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飞轮离心训练器进行下肢离心力量训练的肌电特征和训练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5 20:50
目的意义对比传统杠铃深蹲训练与飞轮深蹲训练在训练效果和肌电特征方面的差异,以选取更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为运动队提供一个能更好发展运动能力的力量训练方式。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比传统杠铃深蹲训练和利用飞轮训练器进行深蹲训练对运动员下肢肌肉围度、下肢稳定性、肌肉力量、下肢爆发力和冲刺跑时间的训练效果的差异。并通过肌电测试,寻找两种训练方式对深蹲动作主要发力肌群的不同的激活情况。研究结果(1)训练后飞轮训练组受试者的两侧大腿中围有明显增加(p<0.05),其余部位肌肉围度并无明显增长;杠铃训练组各部位肌肉围度均无明显增长(p>0.05);飞轮组受试者左侧大腿中围的增长量明显大于杠铃组(p<0.05)。(2)Y平衡测试中,飞轮训练组训练后在左后中侧、左后外侧和右后外侧方向上的触够距离有明显增加(p<0.05);杠铃训练组训练后在左后外侧方向上的触够距离明显增加(p<0.05)。飞轮训练组训练后左下肢综合值有明显提高(p<0.05);杠铃训练组两侧下肢综合值均无明显提高(p>0.05)。(3)训练前后,静蹲跳和下蹲跳测试中两...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力量-速度关系曲线
图 2.2 瑞典 kbox 飞轮离心训练器训练器的作用机制超负荷传统训练方式,飞轮训练器在离心阶段的峰值力量、峰值功明显高于传统训练方式[56]。这是因为在使用飞轮训练器进行离心阶段产生的冲量由力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即 I=F×t。因时间(即较小动作范围内)来抵抗向心阶段产生的冲量,这段产生更大的负荷[59, 60],即离心超负荷训练。离心超负荷是心阶段的负荷强度大于向心阶段,离心超负荷训练可以使机,激活更多的运动单位。离心收缩拥有克服更大外界负荷[61,肌纤维并储存弹性势能的特点[63],在抗阻训练中进行向心-离统的向心-离心训练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49, 55]。进行飞轮训
受试者熟悉训练器械并了解实验流程, 2 周共 4 次的熟悉训练[99]。熟悉训练器的作用机制并掌握发力技巧,使杠过程结束后进行 3 周的洗脱期,防止 洗脱期后进行实验的初测,并开始为,后两周每周进行 3 次训练),在最后内容包括身体围度测试、Y 平衡测试跳、反向纵跳)、速度测试(10 米与二天,对飞轮训练组的 8 名受试者分肌电测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离心训练结合运动机能贴布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观察[J]. 王昌锋,张大威,章闻捷,杨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11)
[2]腘绳肌等速离心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章闻捷,叶祥明,张大威,章晓峰,刘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7(09)
[3]离心收缩训练、体外冲击波疗法及联合应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比较[J]. 吴梅,何星飞,刘文荣. 中国当代医药. 2017(13)
[4]下肢补偿助力离心力量训练干预髌股疼痛综合征的研究[J]. 白震民,吕倩楠,赵爽,宋宇锋,王安利. 实用骨科杂志. 2016(11)
[5]等速离心训练对膝关节肌肉力量的影响[J]. 李硕,陈建. 湖北体育科技. 2016(04)
[6]离心训练治疗髌腱末端病的系统评价[J]. 刘春雨,韩小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6(01)
[7]等速向心/离心训练对膝关节峰力矩和屈/伸肌峰力矩比影响的比较[J]. 柳华,杨翼,黄晓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12)
[8]非稳定支撑面上自由负重练习的肌电分析[J]. 黎涌明,曹春梅,陈小平. 体育科学. 2012(06)
[9]不同离心速度训练对运动员肩关节伸肌群的肌力影响[J]. 周思红.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04)
[10]骨骼肌不同速度离心收缩时肌力与sEMG交互特征[J]. 刘耀荣.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8(05)
硕士论文
[1]快速向心结合不同速度离心训练对踝关节屈伸快速力量的影响[D]. 孙扬.北京体育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86065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力量-速度关系曲线
图 2.2 瑞典 kbox 飞轮离心训练器训练器的作用机制超负荷传统训练方式,飞轮训练器在离心阶段的峰值力量、峰值功明显高于传统训练方式[56]。这是因为在使用飞轮训练器进行离心阶段产生的冲量由力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即 I=F×t。因时间(即较小动作范围内)来抵抗向心阶段产生的冲量,这段产生更大的负荷[59, 60],即离心超负荷训练。离心超负荷是心阶段的负荷强度大于向心阶段,离心超负荷训练可以使机,激活更多的运动单位。离心收缩拥有克服更大外界负荷[61,肌纤维并储存弹性势能的特点[63],在抗阻训练中进行向心-离统的向心-离心训练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49, 55]。进行飞轮训
受试者熟悉训练器械并了解实验流程, 2 周共 4 次的熟悉训练[99]。熟悉训练器的作用机制并掌握发力技巧,使杠过程结束后进行 3 周的洗脱期,防止 洗脱期后进行实验的初测,并开始为,后两周每周进行 3 次训练),在最后内容包括身体围度测试、Y 平衡测试跳、反向纵跳)、速度测试(10 米与二天,对飞轮训练组的 8 名受试者分肌电测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离心训练结合运动机能贴布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观察[J]. 王昌锋,张大威,章闻捷,杨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11)
[2]腘绳肌等速离心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章闻捷,叶祥明,张大威,章晓峰,刘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7(09)
[3]离心收缩训练、体外冲击波疗法及联合应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比较[J]. 吴梅,何星飞,刘文荣. 中国当代医药. 2017(13)
[4]下肢补偿助力离心力量训练干预髌股疼痛综合征的研究[J]. 白震民,吕倩楠,赵爽,宋宇锋,王安利. 实用骨科杂志. 2016(11)
[5]等速离心训练对膝关节肌肉力量的影响[J]. 李硕,陈建. 湖北体育科技. 2016(04)
[6]离心训练治疗髌腱末端病的系统评价[J]. 刘春雨,韩小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6(01)
[7]等速向心/离心训练对膝关节峰力矩和屈/伸肌峰力矩比影响的比较[J]. 柳华,杨翼,黄晓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12)
[8]非稳定支撑面上自由负重练习的肌电分析[J]. 黎涌明,曹春梅,陈小平. 体育科学. 2012(06)
[9]不同离心速度训练对运动员肩关节伸肌群的肌力影响[J]. 周思红.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04)
[10]骨骼肌不同速度离心收缩时肌力与sEMG交互特征[J]. 刘耀荣.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8(05)
硕士论文
[1]快速向心结合不同速度离心训练对踝关节屈伸快速力量的影响[D]. 孙扬.北京体育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86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386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