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不同离心—向心转换时长的抗阻力量练习对肌肉力量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9 15:07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在抗阻力量练习中结合不同的等长收缩阶段对肌肉力量的影响,为了突出本研究的重点,使文章逻辑更清晰,在本研究中将这一等长收缩定义为“离心-向心转换时长”。加入不同时长的等长收缩是为了在训练中加强静力性力量练习。有大量研究指出,静力性力量训练对于提高某一特定关节角度下的最大力量有显著效果,并且对肌肉围度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传统抗阻力量练习中加强等长收缩阶段,对于提高肌肉最大力量以及肌肉围度应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研究通过在抗阻力量练习中结合不同的离心-向心转换时长,来探究这种训练方法对于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18名有运动训练经验的北京体育大学男性学生。将受试者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0s离心-向心转换时长、2s离心-向心转换时长、4s离心-向心转换时长的抗阻力量练习对受试者进行为期10周的实验干预。训练方法采用平板卧推,要求训练时大臂与躯干呈45°夹角,肘关节为90°夹角,实验人员使用节拍器计时来控制离心-向心转换时长。使用主观体力感觉等级量表(RPE)对三组训练方式的负荷进行对比。对受试者训练干预前后的1RM卧推、上臂围及胸围、...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力量速度曲线(根据Hill修改[23]
释放训练的特点练能有效提高爆发力主要源于以下特点。第一,更,从动作开始到动作结束始终处于加速的状态[30]。弹射式抛出[30]。由于强调整个动作过程中都要处于产生最大爆发力的适宜负荷[49][53]。已有研究证明,发力及爆发力相关的运动能力[30][35][50][53][54][55]。Vlad爆发力赤字(Explosive Strength Deficit)来提高爆发员实际上所表现出的力量(F)和其所具备的最大力大力量(Fm)的比值[56],可以表示为:ESD(%)= 2.2。
实际上所表现出的力量(F)和其所具备的最大力量(Fm)的比值[56],可以表示为:ESD(%).2。2 爆发力赤字示意图(改自弗拉基米尔·M·扎齐奥尔斯基(RFD)表示等长收缩条件下力量-时间关系曲57][58],如图 2.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4周加压训练对男子手球运动员身体成分和最大力量的影响[J]. 李志远,赵之光,王明波,陈冲,魏文哲,梁永杰. 中国体育科技. 2019(05)
[2]不同动作节奏对卧推最大力量影响的比较研究[J]. 王虎. 当代体育科技. 2017(36)
[3]论跆拳道课中静力性练习对发展身体素质的作用——对柔韧、耐力、力量的作用[J]. 万业康,康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15(32)
[4]试论举重运动爆发力训练的特点及技术方法[J]. 徐维妹. 科技视界. 2015(27)
[5]论末端释放训练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J]. 王锋,李成梁,王新雷,孙萍. 体育科学. 2015(04)
[6]静力性拉伸急性效应研究进展:作用、机制和启示[J]. 姜自立,李元. 中国体育科技. 2015(02)
[7]“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系列文章(7) 力量训练的理论探索及实践进展:循环训练和快速伸缩复合练习[J]. 王安利,刘冬森.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4(09)
[8]肌肉力量训练的生理学研究进展[J]. 汪东明,段子才.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4(01)
[9]国内外力量训练研究进展[J]. 赵丙军,司虎克. 当代体育科技. 2013(06)
[10]排球运动员爆发力优化训练方法的实验研究[J]. 郭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硕士论文
[1]水中陆上力量训练对大学生肌肉力量及相关指标影响的对比研究[D]. 孙天然.北京体育大学 2017
[2]卧推与下蹲最大动作功率的负荷研究[D]. 郭仲娅.西安体育学院 2015
[3]静力性拉伸训练对大学生股四头肌肌力表现影响的研究[D]. 马晓花.首都体育学院 2015
[4]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前手平勾拳生物力学分析[D]. 巫金君.西安体育学院 2014
[5]静力条件下卧推最大力量预测公式研究[D]. 陈学芹.西安体育学院 2014
[6]不同强度高翻练习对全身爆发力影响的研究[D]. 石磊.北京体育大学 2012
[7]上海体育学院优秀女子健美运动员赛前训练身体形态及机能状态监测的分析[D]. 王晓桃.上海体育学院 2010
[8]不同形式组合的单足跳深练习对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学生下肢爆发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陈新平.华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20806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力量速度曲线(根据Hill修改[23]
释放训练的特点练能有效提高爆发力主要源于以下特点。第一,更,从动作开始到动作结束始终处于加速的状态[30]。弹射式抛出[30]。由于强调整个动作过程中都要处于产生最大爆发力的适宜负荷[49][53]。已有研究证明,发力及爆发力相关的运动能力[30][35][50][53][54][55]。Vlad爆发力赤字(Explosive Strength Deficit)来提高爆发员实际上所表现出的力量(F)和其所具备的最大力大力量(Fm)的比值[56],可以表示为:ESD(%)= 2.2。
实际上所表现出的力量(F)和其所具备的最大力量(Fm)的比值[56],可以表示为:ESD(%).2。2 爆发力赤字示意图(改自弗拉基米尔·M·扎齐奥尔斯基(RFD)表示等长收缩条件下力量-时间关系曲57][58],如图 2.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4周加压训练对男子手球运动员身体成分和最大力量的影响[J]. 李志远,赵之光,王明波,陈冲,魏文哲,梁永杰. 中国体育科技. 2019(05)
[2]不同动作节奏对卧推最大力量影响的比较研究[J]. 王虎. 当代体育科技. 2017(36)
[3]论跆拳道课中静力性练习对发展身体素质的作用——对柔韧、耐力、力量的作用[J]. 万业康,康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15(32)
[4]试论举重运动爆发力训练的特点及技术方法[J]. 徐维妹. 科技视界. 2015(27)
[5]论末端释放训练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J]. 王锋,李成梁,王新雷,孙萍. 体育科学. 2015(04)
[6]静力性拉伸急性效应研究进展:作用、机制和启示[J]. 姜自立,李元. 中国体育科技. 2015(02)
[7]“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系列文章(7) 力量训练的理论探索及实践进展:循环训练和快速伸缩复合练习[J]. 王安利,刘冬森.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4(09)
[8]肌肉力量训练的生理学研究进展[J]. 汪东明,段子才.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4(01)
[9]国内外力量训练研究进展[J]. 赵丙军,司虎克. 当代体育科技. 2013(06)
[10]排球运动员爆发力优化训练方法的实验研究[J]. 郭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硕士论文
[1]水中陆上力量训练对大学生肌肉力量及相关指标影响的对比研究[D]. 孙天然.北京体育大学 2017
[2]卧推与下蹲最大动作功率的负荷研究[D]. 郭仲娅.西安体育学院 2015
[3]静力性拉伸训练对大学生股四头肌肌力表现影响的研究[D]. 马晓花.首都体育学院 2015
[4]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前手平勾拳生物力学分析[D]. 巫金君.西安体育学院 2014
[5]静力条件下卧推最大力量预测公式研究[D]. 陈学芹.西安体育学院 2014
[6]不同强度高翻练习对全身爆发力影响的研究[D]. 石磊.北京体育大学 2012
[7]上海体育学院优秀女子健美运动员赛前训练身体形态及机能状态监测的分析[D]. 王晓桃.上海体育学院 2010
[8]不同形式组合的单足跳深练习对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学生下肢爆发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陈新平.华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20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22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