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场馆政策分析与完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30 06:50
建国以来,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我国经济实现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对于体育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事业及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在70年里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体育场馆数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增大,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功能不断齐全等。这些成效的取得离不开体育场馆政策的正确引导与规范。体育场馆政策在发展过程中虽取得较好成效,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场馆发展还存在闲置率高,资源消耗大,成本高的问题,需要完善的政策加以正确引导、支持、规范、使体育场馆能够科学、健康发展。本文以我国建国至今70年间政府颁布的有关体育场馆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过程表明:本文依据体育政策发展的背景及专家建议,将场馆政策分为了四个阶段,从时间、内容、层级纬度对场馆政策进行了分类梳理。然后,结合文献资料与场馆实际发展状况,对场馆政策演进的基本特点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探讨分析,在分析中归纳出体育场馆政策在发展中存在不够完善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其不完善的制约因素。最终,借鉴国外场馆政策现行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场馆政策在配套政策、政策制定...
【文章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体育场馆在体育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1.1.2 体育场馆发展的负面影响
1.1.3 体育事业发展的矛盾及体育场馆的发展现状
1.1.4 政策对体育场馆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体育场馆概念
1.3.2 政策概念
1.3.3 体育场馆政策概念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体育场馆相关政策研究
1.4.2 国外体育场馆相关政策研究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实地调查法
2.2.4 内容分析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我国体育场馆政策的历史沿革分析
3.1.1 我国体育场馆政策产生与演变
3.1.1.1 体育场馆政策发展起步阶段(1949年-1977年)
3.1.1.2 体育场馆政策改革探索阶段(1978年-1994年)
3.1.1.3 体育场馆政策快速发展阶段(1995年-2008年)
3.1.1.4 体育场馆政策平稳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
3.1.2 我国体育场馆政策演变的基本特点分析
3.1.2.1 体育场馆政策制定主体趋于联动
3.1.2.2 场馆政策由重视建设转向建设和管理并重
3.1.2.3 体育场馆政策内容趋于具体化
3.1.3 我国体育场馆政策取得的成效分析
3.1.3.1 体育场馆数量、规模及投资不断增加
3.1.3.2 体育场馆开放率稳步提高
3.1.3.3 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3.1.3.4 体育场馆业产业链逐步形成
3.2 我国体育场馆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3.2.1 我国体育场馆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1 相关体育场馆政策的配套政策缺乏
3.2.1.2 体育场馆政策适用范围受限
3.2.1.3 体育场馆政策制定群众参与度低
3.2.1.4 体育场馆政策落实不到位
3.2.1.5 体育场馆政策缺乏相应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3.2.2 影响我国体育场馆政策完善的因素分析
3.2.2.1 国家总体环境
3.2.2.2 体育环境
3.2.2.3 体育场馆发展
3.3 国外体育场馆政策的经验
3.3.1 日本体育场馆政策的有益经验
3.3.2 美国体育场馆政策的有益经验
3.3.3 德国体育场馆政策的有益经验
3.4 我国体育场馆政策完善
3.4.1 体育场馆配套政策方面
3.4.1.1 完善体育场馆用地政策
3.4.1.2 完善体育场馆税收及能源费用政策
3.4.1.3 完善体育场馆分配制度政策
3.4.1.4 完善体育场馆岗位任命政策
3.4.2 体育场馆政策制定方面
3.4.2.1 提高场馆政策制定群众参与
3.4.2.2 场馆政策制定要体现其权威性
3.4.2.3 场馆政策制定要兼顾不同所属场馆
3.4.3 体育场馆政策执行方面
3.4.3.1 完善场馆政策执行主体
3.4.3.2 加强跨部门整体上下协作
3.4.3.3 强化政策执行的监督
3.4.4 体育场馆政策评估方面
3.4.4.1 场馆政策评估制度化
3.4.4.2 建立场馆政策评估指标体系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本文编号:3169037
【文章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体育场馆在体育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1.1.2 体育场馆发展的负面影响
1.1.3 体育事业发展的矛盾及体育场馆的发展现状
1.1.4 政策对体育场馆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体育场馆概念
1.3.2 政策概念
1.3.3 体育场馆政策概念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体育场馆相关政策研究
1.4.2 国外体育场馆相关政策研究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实地调查法
2.2.4 内容分析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我国体育场馆政策的历史沿革分析
3.1.1 我国体育场馆政策产生与演变
3.1.1.1 体育场馆政策发展起步阶段(1949年-1977年)
3.1.1.2 体育场馆政策改革探索阶段(1978年-1994年)
3.1.1.3 体育场馆政策快速发展阶段(1995年-2008年)
3.1.1.4 体育场馆政策平稳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
3.1.2 我国体育场馆政策演变的基本特点分析
3.1.2.1 体育场馆政策制定主体趋于联动
3.1.2.2 场馆政策由重视建设转向建设和管理并重
3.1.2.3 体育场馆政策内容趋于具体化
3.1.3 我国体育场馆政策取得的成效分析
3.1.3.1 体育场馆数量、规模及投资不断增加
3.1.3.2 体育场馆开放率稳步提高
3.1.3.3 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3.1.3.4 体育场馆业产业链逐步形成
3.2 我国体育场馆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3.2.1 我国体育场馆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1 相关体育场馆政策的配套政策缺乏
3.2.1.2 体育场馆政策适用范围受限
3.2.1.3 体育场馆政策制定群众参与度低
3.2.1.4 体育场馆政策落实不到位
3.2.1.5 体育场馆政策缺乏相应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3.2.2 影响我国体育场馆政策完善的因素分析
3.2.2.1 国家总体环境
3.2.2.2 体育环境
3.2.2.3 体育场馆发展
3.3 国外体育场馆政策的经验
3.3.1 日本体育场馆政策的有益经验
3.3.2 美国体育场馆政策的有益经验
3.3.3 德国体育场馆政策的有益经验
3.4 我国体育场馆政策完善
3.4.1 体育场馆配套政策方面
3.4.1.1 完善体育场馆用地政策
3.4.1.2 完善体育场馆税收及能源费用政策
3.4.1.3 完善体育场馆分配制度政策
3.4.1.4 完善体育场馆岗位任命政策
3.4.2 体育场馆政策制定方面
3.4.2.1 提高场馆政策制定群众参与
3.4.2.2 场馆政策制定要体现其权威性
3.4.2.3 场馆政策制定要兼顾不同所属场馆
3.4.3 体育场馆政策执行方面
3.4.3.1 完善场馆政策执行主体
3.4.3.2 加强跨部门整体上下协作
3.4.3.3 强化政策执行的监督
3.4.4 体育场馆政策评估方面
3.4.4.1 场馆政策评估制度化
3.4.4.2 建立场馆政策评估指标体系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本文编号:3169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169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