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成到涌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演化的动力学模式
发布时间:2021-05-16 01:52
传统竞技能力科学研究主要是机械的、还原的构成论研究进路。然而,竞技能力系统是复杂系统,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是无限的,是不断生成的,而不是构成,其实质是一种涌现动力学过程。由此,竞技能力科学理论研究应转向涌现生成论研究进路。运用概念辨析、逻辑思维、系统分析与个案分析等方法对竞技能力系统生成的涌现过程进行考察,通过揭示竞技能力结构要素和相互关系,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动态行为及其规律,力图一定程度地把握竞技能力复杂系统的生成过程及其原理。研究认为,复杂网络是竞技能力系统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展现其时空排列、组合方式及其动力学的表现形式。竞技能力系统的生成涌现性源于其网络结构的组分(部分、子能力)之间、层次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激发的结果。竞技能力系统涌现生成的机理是其生成主体(体能、技能、战术、心理、智能)规模效应、非线性作用、环境约束的自组织适应和受限(专项训练手段、或竞赛规则、生物规律、个体特征等)生成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的涌现生成现象与行为,教练员或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实践的过程中应具有整体性、关系性、非线性与过程性等生成论训练思维或方法。
【文章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20,36(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的构成论与生成论
2 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生成过程是涌现
2.1 竞技能力系统的涌现性概念
2.2 涌现:竞技能力系统生成的本质
3 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涌现生成的动力学模式
3.1 竞技能力系统涌现生成的动力学模型
3.2 竞技能力系统涌现生成的动力学机制
4 基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涌现生成的训练学路径
4.1 竞技能力系统涌现生成的整体性训练路径
4.2 竞技能力系统涌现生成的关系性训练路径
4.3 竞技能力系统涌现生成的非线性训练路径
4.4 竞技能力系统涌现生成的过程性训练路径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理论研究范式转型——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J]. 胡昌领,李少丹. 体育学刊. 2020(01)
[2]康希尔曼训练思想研究[J]. 陈小平,尚磊,付乐. 体育学研究. 2018(04)
[3]论运动训练理论科学问题的认知[J]. 金成平,李少丹,夏青. 体育学刊. 2016(06)
[4]试论竞技能力系统的复杂性及其网络模型[J]. 仇乃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6(04)
[5]论竞技能力结构研究难题[J]. 李少丹.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7)
[6]板块周期“叫板”马氏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基于科学史的释疑与讨论[J]. 胡海旭,佟岗,刘文武,沈政,杜长亮.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5(03)
[7]“五行”理论下的运动素质解读[J]. 仇乃民,李少丹.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03)
[8]非线性范式——运动训练科学研究的新范式[J]. 仇乃民,李少丹,马思远. 体育学刊. 2011(06)
[9]构成与生成——方法论视野下的两种整体论路径[J]. 刘劲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04)
[10]论竞技状态的复杂性[J]. 李少丹.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06)
硕士论文
[1]涌现及其内在机理初探[D]. 张忠维.华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88736
【文章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20,36(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的构成论与生成论
2 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生成过程是涌现
2.1 竞技能力系统的涌现性概念
2.2 涌现:竞技能力系统生成的本质
3 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涌现生成的动力学模式
3.1 竞技能力系统涌现生成的动力学模型
3.2 竞技能力系统涌现生成的动力学机制
4 基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涌现生成的训练学路径
4.1 竞技能力系统涌现生成的整体性训练路径
4.2 竞技能力系统涌现生成的关系性训练路径
4.3 竞技能力系统涌现生成的非线性训练路径
4.4 竞技能力系统涌现生成的过程性训练路径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理论研究范式转型——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J]. 胡昌领,李少丹. 体育学刊. 2020(01)
[2]康希尔曼训练思想研究[J]. 陈小平,尚磊,付乐. 体育学研究. 2018(04)
[3]论运动训练理论科学问题的认知[J]. 金成平,李少丹,夏青. 体育学刊. 2016(06)
[4]试论竞技能力系统的复杂性及其网络模型[J]. 仇乃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6(04)
[5]论竞技能力结构研究难题[J]. 李少丹.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7)
[6]板块周期“叫板”马氏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基于科学史的释疑与讨论[J]. 胡海旭,佟岗,刘文武,沈政,杜长亮.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5(03)
[7]“五行”理论下的运动素质解读[J]. 仇乃民,李少丹.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03)
[8]非线性范式——运动训练科学研究的新范式[J]. 仇乃民,李少丹,马思远. 体育学刊. 2011(06)
[9]构成与生成——方法论视野下的两种整体论路径[J]. 刘劲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04)
[10]论竞技状态的复杂性[J]. 李少丹.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06)
硕士论文
[1]涌现及其内在机理初探[D]. 张忠维.华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88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188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