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普通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陕西省普通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的现状与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高水平运动员被我国普通高校广泛招收之后,促使我国体育事业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就目前而言,在教学成果上已经明显更上了一个台阶。然而这不意味着高校在体育运动发展模式上已经无懈可击,相反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培养模式、管理体制及其目标定位等多个方面。本文对陕西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目的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行之有效的改进对策和意见。进而探索出新的管理体制,力求更加尽善尽美,以此来推进我国高校的高水平队伍建设。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陕西省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包括了逻辑归纳法、数据统计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从各个层面调查研究了陕西省建设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的现状。从办队效益层面、教练员管理层面、运动队管理层面、条件保障层面及其办队方向层面,同时还细致分析了相关性原因。在深入解读国家相关管理文件的基础上,以国内其它省市的情况为参照对象,横向比较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建设。除此之外,借鉴了美国的先进管理体制和理念,客观地评价目前陕西省高校建设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的相关问题和现状,进而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目前陕西省在建设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目标定位理想化,实际操作困难较大,进而导致了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出入;二是比赛数量偏少,学训矛盾明显,使得运动队的竞赛训练水平不高;三是教练员自身能力不足,且未进行定期的学习和培训,同时学校在激励机制上严重匮乏;四是高水平运动员生源不足,进而使得很难有效提升高校招生质量;五是医务和后勤很难得到保障,并且训练经费也受到局限;六是目前该省虽然已经将培养模式及其管理体制初步建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使其成为了一纸空文,并未以此为依据严格实施。依据以上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文也将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具体如下:一是梳理生源渠道,完善招生制度,保证招生质量;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建立评价体系;三是加强体育科研单位与体育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四是定期组织教练员进行学习和培训,从根本上提升教练员的执教能力;五是拓宽经费来源,为后勤、训练以及医务提供保障;六是将竞赛制度不断地建立健全。
【关键词】:陕西省 普通高校 乒乓球 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4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5
- 1.1 研究背景8-9
- 1.1.1 时代背景8-9
- 1.1.2 现实需要9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9-10
- 1.2.1 研究目的9
- 1.2.2 研究意义9-10
- 1.3 文献综述10-15
- 1.3.1 国内研究10-13
- 1.3.2 关于国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研究13-15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15-18
- 2.1 研究对象15
- 2.2 研究方法15-18
- 2.2.1 文献资料法15
- 2.2.2 专家访谈法15
- 2.2.3 问卷调查法15-16
- 2.2.4 数理统计法16-17
- 2.2.5 逻辑分析法17-18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18-28
- 3.1 陕西省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的基本情况18-20
- 3.1.1 招生模式18
- 3.1.2 建队目标18-19
- 3.1.3 运动员现状19-20
- 3.2 训练与竞赛情况20-24
- 3.2.1 训练时间20-21
- 3.2.2 训练情况21
- 3.2.3 学训矛盾21-22
- 3.2.4 竞赛情况22-24
- 3.3 教练员队伍现状24-26
- 3.3.1 年龄、学历、职称24
- 3.3.2 运动能力24-25
- 3.3.3 岗位性质25
- 3.3.4 培训、继续教育情况25-26
- 3.4 条件保障26-28
- 3.4.1 训练场馆设施26
- 3.4.2 训练经费26-27
- 3.4.3 领导及学校的重视27-28
- 第4章 陕西省普通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队的主要问题28-32
- 4.1 管理中的问题28-29
- 4.1.1 运动员学籍管理杂乱28
- 4.1.2 运动队的管理28
- 4.1.3 教练员资格认定体系匮乏28-29
- 4.1.4 政策支持与经费不足29
- 4.2 陕西省大学生体育竞赛中的主要问题29-30
- 4.2.1 高水平赛事不多,运动员积极性和训练质量不能保障29
- 4.2.2 不合理的分组导致问题较多29-30
- 4.2.3 招生与竞赛衔接不对30
- 4.3 高水平运动员在学习中的问题30-32
- 4.3.1 “学训矛盾”30-31
- 4.3.2 运动员在良好的学习指导和学习习惯上匮乏31-32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32-34
- 5.1 结论32
- 5.2 建议32-34
- 参考文献34-37
- 附录37-40
- 致谢40-4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序;论乒乓球运动的创新与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2 胡晓娟,朱建勇;上海部分高校开展群众性乒乓球运动的调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刘玲;孟贺明;;浅谈乒乓球运动特点和发展规律[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刘玲;孟贺明;;浅谈乒乓球运动特点和发展规律[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乒乓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0年06期
6 晓秋;以渐进的方式深化改革——杨树安谈乒乓球运动的发展[J];体育文史;2001年02期
7 赵世勇,郭亦农,张博;论乒乓球运动的“回归”[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赵世勇;浅析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创新与发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王剑,宋涛;想象技能在乒乓球运动中的作用与运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10 陈小华,黄莉芹;从近期规则的变化看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坤;;河南省乒乓球二线运动员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2 戴临中;;对实行新规则后乒乓球运动技术对抗的基本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曲峰;尹彦;周兴龙;;乒乓球运动典型动作的足底压力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兰彤;何艳;;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乒乓球职业化管理体制改革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李俊卿;;中国传统哲学对乒乓球发展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6 刘雅玲;张海辉;;浅析乒乓球“赛制”的变化及其对策[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7 孔垂辉;肖映笔;;乒乓球运动对青春发育突增期学生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8 李宇星;;从我国乒乓球超级联赛引入外援引发的思考[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王文渊;王艳;;对49、50届世乒赛“中国—新加坡”女团决赛的对比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10 祝振军;;乒乓球旋转的力学原理及快攻克制上旋的方法[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体育科学分会场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原;成都 打造乒乓球西部“发动机”[N];人民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葛会忠;乒乓球唱响全民健身之歌[N];中国体育报;2007年
3 记者 杨宇晗;我市乒乓球运动协会成立[N];咸阳日报;2010年
4 记者 夏云阶 实习记者 曹希;安乡全面部署创建“国家乒乓球之乡”工作[N];常德日报;2011年
5 朱宝华;从专业角度展示乒乓球运动[N];中国集邮报;2013年
6 张璐;市职工迎奥运乒乓球决赛开拍[N];天津日报;2008年
7 何凯;中国乒乓球甲B赛昨日在眉开幕[N];眉山日报;2008年
8 葛会忠;业余赛事将接轨高水平联赛[N];中国体育报;2008年
9 三白;实现从基地到产业的跨越[N];鞍山日报 ;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赵华 谢秋林;小小银球传友谊[N];丹东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成波锦;乒乓球运动创新方法的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鹏;乒乓球运动中连续移动击球动作动力链的力学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2 刘凤梅;世界竞技乒乓球运动发展不平衡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3 屈铭U,
本文编号:335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35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