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地居民心理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3 20:46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步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需要的领域拓展、层次提升,人民期待不断提升生活的“美好度”,增强生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在此背景下兼具集聚性、竞技性、观赏性、娱乐性的大型体育赛事受到了管理者的关注和青睐,国内外对大型体育赛事影响的研究也逐渐从关注经济、政治、环境方面逐渐拓展到社会心理领域,更加关注举办地居民个体的感知,其表现之一就是国外开始逐步研究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地居民的心理收入。探究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地居民心理收入可以在未来活动的招标和主办方态度行为预测方面发挥作用,也可以为进一步分析举办赛事所产生的杠杆作用提供有用的信息,为举办地政府如何发挥赛事的杠杆作用提供分析基础。基于此,本研究拟探究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赛事举办地武汉市居民的心理收入。借助文献资料法,本研究形成了主要以社会交换理论、阈限理论为支撑,以居民心理收入测量框架为主体,以居民态度为因变量的研究思路。后以武汉市居民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465份,有效回收402份。最终通过探索性因子、差异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揭示了居... 

【文章来源】: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地居民心理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为例


研究思路图

示意图,心理,主题,示意图


青年教师等,主要从心理收入的影响因素、提高心理收入的重要性及策略、心理收入与薪酬制度等角度进行研究[1-2],也有少量研究涉及心理收入与收入、心理收入与满意度以及心理收入与人才流动、幸福感等、企业绩效等的关系[3-4],随后作者在万方数据、超星发现、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不同的数据库和网站进行检索,检索到的数量虽有所波动,但查阅发现多数文献是研究收入(经济收入、收入差异、家庭收入)与心理(心理健康、就业心理)的关系,研究心理收入的文章依然是只有少量,内容、主题和人群也和中国知网基本一致。图2.1心理收入研究主题示意图查阅整理相关文献后发现,心理收益具有无形性、长久性和普遍性,不具有感官性,也不可进行常规意义上的“计量”,但它从个体具有感知能力时起就开始存在了,并且存在于每一个具有感知能力的个体身上,个体无论身份、学历、收入高低,都能感受到心理收益,但高低多少各有不同,这受制于个体的性格、观念、经历、生活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1]。同时它也兼具价值性、临时性和无止境性,心理收益虽无形却蕴含巨大的价值,它既能在经济或物质收益不能满足个体的期望时对其进行补充,又能在个体的经济、物质收益达到满足后进一步满足其精神需求。虽然个体在特定时间段内通过某个事件获得的心理收入是临时性的,比如完成一个项目时得到的认可和赞扬,可能会随着后续该方案的瑕疵、受到的质疑或者时间流逝而冲淡,但它也会随着问题的解决而重新获得,是可再生的[5]。通过不断给予个体尊重、认同、激励等增强其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转化为工作效率或社会资本,才是心理收益的核心作用所在[6]。2.2.3居民心理收入的构成和测量为了全面、清晰的了解大型体育赛事举?

赛事,居民,心理,体育


增强、自豪感提升,这些都是赛事对举办地居民心理收入的影响,然而居民对各因素感知的强弱与各因素本身对心理收入的贡献度却并不一定匹配,政府与赛事主办方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调控以更好的发挥大型体育赛事的杠杠作用。因此,本研究在比赛结束一周后通过在武汉市街头拦截发放问卷并与受试者进行交谈的方式,开展调查研究,后对实际回收的数据样本与记录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进行数理统计学分析。结合武汉市第七届军人运动会赛事本身的特性,本研究拟构建以心理收入变量为核心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关系模型,具体关系模型如图3.1所示:图3.1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地居民心理收入的构成因素及影响关系图3.3.2研究假设的提出根据阈限理论的相关观点,体育赛事不仅仅是娱乐活动、集会,更是被赋予了社会价值的社会事件,城市管理者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不仅可以达到刺激当地经济发展、宣传城市形象外的目的,也能促进社会资本的增加,居民作为赛事举办地资金的提供者、最大的利益相关者,其所获得的心理收入极有可能与其在该城市的居住时间、成为政府获得后续赛事举办支持度、居民对社区满意度的杠杆。已有研究发现,居民感知具有个体差异性,受居民自身的性别、年龄职业、居住时间、受教育水平以及收入水平等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影响,良好的居民感知会影响居民对赛事的支持度以及对所生活地区的归属感、依附感和喜爱度。而社会交换理论认为,赛事实际上是提供了城市内外资源互换的一个契机,居民所表现出的行为是一种成本与效益的计算,如果居民感觉到赛事给自身带来的收益自身所付出的“成本”,他就会表现出良好的意愿行为。如果居民感知到的收益较小,其就不太可能表现出对赛事的支持,因此,居民的心理收入和其所表现出的态度应该具有一致性。基于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经济战略及影响分析[J]. 林军龙,刘晓铭,邓醒.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4)
[2]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对2022年冬奥会的感知及支持度研究——以张家口市居民为例[J]. 许忠伟,曾玉文.  旅游导刊. 2019(06)
[3]基于态度理论视角的大型赛事塑造城市品牌策略研究[J]. 周月容.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9(03)
[4]全球城市视角下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 黄海燕,徐开娟,陈雯雯,蔡嘉欣.  体育学研究. 2019(02)
[5]大型体育赛事暴恐犯罪:维安困境与应对策略——以台湾、波士顿、索契赛事经验为借鉴[J]. 冷纪岚,徐翔.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9(04)
[6]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J]. 颜晓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9(02)
[7]第十三届全运会天津市民生活满意度与城市认同感的关系研究[J]. 孙巍,孟杰.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8(05)
[8]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文化软实力影响研究[J]. 余阿荣.  体育文化导刊. 2017(12)
[9]心理收入管理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J]. 鲁为凤,曹勍,刘昕昱,程宗燕,白晓霞.  护理学杂志. 2017(18)
[10]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研究——以上海国际网球赛事为例[J]. 温阳.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博士论文
[1]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优化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 邢尊明.福建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大型体育赛事认知与支持度相关性研究[D]. 刘栋滨.扬州大学 2019
[2]标志性赛事对城市形象的影响研究[D]. 赵相洲.华侨大学 2019
[3]举办地政府对体育赛事社会影响的战略性意义建构研究[D]. 王湘涵.上海体育学院 2017
[4]以大型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品牌竞争力的政策分析[D]. 施毓箴.厦门大学 2017
[5]大型体育赛事的居民感知对其支持态度的影响研究[D]. 廉涛.上海体育学院 2015
[6]武汉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结构分析[D]. 温帅锋.武汉体育学院 2014
[7]居民对体育赛事社会影响的认知和态度研究[D]. 高含颀.上海体育学院 2013
[8]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D]. 蒋涛.山东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00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300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6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