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团体操教材知识体系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9 12:49
本研究以我国团体操教材、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我国团体操实践、团体操相关研究论文为辅助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团体操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总结其发展特征、归纳其发展趋势。针对现有教材存在的不足,本研究以原有理论体系为基础,以教学需要及学科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吸收最新研究成果为手段,对普通高校团体操教材应包含的知识点进行罗列;以教材论、系统论为理论工具,对知识点进行系统分类,初步形成团体操教材的知识体系;运用目的树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吸纳多位团体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构建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团体操教材的知识体系框架。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团体操实践发展迅速,从原始的几十人到如今的上万人规模,从简单的操化动作表演到如今的绚丽多姿;纵观其发展,我国的团体操实践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的萌芽阶段、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的迅猛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突破与综合发展阶段、21世纪的科技创新阶段。团体操实践的发展展现出其时代性的发展特征,实践的发展是理论体系不断完善的源动力。(2)我国的团体操教材发展相对滞后,直到1988年才形成较为完善...
【文章来源】:成都体育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团体操的社会价值为团体操的研究提供了动机
1.1.2 团体操实践的快速发展为团体操理论研究提供了机遇
1.1.3 团体操学科发展的需要为团体操教材研究提供了方向
1.2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学校体育教材研究概述
2.2 教材知识体系研究概述
2.3 团体操相关理论研究
2.3.1 团体操基础理论的研究现状
2.3.2 团体操创编、训练研究现状
2.4 德尔菲法应用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德尔菲法
3.2.5 层次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我国团体操实践发展的理论总结
4.1.1 新中国成立前的萌芽阶段
4.1.2 新中国成立到 70 年代的迅猛发展阶段
4.1.3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的突破与综合发展阶段
4.1.4 21 世纪的科技创新阶段
4.2 我国团体操理论研究发展的梳理
4.2.1 教材、著作研究
4.2.2 期刊论文研究
4.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团体操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
4.3.1 初始指标集构建的方法、原则及步骤
4.3.2 第一轮专家问卷结果与分析
4.3.3 第二轮专家问卷结果与分析
4.3.4 第三轮专家问卷结果与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147584
【文章来源】:成都体育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团体操的社会价值为团体操的研究提供了动机
1.1.2 团体操实践的快速发展为团体操理论研究提供了机遇
1.1.3 团体操学科发展的需要为团体操教材研究提供了方向
1.2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学校体育教材研究概述
2.2 教材知识体系研究概述
2.3 团体操相关理论研究
2.3.1 团体操基础理论的研究现状
2.3.2 团体操创编、训练研究现状
2.4 德尔菲法应用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德尔菲法
3.2.5 层次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我国团体操实践发展的理论总结
4.1.1 新中国成立前的萌芽阶段
4.1.2 新中国成立到 70 年代的迅猛发展阶段
4.1.3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的突破与综合发展阶段
4.1.4 21 世纪的科技创新阶段
4.2 我国团体操理论研究发展的梳理
4.2.1 教材、著作研究
4.2.2 期刊论文研究
4.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团体操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
4.3.1 初始指标集构建的方法、原则及步骤
4.3.2 第一轮专家问卷结果与分析
4.3.3 第二轮专家问卷结果与分析
4.3.4 第三轮专家问卷结果与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147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147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