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巴渝武术代表拳种 ——余家拳传承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0 11:46
  余家拳是巴渝武术的一部分,余家拳刚猛实用,在民国初年的擂台较技中屡获佳绩,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名满重庆城。“余家拳”又名余家南拳,据《重庆武术志》介绍,余家拳突出攻防连法,以攻为主、快速多变、滚捆擒拿、迅猛力整。余家拳本是湖广余氏家传武功。清初,遁隐四川简阳的余氏一脉,后余发斋得到“二师父”一远游到此的高僧指点把儒、道、释三家思想融入其中,拳术的到升华,洗练出一种介乎内外两家、南北两派的独特拳技。20世纪30年代,重庆武术界最有影响力的是张腾蛟和余发斋二家,武术特点一个接近南方,一个接近北方。张腾蛟练习的是三原门(因源于陕西三原县而得名)武术,他是重庆地区三原门的代表人物,余发斋练习的是余门南拳,现在统称为“余家拳”,二人都是“袍哥”人家,余发斋“海”的是“大爷”,张腾蛟“海”的是“管事”。两家是当时重庆武术界最大的两个门派。重庆地区的余家拳是余发斋于1918年带入重庆,余发斋擅于搏采众长,拳风独特别具一格。先在药帮传授武艺广收门徒,后任“扬武国技社总教习”。研究表明:(1)余家拳技术风格,步法上余家拳除了一般拳种的弓、马、仆、虚、碟以外还有夹剪步(夹步)和拗步(拗桩)等。余家拳所有拳... 

【文章来源】:成都体育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的依据
        1.1.1 武术
        1.1.2 巴渝武术
        1.1.3 余家拳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巴渝武术的文献研究
    2.2 有关“陪都”时期的巴渝武术的文献研究
    2.3 有关巴渝武术的书籍资料
3 调查研究
    3.1 研究的重点、难点
    3.2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3.2.1 调查对象
        3.2.2 调查方法
            3.2.2.1 田野调查法
            3.2.2.2. 专家访谈法
            3.2.2.3 文献资料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4.1.1 巴渝地区
        4.1.2 巴渝武术
        4.1.3 传承
    4.2 余家拳的技术体系
        4.2.1 余家拳的技术风格
        4.2.2 余家拳的功法套路
    4.3 余家拳的传承体系
        4.3.1 余家拳的传承脉络
        4.3.2 历史洪流中的余家拳
            4.3.2.1 民国时期名满重庆
            4.3.2.2 解放初期的余家拳
            4.3.2.3 改革开放后的余家拳
    4.4 余家拳在传承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4.4.1 余家拳的主要传承方式
            4.4.1.1 家族传承
            4.4.1.2 师徒传承
        4.4.2 余家拳传承中遇到的问题
            4.4.2.1 师徒传承的局限性
            4.4.2.2 乡土社会解构对余家拳传承的影响
            4.4.2.3 余家拳在校园的缺失
            4.4.2.4 申遗工作缓慢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余家拳技术风格独特
        5.1.2 余家拳传承脉络清晰
        5.1.3 余家拳在现代传承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5.2 建议
        5.2.1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5.2.2 构建群体传承渠道
        5.2.3 推进余家拳进校园
        5.2.4 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5.2.5 比赛交流
        5.2.6 理论研究
        5.2.7 武术主管部门加强指导
6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峨嵋武术分类中五花八叶的历史渊源考证[J]. 赵斌,代凌江.  四川体育科学. 2008(02)
[2]巴渝武术文化的现状及传承对策研究[J]. 罗屹,龚建伟.  搏击.武术科学. 2008(05)
[3]抗战陪都时期峨眉武术考证[J]. 吴必强.  四川体育科学. 2008(01)
[4]论历史移民对巴蜀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J]. 陈振勇,温佐惠.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7(06)
[5]民间文化传承论[J]. 白庚胜.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6]论中国武术的历史走向[J]. 郭玉成.  体育文化导刊. 2007(01)
[7]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策略构想[J]. 郭志禹,郭守靖.  体育科学. 2006(10)
[8]武术的嬗变与发展[J]. 徐伟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05)
[9]浅论巴渝文化之特征[J]. 张友谊,管维良.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05)
[10]对武术概念的辨析与再认识[J]. 邱丕相.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7(02)

硕士论文
[1]山西形意拳的现代传承方式分析[D]. 宋伟.山西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39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239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7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