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第九届世界运动会有氧踏板决赛队伍成套动作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01 04:34
本研究以FIG2013-2016竞技有氧踏板规则为依据,对第九届世界运动会健美操比赛有氧踏板决赛四支参赛队的成套动作进行研究,分析各队成套动作的编排特点和完成质量,探讨竞技性有氧踏板发展趋势,为我国在该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FIG2013-2016竞技有氧踏板规则为依据,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录像资料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第九届世界运动会健美操比赛有氧踏板决赛四支参赛队的成套动作进行研究,分析了各队成套动作的编排特点和完成质量,并对决赛四支参赛队伍的音乐与乐感、踏板内容、主体内容、队形与空间的合理运用、艺术性以及技术技巧和一致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明确竞技性有氧踏板发展趋势,为我国在该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1由于有氧踏板是一项新兴项目,参赛队伍不是很多,整体水平不高,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2在第九届世界运动会有氧踏板决赛中中国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仅夺冠且成套动作的艺术分和完成分均列第一位,说明我国在该项目的编排以及完成上位于世界前列,确立了我国有氧踏板在世界的地位。3尽管在第九届世界运动会有氧踏板决赛中我国摘冠,但成绩不占绝对的优势,总分为19.300...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正规规则下竞技有氧踏板的第一次世界性大赛
1.1.2 竞技有氧踏板项目的体育特征
1.1.3 有氧踏板成套动作编排的技术价值
1.1.4 有氧踏板发展趋势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竞技有氧踏板相关研究
1.3.2 对健身性有氧踏板操的相关研究
1.3.3 对竞技健美操编排特点的技术分析研究
1.3.4 对竞技健美操 FIG 竞赛规则变化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影像资料分析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对比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对成套动作艺术价值的分析
3.1.1 音乐的选择和音乐的运用
3.1.2 踏板内容
3.1.3 主体内容
3.1.4 队形与空间的合理利用
3.1.5 艺术性
3.2 决赛各支队伍成套动作完成分分析
3.2.1 技术技巧分析
3.2.2 动作一致性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3-2016年国际竞技健美操新规则特点分析[J]. 赵红.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3(04)
[2]有氧踏板操特征及其健身价值研究[J]. 陈俊.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3(06)
[3]对第26届世界大运会有氧踏板操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分析[J]. 徐娇. 搏击(体育论坛). 2013(01)
[4]竞技健美操完成与难度裁判在不同周期评分细节改变的研究[J]. 周雅宁,杜文.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2(12)
[5]从第26届世界大运会看世界健美操竞争态势[J]. 张文慧,张玉超. 运动. 2011(16)
[6]FIG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改变对女单成套动作编排的影响[J]. 赵慧. 科技信息. 2010(17)
[7]2009~2012竞技健美操规则的变化及对成套编排的影响[J]. 王国娇,袁传明. 中国西部科技. 2010(15)
[8]新规则导向下竞技健美操技术动作的适应性研究[J]. 孙爱景. 运动. 2010(05)
[9]竞技健美操托举与配合动作的创新性[J]. 周建社,张利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02)
[10]新周期我国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的艺术价值研究[J]. 李育林,陈敏. 体育与科学. 2009(06)
硕士论文
[1]武汉高校有氧踏板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刘绿争.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新周期健美操竞赛规则变化对竞技健美操比赛成绩的影响[D]. 罗明辉.赣南师范学院 2012
[3]竞技性有氧踏板成套动作统计分析与研究[D]. 赵静晓.华中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70120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正规规则下竞技有氧踏板的第一次世界性大赛
1.1.2 竞技有氧踏板项目的体育特征
1.1.3 有氧踏板成套动作编排的技术价值
1.1.4 有氧踏板发展趋势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竞技有氧踏板相关研究
1.3.2 对健身性有氧踏板操的相关研究
1.3.3 对竞技健美操编排特点的技术分析研究
1.3.4 对竞技健美操 FIG 竞赛规则变化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影像资料分析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对比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对成套动作艺术价值的分析
3.1.1 音乐的选择和音乐的运用
3.1.2 踏板内容
3.1.3 主体内容
3.1.4 队形与空间的合理利用
3.1.5 艺术性
3.2 决赛各支队伍成套动作完成分分析
3.2.1 技术技巧分析
3.2.2 动作一致性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3-2016年国际竞技健美操新规则特点分析[J]. 赵红.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3(04)
[2]有氧踏板操特征及其健身价值研究[J]. 陈俊.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3(06)
[3]对第26届世界大运会有氧踏板操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分析[J]. 徐娇. 搏击(体育论坛). 2013(01)
[4]竞技健美操完成与难度裁判在不同周期评分细节改变的研究[J]. 周雅宁,杜文.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2(12)
[5]从第26届世界大运会看世界健美操竞争态势[J]. 张文慧,张玉超. 运动. 2011(16)
[6]FIG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改变对女单成套动作编排的影响[J]. 赵慧. 科技信息. 2010(17)
[7]2009~2012竞技健美操规则的变化及对成套编排的影响[J]. 王国娇,袁传明. 中国西部科技. 2010(15)
[8]新规则导向下竞技健美操技术动作的适应性研究[J]. 孙爱景. 运动. 2010(05)
[9]竞技健美操托举与配合动作的创新性[J]. 周建社,张利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02)
[10]新周期我国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的艺术价值研究[J]. 李育林,陈敏. 体育与科学. 2009(06)
硕士论文
[1]武汉高校有氧踏板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刘绿争.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新周期健美操竞赛规则变化对竞技健美操比赛成绩的影响[D]. 罗明辉.赣南师范学院 2012
[3]竞技性有氧踏板成套动作统计分析与研究[D]. 赵静晓.华中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70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170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