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育理论”到“体育人文社会学”——对学科分化与整合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8-06 10:26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大力提倡教育改革,体育学科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肩负新任务,迎接新挑战。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与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来看,不再局限于人才的文化成绩,更加重视人才的身体素质与思想品德等综合素质。在此情况下,体育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体育运动本身与体育理论本身,要结合课程发展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科进行整合与分化,确保体育课程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个体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当代体育科技. 2020,10(32)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体育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2 从“体育理论”到“体育人文社会学”
3 对学科分化与整合的思考
3.1 学科分化与整合端正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导向
3.2 学科分化与整合扩展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视野
3.3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碎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上的枷锁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体育课程教学设计——评《现代教育技术与艺术和体育学科课程整合方法与实践》[J]. 韩健,吴东.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20)
[2]不同地域文化传统节庆民俗体育的对比研究——以岭南文化和齐鲁文化为例[J]. 郑健,张婷,李久芬.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0(01)
[3]整体融合: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健身气功海外传播再出发[J]. 朱苏芃,李华. 运动精品. 2019(12)
[4]从单一学科成长到多学科融合共进——对体育自然学科跨界整合发展的思考[J]. 陈佩杰. 体育科学. 2018(07)
[5]从“体育理论”到“体育人文社会学”——对学科分化与整合的思考[J]. 卢元镇. 体育科学. 2018(07)
[6]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和学科体系构建的若干基本问题[J]. 熊文.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6(02)
[7]从学科交叉与分化管窥近代中国体育学演进发展[J]. 王颢霖. 体育科学. 2015(06)
硕士论文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热点演进趋势分析[D]. 侯艳芳.吉林体育学院 2018
[2]体育院校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中的效能认同研究[D]. 尉丹丹.武汉体育学院 2017
本文编号:3325598
【文章来源】:当代体育科技. 2020,10(32)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体育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2 从“体育理论”到“体育人文社会学”
3 对学科分化与整合的思考
3.1 学科分化与整合端正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导向
3.2 学科分化与整合扩展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视野
3.3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碎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上的枷锁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体育课程教学设计——评《现代教育技术与艺术和体育学科课程整合方法与实践》[J]. 韩健,吴东.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20)
[2]不同地域文化传统节庆民俗体育的对比研究——以岭南文化和齐鲁文化为例[J]. 郑健,张婷,李久芬.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0(01)
[3]整体融合: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健身气功海外传播再出发[J]. 朱苏芃,李华. 运动精品. 2019(12)
[4]从单一学科成长到多学科融合共进——对体育自然学科跨界整合发展的思考[J]. 陈佩杰. 体育科学. 2018(07)
[5]从“体育理论”到“体育人文社会学”——对学科分化与整合的思考[J]. 卢元镇. 体育科学. 2018(07)
[6]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和学科体系构建的若干基本问题[J]. 熊文.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6(02)
[7]从学科交叉与分化管窥近代中国体育学演进发展[J]. 王颢霖. 体育科学. 2015(06)
硕士论文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热点演进趋势分析[D]. 侯艳芳.吉林体育学院 2018
[2]体育院校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中的效能认同研究[D]. 尉丹丹.武汉体育学院 2017
本文编号:3325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32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