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女性主义视角下我国普通高校女子高水平运动促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1 03:47
  平等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梅因“从身份到契约”是对这一理想追求历程与最终成就的深刻洞见。平等是民主政治、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的伦理基础,是现代社会维系与发展的基石。男女平等问题引起关注是晚近的历史事件,是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诉求和初衷。从口号到运动、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是这一追求从自发走向自觉的曲折和必然历程。除却斯巴达“只有健康的妇女才能生育健康的孩子”的昙花一现式的功利性开放,体育领域对女性参与的排斥和抵触一直是历史常态,这一立场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而有所松动,并以形式上“男女平等”的立法否定其合法性。高校高水平运动是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学训结合的重要内涵,对于实现终身体育具有重要意义。女子高水平运动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质量,而且对于推动教育和社会领域的男女平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当前普通高校女子高水平运动发展中存在的招生人数、项目设置、赛事供给、需求满足等方面的不平等现象,亟需通过针对性的顶层制度设计解决。美国自1972年《教育法修正案》第九章(以下简称Title IX)开始,逐渐完善其法律体系,并有效地促进了女子高水平运动的参与,不断提高其兴趣与利益的保障水... 

【文章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女性主义视角下我国普通高校女子高水平运动促进研究


NCAA1997-2015年男女运动员人数占比变化

学生运动员,体育参与,美国高校,参与人


:数据来源于 https://www.ncaa.com.图 5-1 美国高校 1981-2015 年学生运动员体育参与人数情况Figure 5-1 Number of sports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 athletes in American colleges from 1981 to 2015如图 5-1 所示,学生运动员参与人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 1981-1982 年度31,445 人增长到 2014-2015 年度的 482,533 人,增长近一倍之多。女运动员参与人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且速度较快,与男子的差距不断缩小。1981-1982 年度参与人

美国高校,运动队,年度,情况


:数据来源于 https://www.ncaa.com,图 5-2 美国高校 1981-2015 年体育运动队参赛数量情况Figure 5-2 Number of entries for sports teams from 1981-2015 in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如图 5-2 所示,男女运动队体育参与数量均处于增长趋势,从 1981-1982 年度,025 支增加到 2014-2015 年度的 19,326 支。1981-1982 年度男运动队有 6746 支,数的 61.19%,女运动队仅有 4279 支,占总数的 38.81%[97],然而自 1982-1983 年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回顾与思考:美国竞技体育成长因素及其特征[J]. 彭国强,舒盛芳,经训成.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7(05)
[2]种族、性别与残疾:美国体育领域中的反歧视法律问题[J]. 马修J.米顿,郭树理.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6(04)
[3]中国对《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的批准与实施[J]. 张晓冰.  人权. 2016(06)
[4]美国大学校际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及对我国的启示[J]. 徐建华,谢正阳.  体育与科学. 2016(04)
[5]澳大利亚妇女体育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 李敏,马鸿韬.  体育科学. 2016(07)
[6]影响高校高水平游泳队女运动员成绩的训练学因素研究[J]. 王烨.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6)
[7]我国女子竞技体育发展路径探析[J]. 白金凤,江涛,马鸿韬.  体育文化导刊. 2016(03)
[8]《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保障妇女权利的宪章[J]. 孙晓红.  人权. 2016(02)
[9]《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条对美国高校女子体育的影响及启示[J]. 展恩燕,胡惕.  体育文化导刊. 2015(08)
[10]论女性主义三次浪潮与奥运会女性项目的演进[J]. 许宁,黄亚玲.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05)

博士论文
[1]我国竞技体育中的女性解放研究[D]. 杨雪.上海体育学院 2016
[2]中国大学生过度教育问题研究[D]. 代馨.东北财经大学 2016
[3]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域下的性别反思[D]. 张怡菲.中央民族大学 2016
[4]我国高校竞技体育赛事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张玉国.东北师范大学 2014
[5]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1837-2000[D]. 丁坤.河北大学 2011
[6]历史视角下美国科学教育性别问题探究[D]. 冯秀梅.华中师范大学 2011
[7]体育领域反歧视法律问题研究[D]. 周青山.武汉大学 2011
[8]中韩女性教育比较研究[D]. 金香花.东北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女权主义运动视角下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研究[D]. 刘宁娟.首都体育学院 2016
[2]后现代主义视角下体育参与对女大学生社会性别的影响研究[D]. 龚成秋.江西师范大学 2015
[3]波伏瓦《第二性》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评析[D]. 赵燕妮.江西师范大学 2014
[4]女性主义视角下女性体育权利研究[D]. 陈利红.湖南师范大学 2014
[5]“男女平等”思想的传入与女子教育的变迁[D]. 吉芸.曲阜师范大学 2014
[6]宪法上的一般平等权与男女平等权[D]. 赵冠男.中国政法大学 2014
[7]20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评析[D]. 胡婧超.河北师范大学 2013
[8]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信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架构的研究[D]. 武建康.山西医科大学 2013
[9]宏观调控法视角下的体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研究[D]. 戴龙文.吉首大学 2013
[10]女性主义运动背景下的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研究[D]. 李娟.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35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335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6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