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状态及其传承成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9 15:58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人作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在传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存状直接影响其传承成效。为了把握湘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存状态及其传承成效,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等科研方法,对湘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存状态、传承成效、影响因素及改善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认为:湘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状态表现为传承人偏老龄化,以男性为主,学历以高中或中专为主,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传承人身体状况整体良好,部分传承人有腰椎及关节损伤,年龄偏大的传承人多患有疾病,对自身的身体健康的满意度良好,传承人总体幸福感较高,整体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得分,女性传承人好于男性传承人,自我成就感一般;传承人职业多以外出务工为主,经济收入较低,对生存环境的满意度较好;湘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地位普遍偏低,人际关系较好;湘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形成了国家、省级、州级、县级四级名录传承人体系。为了有效评估湘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成效,构建了包括技艺传承传播、宣传展...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湘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成效指标层次结构模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湘渝黔边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研究[J]. 夏晨晨,李斌,谭镜江,江炎. 浙江体育科学. 2017(06)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管理研究——以黔东南侗族为例[J]. 胡艳丽,曾梦宇. 民族论坛. 2016(11)
[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研究[J]. 姜娟,陈小蓉. 体育文化导刊. 2016(07)
[4]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模式研究[J]. 唐芒果,于翠兰,孙永武,张松年.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5]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潮汕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研究[J]. 陈春燕,田学礼. 体育科技. 2015(06)
[6]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及其变迁[J]. 刘喜山,邓星华. 体育学刊. 2016(01)
[7]“原生态体育”悖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解构与重塑[J]. 万义. 中国体育科技. 2016(01)
[8]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J]. 任希燕,刘海霞. 赤子(上中旬). 2015(20)
[9]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保护模式探析[J]. 胡泽湘,龙佩林,胡龙,李菊花. 搏击(武术科学). 2015(01)
[10]民俗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原则与方法[J]. 潘刚,马知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博士论文
[1]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 刘坚.北京体育大学 2012
[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 刘洋.北京体育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四川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评价研究[D]. 朱微微.成都体育学院 2017
[2]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困境研究[D]. 刘海屹.云南师范大学 2016
[3]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体育传承人保存现状及保护措施研究[D]. 陈瑜君.集美大学 2016
[4]江苏省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 申佃贞.南京师范大学 2015
[5]非遗视角下峨眉武术传承人现状调查及传承对策研究[D]. 林霞.成都体育学院 2014
[6]湘西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意开发研究[D]. 刘成毅.吉首大学 2014
[7]传统武术传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范铜钢.上海体育学院 2013
[8]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山西洪洞通背拳的传承保护与发展[D]. 闫晋光.西安体育学院 2013
[9]博弈论视角下的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鲁林波.吉首大学 2013
[10]湘西民俗体育活动研究[D]. 王美芬.吉首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74049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湘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成效指标层次结构模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湘渝黔边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研究[J]. 夏晨晨,李斌,谭镜江,江炎. 浙江体育科学. 2017(06)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管理研究——以黔东南侗族为例[J]. 胡艳丽,曾梦宇. 民族论坛. 2016(11)
[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研究[J]. 姜娟,陈小蓉. 体育文化导刊. 2016(07)
[4]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模式研究[J]. 唐芒果,于翠兰,孙永武,张松年.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5]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潮汕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研究[J]. 陈春燕,田学礼. 体育科技. 2015(06)
[6]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及其变迁[J]. 刘喜山,邓星华. 体育学刊. 2016(01)
[7]“原生态体育”悖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解构与重塑[J]. 万义. 中国体育科技. 2016(01)
[8]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J]. 任希燕,刘海霞. 赤子(上中旬). 2015(20)
[9]湘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化保护模式探析[J]. 胡泽湘,龙佩林,胡龙,李菊花. 搏击(武术科学). 2015(01)
[10]民俗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原则与方法[J]. 潘刚,马知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博士论文
[1]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 刘坚.北京体育大学 2012
[2]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 刘洋.北京体育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四川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评价研究[D]. 朱微微.成都体育学院 2017
[2]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困境研究[D]. 刘海屹.云南师范大学 2016
[3]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体育传承人保存现状及保护措施研究[D]. 陈瑜君.集美大学 2016
[4]江苏省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D]. 申佃贞.南京师范大学 2015
[5]非遗视角下峨眉武术传承人现状调查及传承对策研究[D]. 林霞.成都体育学院 2014
[6]湘西州苗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意开发研究[D]. 刘成毅.吉首大学 2014
[7]传统武术传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范铜钢.上海体育学院 2013
[8]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山西洪洞通背拳的传承保护与发展[D]. 闫晋光.西安体育学院 2013
[9]博弈论视角下的湘西苗族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鲁林波.吉首大学 2013
[10]湘西民俗体育活动研究[D]. 王美芬.吉首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74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274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