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专用乒乓球底板对青少年技术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4 18:0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体育运动对其的依赖程度越来越科学化,体育器材不仅是体育运动开展的物质基础,又进一步影响着运动水平的质量,研发乒乓球器材,促进青少年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通过器材的创新引领青少年运动健康成为一项新的课题。本研究旨在从已研制出的轻量化专用乒乓球底板(专利号ZL201730216783.1),论述轻量化专用乒乓球底板使用的必要性,使用该底板对青少年技术的影响的效果验证。本研究以山东师范大学乒乓球俱乐部和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乒乓球俱乐部筛选出的16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资料法,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支撑;采用专家访谈法,向有关专家请教,为本次研究提供更多的意见和思路,遴选出能够较好反映青少年技术的评价指标,确保研究科学合理性;采用实验法进行两阶段的训练和三项测试获取使用不同底板对技术影响的效果;经过专家访谈法对青少年使用轻量化底板意见进行主观调查,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处理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经过训练,实验组与对照组学员在技术稳定性与技术协调性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性提高。(2)经过训练,轻量化专用乒乓球底板对青少年技术稳定性会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一、对技术...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选题依据与意义
2.1 选题背景及依据
2.1.1 研究实施背景
2.1.2 器材改革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2.1.3 乒乓球项目尚未衍生出专门针对青少年训练使用的器材
2.1.4 乒乓球启蒙训练年龄越来越趋向“小龄化”
2.1.5 青少年用拍现状
2.2 选题目的及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思路
3 文献综述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青少年
3.1.2 乒乓球技术
3.1.3 轻量化专用乒乓球拍
3.2 国内外关于乒乓球拍的研究成果
3.3 国内外关于青少年乒乓球技术的研究成果
4、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专家访谈法
4.2.3 问卷调查法
4.2.4 实验法
4.2.4.1 第一阶段训练
4.2.4.2 第二阶段实验训练
4.2.4.3 技术稳定性测试
4.2.4.4 技术评定测试
4.2.4.5 适应性测试
4.2.4.6 满意度调查
4.2.5 数理统计法
5 结果与分析
5.1 第一阶段训练考核各项指标测试结果
5.1.1 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基本情况对比
5.1.2 第二阶段训练前各年龄段乒乓球正手攻球稳定性技术测试结果对比
5.1.3 第二阶段实验前各年龄段学员乒乓球反手攻球技术稳定性测试对比
5.1.4 第二阶段实验前各年龄段学员乒乓球左推右攻技术稳定性测试对比
5.1.5 实验前各年龄段乒乓球技术评定测试对比
5.2 各年龄段学员第二阶段训练前后测对比
5.2.1 实验组各年龄段实验前后左推右攻技术稳定性对比
5.2.2 实验组各年龄段实验前后技术评定对比
5.2.3 对照组各年龄段实验前后左推右攻技术稳定性对比
5.2.4 对照组各年龄段实验前后技术评定对比
5.3 第二阶段训练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对比
5.3.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左推右攻技术稳定性对比
5.3.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反手搓球技术稳定性对比
5.3.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正手拉球技术稳定性对比
5.3.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技术评定测试对比
5.4 适应性测试结果对比
5.5 轻量化专用乒乓球底板对青少年技术影响的性别差异分析
5.6 轻量化专用乒乓球底板满意度调查结果
5.7 分析与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学训矛盾及对策研究[J]. 周星栋,肖丹丹,张瑛秋. 体育文化导刊. 2018(05)
[2]乒乓球运动发展背景下的器材革新趋势分析——以乒乓球拍的变革为例[J]. 马大卫,聂鹏,陈华福,何涛.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7(11)
[3]乒乓球项目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未来研究展望[J]. 黎涌明,吴贻刚,任杰,施之皓.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6(05)
[4]临沂市兰山区少儿乒乓球训练者运动损伤现状分析[J]. 赵楠.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08)
[5]乒乓球拍底板与击球技术分析[J]. 高娟娟. 当代体育科技. 2016(16)
[6]论乒乓球拍的形制[J]. 胡海涛,李荣芝.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6(02)
[7]乒乓球运动员损伤的机理研究及预防[J]. 赵亚东,黄耀华,朱东,寇建民. 当代体育科技. 2015(19)
[8]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J]. 吴向宁.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5(02)
[9]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损伤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丁玲玲.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10]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政策研究[J]. 郭立涛,贾文彤.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09)
博士论文
[1]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郭强.华东师范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辽宁省高校乒乓球专项本科生运动损伤的研究[D]. 李雪萍.辽宁师范大学 2018
[2]新规则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13岁-17岁)技术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 高萌.山东体育学院 2017
[3]核心力量对乒乓球的步伐移动及正手弧圈球技术的影响研究[D]. 陈宗晓.山西师范大学 2017
[4]北京体育大学校男排不同准备活动练习方法的负荷测量与分析[D]. 孙铭聪.北京体育大学 2017
[5]乒乓球规则的演变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实践研究[D]. 朱筱芸.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6]小篮球教学对鄱阳县城镇小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研究[D]. 刘波.江西师范大学 2014
[7]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研究[D]. 郭少卿.华北电力大学 2012
[8]郑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 许诺.河南大学 2011
[9]长春市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 朱博文.东北师范大学 2011
[10]乒乓球拍外在性能的计算机检测技术研究[D]. 李春雨.北方工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84624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选题依据与意义
2.1 选题背景及依据
2.1.1 研究实施背景
2.1.2 器材改革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2.1.3 乒乓球项目尚未衍生出专门针对青少年训练使用的器材
2.1.4 乒乓球启蒙训练年龄越来越趋向“小龄化”
2.1.5 青少年用拍现状
2.2 选题目的及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思路
3 文献综述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青少年
3.1.2 乒乓球技术
3.1.3 轻量化专用乒乓球拍
3.2 国内外关于乒乓球拍的研究成果
3.3 国内外关于青少年乒乓球技术的研究成果
4、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专家访谈法
4.2.3 问卷调查法
4.2.4 实验法
4.2.4.1 第一阶段训练
4.2.4.2 第二阶段实验训练
4.2.4.3 技术稳定性测试
4.2.4.4 技术评定测试
4.2.4.5 适应性测试
4.2.4.6 满意度调查
4.2.5 数理统计法
5 结果与分析
5.1 第一阶段训练考核各项指标测试结果
5.1.1 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基本情况对比
5.1.2 第二阶段训练前各年龄段乒乓球正手攻球稳定性技术测试结果对比
5.1.3 第二阶段实验前各年龄段学员乒乓球反手攻球技术稳定性测试对比
5.1.4 第二阶段实验前各年龄段学员乒乓球左推右攻技术稳定性测试对比
5.1.5 实验前各年龄段乒乓球技术评定测试对比
5.2 各年龄段学员第二阶段训练前后测对比
5.2.1 实验组各年龄段实验前后左推右攻技术稳定性对比
5.2.2 实验组各年龄段实验前后技术评定对比
5.2.3 对照组各年龄段实验前后左推右攻技术稳定性对比
5.2.4 对照组各年龄段实验前后技术评定对比
5.3 第二阶段训练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对比
5.3.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左推右攻技术稳定性对比
5.3.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反手搓球技术稳定性对比
5.3.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正手拉球技术稳定性对比
5.3.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技术评定测试对比
5.4 适应性测试结果对比
5.5 轻量化专用乒乓球底板对青少年技术影响的性别差异分析
5.6 轻量化专用乒乓球底板满意度调查结果
5.7 分析与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学训矛盾及对策研究[J]. 周星栋,肖丹丹,张瑛秋. 体育文化导刊. 2018(05)
[2]乒乓球运动发展背景下的器材革新趋势分析——以乒乓球拍的变革为例[J]. 马大卫,聂鹏,陈华福,何涛.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7(11)
[3]乒乓球项目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未来研究展望[J]. 黎涌明,吴贻刚,任杰,施之皓.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6(05)
[4]临沂市兰山区少儿乒乓球训练者运动损伤现状分析[J]. 赵楠.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08)
[5]乒乓球拍底板与击球技术分析[J]. 高娟娟. 当代体育科技. 2016(16)
[6]论乒乓球拍的形制[J]. 胡海涛,李荣芝.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6(02)
[7]乒乓球运动员损伤的机理研究及预防[J]. 赵亚东,黄耀华,朱东,寇建民. 当代体育科技. 2015(19)
[8]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J]. 吴向宁.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5(02)
[9]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损伤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丁玲玲.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10]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政策研究[J]. 郭立涛,贾文彤.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09)
博士论文
[1]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郭强.华东师范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辽宁省高校乒乓球专项本科生运动损伤的研究[D]. 李雪萍.辽宁师范大学 2018
[2]新规则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13岁-17岁)技术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 高萌.山东体育学院 2017
[3]核心力量对乒乓球的步伐移动及正手弧圈球技术的影响研究[D]. 陈宗晓.山西师范大学 2017
[4]北京体育大学校男排不同准备活动练习方法的负荷测量与分析[D]. 孙铭聪.北京体育大学 2017
[5]乒乓球规则的演变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实践研究[D]. 朱筱芸.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6]小篮球教学对鄱阳县城镇小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研究[D]. 刘波.江西师范大学 2014
[7]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研究[D]. 郭少卿.华北电力大学 2012
[8]郑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 许诺.河南大学 2011
[9]长春市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 朱博文.东北师范大学 2011
[10]乒乓球拍外在性能的计算机检测技术研究[D]. 李春雨.北方工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84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284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