旻,张英民,刘源.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3(01)
[3]中国女子跳马项目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陈恒义. 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4]程菲两个高难跳马动作运动学特征比较研究[J]. 范美艳,许春利,姚侠文.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2(11)
[5]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自由体操编排特征研究[J]. 刘智丽.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01)
[6]我国竞技体操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发展[J]. 刘红波.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2(01)
[7]中国女子跳马技术实力分析[J]. 李运良.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12)
[8]从第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看世界女子体操发展趋势与竞争格局[J]. 赵传生,陈洁洁.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06)
[9]女子高低杠动作编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孟陈佳.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10]试述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演变[J]. 刘丙燕. 科技信息. 2010(28)
博士论文
[1]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形成与演进[D]. 顾春雨.北京体育大学 2013
[2]从冠军到冠军—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长期保持巅峰状态研究[D]. 王国庆.北京体育大学 2012
[3]我国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特征、影响因素及发展规律研究[D]. 李思民.曲阜师范大学 2010
[4]竞技体操创新理论研究[D]. 吕万刚.北京体育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新规则下女子竞技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的分析[D]. 赵珊.河北师范大学 2011
[2]新奥运周期中国女子优秀体操运动员动作的发展[D]. 刘丙燕.山东体育学院 2011
[3]第29届奥运会中国竞技体操运动员落地稳定性统计分析[D]. 惠小庆.东北师范大学 2010
[4]女子自由体操规则演变及其技术发展研究[D]. 梁婧.上海体育学院 2010
[5]体操新规则对我国高低杠项目影响因素的研究[D]. 王潇寒.东北师范大学 2009
[6]女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编排特征与发展思路[D]. 陈真.山西大学 2009
[7]山东省优秀竞技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A”分比较分析与研究[D]. 王丽.山东师范大学 2009
[8]世界男子现代竞技体操技术的演进过程及其规律研究[D]. 杜鹏.湖南师范大学 2008
[9]论新规则下世界男子竞技体操的发展特征[D]. 王继平.山东师范大学 2008
[10]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演变对体操技术发展的影响[D]. 王厚雷.陕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82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08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