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体育特色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以京山县“网球特色城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31 06: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湖北省体育特色城市的发展现状,分析体育特色城市形成的基础条件,总结其成功经验并阐述其发展价值。研究京山网球体育特色城市的发展问题,具有以小见大的效用,对指导湖北省的体育特色城市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从而促进湖北省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全面落实《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京山县“网球特色城市”的形成对“中国网球特色城市”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2)“体育特色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基础。(3)体育特色城市建设需要政策制度的保障。(4)体育特色城市的有序发展与当地政府职能的发挥及组织管理体系密切相关。(5)体育特色城市建设对城市体育、经济、城市面貌发展有积极效用。建议如下:(1)体育特色城市的创建应以一定标准为参考依据。(2)在体育特色城市创建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职能。(3)注重特色体育项目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特色体育培养机制,保护特色体育的传承性。(4)体育特色城市创建的重心应该放在体育硬件设施建设和各类体育人员的培养方面。(5)充分利用体育场馆资源,推进体育产业发...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特色城市的概念界定
2.2 体育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2.1 体育与城市经济的互相作用
2.2.2 体育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2.2.3 体育对城市旅游的影响
2.2.4 体育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2.2.5 体育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
2.2.6 体育对城市整体发展的影响
2.3 体育特色城市的形成因素
2.3.1 历史传统因素
2.3.2 地理环境因素
2.3.3 经济因素
2.3.4 文化因素
2.4 我国体育特色城市的发展特征
2.4.1 参与性
2.4.2 健身性
2.4.3 传统性
2.4.4 观赏性
2.4.5 实效性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实地调查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湖北省创建体育特色城市具备的优势条件
4.1 自然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4.2 历史文化积淀丰厚
4.3 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合理
4.4 学校体育教育实力雄厚
4.5 体育名将的摇篮
5 网球特色城市京山的个案研究
5.1 网球特色城市的形成条件
5.1.1 优越的地理位置
5.1.2 理想的自然环境
5.1.3 水平相当的经济环境
5.2 京山县建设网球特色城市的具体措施
5.2.1 解读国方针政策,把握发展方向,在探索中求发展
5.2.2 规划发展方向,制定工作计划,建立组织管理网络
5.2.3 普及网球基础知识,宣传科学锻炼方法
5.2.4 网球场馆及配套设施投资力度大,且大多无偿开放
5.2.5 体育领导队伍的不懈努力
5.2.6 学校体育教育与业余训练体制相辅相成
5.3 网球特色城市对京山全面发展的功能效用
5.3.1 各项体育事业发展方面
5.3.2 体育产业发展方面
5.3.3 体育休闲旅游发展方面
5.3.4 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中原体育城市文化生态的路径探析——基于郑州都市区战略视角[J]. 唐大鹏.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05)
[2]我国体育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研究[J]. 孙威,陈彦亮,丛永强,李军岩.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11)
[3]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产业研究的总体述评[J]. 骆雷,张林,黄海燕. 体育科学. 2012(11)
[4]基于“十二五”时期《指导意见》对广东体育用品业发展的启示[J]. 焦峪平,王鲁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2(05)
[5]体育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逻辑路径与构建维度[J]. 许月云.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6]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体育城市建设之融合研究[J]. 朱淑玲.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06)
[7]奥亚会举办城市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经验及对青奥会举办城市南京的借鉴[J]. 王辉. 体育与科学. 2011(03)
[8]欧美体育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 陈林华,薛南,王跃. 体育与科学. 2011(02)
[9]以体育提升都市文化内涵,促进上海体育创新驱动、转型发展[J]. 肖焕禹. 体育科研. 2011(02)
[10]上海市建设国际一流体育大都市发展战略研究[J]. 张玉超.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硕士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政策的研究[D]. 王维婷.苏州大学 2010
[2]江苏省农村特色体育乡镇研究[D]. 吴建伟.苏州大学 2008
[3]张家港市特色体育乡镇形成的研究[D]. 王英.苏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74364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特色城市的概念界定
2.2 体育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2.1 体育与城市经济的互相作用
2.2.2 体育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2.2.3 体育对城市旅游的影响
2.2.4 体育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2.2.5 体育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
2.2.6 体育对城市整体发展的影响
2.3 体育特色城市的形成因素
2.3.1 历史传统因素
2.3.2 地理环境因素
2.3.3 经济因素
2.3.4 文化因素
2.4 我国体育特色城市的发展特征
2.4.1 参与性
2.4.2 健身性
2.4.3 传统性
2.4.4 观赏性
2.4.5 实效性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实地调查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湖北省创建体育特色城市具备的优势条件
4.1 自然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4.2 历史文化积淀丰厚
4.3 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合理
4.4 学校体育教育实力雄厚
4.5 体育名将的摇篮
5 网球特色城市京山的个案研究
5.1 网球特色城市的形成条件
5.1.1 优越的地理位置
5.1.2 理想的自然环境
5.1.3 水平相当的经济环境
5.2 京山县建设网球特色城市的具体措施
5.2.1 解读国方针政策,把握发展方向,在探索中求发展
5.2.2 规划发展方向,制定工作计划,建立组织管理网络
5.2.3 普及网球基础知识,宣传科学锻炼方法
5.2.4 网球场馆及配套设施投资力度大,且大多无偿开放
5.2.5 体育领导队伍的不懈努力
5.2.6 学校体育教育与业余训练体制相辅相成
5.3 网球特色城市对京山全面发展的功能效用
5.3.1 各项体育事业发展方面
5.3.2 体育产业发展方面
5.3.3 体育休闲旅游发展方面
5.3.4 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中原体育城市文化生态的路径探析——基于郑州都市区战略视角[J]. 唐大鹏.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05)
[2]我国体育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研究[J]. 孙威,陈彦亮,丛永强,李军岩.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11)
[3]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产业研究的总体述评[J]. 骆雷,张林,黄海燕. 体育科学. 2012(11)
[4]基于“十二五”时期《指导意见》对广东体育用品业发展的启示[J]. 焦峪平,王鲁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2(05)
[5]体育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逻辑路径与构建维度[J]. 许月云.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6]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体育城市建设之融合研究[J]. 朱淑玲.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06)
[7]奥亚会举办城市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经验及对青奥会举办城市南京的借鉴[J]. 王辉. 体育与科学. 2011(03)
[8]欧美体育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 陈林华,薛南,王跃. 体育与科学. 2011(02)
[9]以体育提升都市文化内涵,促进上海体育创新驱动、转型发展[J]. 肖焕禹. 体育科研. 2011(02)
[10]上海市建设国际一流体育大都市发展战略研究[J]. 张玉超.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硕士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政策的研究[D]. 王维婷.苏州大学 2010
[2]江苏省农村特色体育乡镇研究[D]. 吴建伟.苏州大学 2008
[3]张家港市特色体育乡镇形成的研究[D]. 王英.苏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74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374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