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健身气功与瑜伽的对比及两者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推广的意义和策略

发布时间:2021-06-05 15:21
  本文运用了文献法、访谈法与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健身气功和瑜伽的历史文化背景、运动特点方式、养生机理、健身作用及效果、利弊因素等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显示:在历史文化背景方面,两者各异但都属于传统健身养生功法:在运动特点上,都具有缓慢柔和的特点,但瑜伽更注重意念的守护;在运动方式上两者都具有呼吸、意念和动作三结合的相似之处,但健身气功更注重呼吸和动作的配合;在社会发展历程方面,瑜伽的发展历程相对来说更明确清晰;在养生机理方面,健身气功更多的结合了中医理论、精气神学说、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等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而瑜伽则是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结合上,即内外兼修,其内涵与我国的健身气功有内在的本质属性相同;在健身作用和效果方面,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习练人群方面,两者截然不同,健身气功习练人群集中在中老年人,而瑜伽则集中在年轻女性;在利弊因素对比中,两者各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还就健身气功和瑜伽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推广的策略与意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认为:健身气功和瑜伽与学校体育教学有正相关,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适当引入国家体育总局向外推行的四套普通功法,并根据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和高校《体... 

【文章来源】:洛阳师范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已有相关研究的综述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比较分析法
        2.2.3 专家访谈法
3 概念界定
    3.1 何谓健身气功
    3.2 何谓瑜伽
4 健身气功与瑜伽的对比研究
    4.1 历史背景对比
        4.1.1 健身气功的历史背景
        4.1.2 瑜伽的历史背景
        4.1.3 健身气功与瑜伽的历史背景对比
            4.1.3.1 相同点
            4.1.3.2 不同点
    4.2 文化背景对比
        4.2.1 健身气功的文化背景
        4.2.2 瑜伽的文化背景
        4.2.3 健身气功与瑜伽的文化背景对比
            4.2.3.1 相同点
            4.2.3.2 不同点
    4.3 运动特点的对比
        4.3.1 健身气功的运动特点
        4.3.2 瑜伽的运动特点
        4.3.3 健身气功与瑜伽的运动特点对比
            4.3.3.1 相同之处
            4.3.3.2 不同之处
    4.4 运动方式对比
        4.4.1 健身气功的运动方式
        4.4.2 瑜伽的运动方式
        4.4.3 健身气功与瑜伽的运动方式对比
    4.5 养生机理对比
        4.5.1 健身气功的养生机理
        4.5.2 瑜伽的养生机理
        4.5.3 健身气功与瑜伽养生机理对比
    4.6 健身效果对比
        4.6.1 健身气功的健身效果
        4.6.2 瑜伽的健身效果
        4.6.3 健身效果对比
    4.7 习练人群对比
        4.7.1 健身气功的习练人群
        4.7.2 瑜伽的习练人群
        4.7.3 习练人群对比
    4.8 利弊因素对比
        4.8.1 健身气功的利弊因素
            4.8.1.1 健身气功的利因素
            4.8.1.2 健身气功的弊因素
        4.8.2 瑜伽的利弊因素
            4.8.2.1 瑜伽的利因素
            4.8.2.2 瑜伽的弊因素
        4.8.3 利弊因素对比
            4.8.3.1 利因素对比
            4.8.3.2 弊因素对比
5 健身气功与瑜伽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推广的意义
    5.1 健身气功和瑜伽与学校体育教学正相关因素
        5.1.1 两者与学校体育教学目的一致
        5.1.2 两者与学校体育教学追求的标准一致
    5.2 健身气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推广的意义
        5.2.1 健身气功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推广的意义
        5.2.2 健身气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广的意义
    5.3 瑜伽在学校教学中推广的意义
        5.3.1 瑜伽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推广的意义
        5.3.2 瑜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广的意义
6 健身气功与瑜伽在学校推广的策略
    6.1 健身气功在学校推广的策略
        6.1.1 以体育课教学的形式推广
        6.1.2 以“阳光体育大课间”的形式推广
        6.1.3 以小学兴趣班和高校社团的形式推广
        6.1.4 其它形式推广
    6.2 瑜伽在学校推广的策略
        6.2.1 更新体育教材
        6.2.2 以教学的形式推广
        6.2.3 引进或培养瑜伽专业教师
        6.2.4 借助社会的力量推广
        6.2.5 其它形式推广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1.1 健身气功和瑜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背景
        7.1.2 健身气功与瑜伽作为一项运动项目对比
        7.1.3 两者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推广的意义
        7.1.4 都有一定的推广策略
    7.2 建议
        7.2.1 通过加强健身养生文化宣传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传统养身理论
        7.2.2 更新体育教材积极响应传统文化进校园
        7.2.3 重视校园推广意义
        7.2.4 落实推广策略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健身气功·五禽戏教学方法的研究[J]. 刘锦仙.  运动. 2016(18)
[2]浅析健身气功的“三调合一”境界[J]. 陈罡.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3]探讨瑜伽与其他运动形式区别[J]. 程铁利.  劳动保障世界. 2016(17)
[4]中国易筋经与印度瑜伽的比较研究[J]. 柏祖刚,张斌.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5(02)
[5]八段锦历史源流的研究[J]. 白彦荣,李金龙.  当代体育科技. 2014(36)
[6]健身气功引入高职院校的必要性及开展模式研究[J]. 宋金超.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S2)
[7]健身气功与瑜伽之比较研究[J]. 范学峰.  中华武术(研究). 2014(02)
[8]瑜伽的起源及发展历史[J]. 黄会,陈敏,赵娟.  科技资讯. 2013(33)
[9]对瑜伽运动健身价值的研究[J]. 尤巧珑.  当代体育科技. 2013(16)
[10]对中国传统健身气功起源及其健身功效的研究[J]. 李国辉.  搏击(武术科学). 2013(02)

硕士论文
[1]南昌市健身俱乐部瑜伽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 樊永忠.江西师范大学 2016
[2]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年男性白领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D]. 李梦娇.北京体育大学 2015
[3]瑜伽健身观及其现代价值探究[D]. 张萍.贵州师范大学 2015
[4]健身气功、太极拳、瑜伽的对比研究[D]. 邝良聪.武汉体育学院 2014
[5]健身气功大舞对改善中老年亚健康状况的实验研究[D]. 张鑫玉.沈阳体育学院 2014
[6]瑜伽与健身气功推广的比较研究[D]. 王芳.扬州大学 2013
[7]我国导引术与印度瑜伽的比较研究[D]. 张珊珊.西南大学 2012
[8]流、球瑜伽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心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D]. 熊炎.华中师范大学 2012
[9]我国健身气功与印度瑜伽传播模式的比较研究[D]. 贾利霞.曲阜师范大学 2012
[10]八段锦与瑜伽之比较研究[D]. 高秋平.北京体育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12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212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a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