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4 13:5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27所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将2017届高水平运动员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概括和梳理了北京市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现状,对其就业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支持路径,以期为有关部门研究这个特殊群体的就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提供可参考的信息,促进高校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
【文章来源】:青少年体育. 2020,(05)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高水平运动员目前就业地区
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运动员感受到了求职压力,认为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有近1/3的运动员认为,要先择业再就业。有38%的运动员择业是围绕自己的专业,有43%的运动员择业是围绕自己的特长,还有6%的运动员对自己找什么类型工作还不清楚。2.1.5 不同性别运动员就业情况
(1)高校知名度。高校的知名度对毕业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优势,用人单位更偏爱毕业于知名度高的学校的学生,由此看来高校的知名度会潜在地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率。(2)学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其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数量多且杂,高水平运动员每学期需修十几门课程,使高水平运动员出现应付现象;课程内容前瞻性不强,缺乏时代气息。(3)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的指导。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及社会的需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所调研的高校中只有25%的高校开设了专门针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课程。这些课程大多到了大四才开设,只能是“临阵磨枪”,且课程内容形式单一,高水平运动员对职业定位不明确,且没有职场经验,就加大了“就业难”的程度。2.2.3 自身因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冲突与破解:体育院校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路径探索[J]. 张文毅,高峰,陈岭.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8)
[2]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搜寻行为研究:信息源的选择与利用[J]. 李月琳,闫希敏. 图书情报知识. 2015(05)
[3]我国优秀运动员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研究[J]. 赵冰,武胜军,杨雨凡,张卓林,王正,陈刚,杨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02)
[4]我国部分试办高水平运动队院校运动员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 李芃松,曹平,李柏.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1(02)
[5]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办学模式探索——以华南工理大学为例[J]. 黄帝全,罗志尧,谢志勇,周成.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0(06)
[6]新形势下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朱迅华,何志林,须晓东.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09)
[7]辽宁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杨丹.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8(06)
[8]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关联性分析研究[J]. 曾向昌. 高教探索. 2007(02)
本文编号:3264916
【文章来源】:青少年体育. 2020,(05)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高水平运动员目前就业地区
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运动员感受到了求职压力,认为就业形势较为严峻。有近1/3的运动员认为,要先择业再就业。有38%的运动员择业是围绕自己的专业,有43%的运动员择业是围绕自己的特长,还有6%的运动员对自己找什么类型工作还不清楚。2.1.5 不同性别运动员就业情况
(1)高校知名度。高校的知名度对毕业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优势,用人单位更偏爱毕业于知名度高的学校的学生,由此看来高校的知名度会潜在地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率。(2)学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其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数量多且杂,高水平运动员每学期需修十几门课程,使高水平运动员出现应付现象;课程内容前瞻性不强,缺乏时代气息。(3)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的指导。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及社会的需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所调研的高校中只有25%的高校开设了专门针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课程。这些课程大多到了大四才开设,只能是“临阵磨枪”,且课程内容形式单一,高水平运动员对职业定位不明确,且没有职场经验,就加大了“就业难”的程度。2.2.3 自身因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冲突与破解:体育院校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路径探索[J]. 张文毅,高峰,陈岭.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8)
[2]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搜寻行为研究:信息源的选择与利用[J]. 李月琳,闫希敏. 图书情报知识. 2015(05)
[3]我国优秀运动员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体系研究[J]. 赵冰,武胜军,杨雨凡,张卓林,王正,陈刚,杨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02)
[4]我国部分试办高水平运动队院校运动员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 李芃松,曹平,李柏.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1(02)
[5]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办学模式探索——以华南工理大学为例[J]. 黄帝全,罗志尧,谢志勇,周成.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0(06)
[6]新形势下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朱迅华,何志林,须晓东.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09)
[7]辽宁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杨丹.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8(06)
[8]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关联性分析研究[J]. 曾向昌. 高教探索. 2007(02)
本文编号:3264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264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