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前6名球队接应二传攻防效果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3 16:58
在当今排球运动发展的潮流中,女子排球的整体打法向男子化转变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接应二传的作用从原先辅助二传手传球逐渐演变为球队的攻防核心,每支球队对接应二传攻防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接应二传在比赛中不仅要有进攻还要有防守,接应二传要在攻防两端帮助球队。论文通过对2018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前6名球队接应二传攻防效果对比研究,分析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在本次世锦赛上和世界优秀接应二传在攻防两端相比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希望为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在攻防两端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论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技术统计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2018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前6名球队接应二传非技术因素指标的基础上,对其比赛攻防效果进行技术统计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非技术因素指标来看,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在年龄和身高方面与外国女排接应二传相比差距不大。在体重和克托莱指数方面与外国女排接应二传相比差距明显,说明中国女排接应二传身体强壮程度和外国女排相比劣势明显。2、发球效果方面,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发球效果在6支球队中处于中等水平,发球稳定性较好,攻击性不足,发球直接得分环节上做的较差,...
【文章来源】:鲁东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博斯科维奇(塞尔维亚)发球线路图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图3艾格努(意大利)发球线路图从图3可以看出,埃格努发球点在1号区域,发球落点集中在该1、6区,发球线路以斜线为主。其中,艾格努从1区发向6区的发球得分率高;从1区发向5区和6区的发球失误率高。图4龚翔宇(中国)发球线路图从图4可以看出,龚翔宇发球点在1号区域,发球落点集中在5区,发球线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图3艾格努(意大利)发球线路图从图3可以看出,埃格努发球点在1号区域,发球落点集中在该1、6区,发球线路以斜线为主。其中,艾格努从1区发向6区的发球得分率高;从1区发向5区和6区的发球失误率高。图4龚翔宇(中国)发球线路图从图4可以看出,龚翔宇发球点在1号区域,发球落点集中在5区,发球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赛前四强接应二传非技术指标的比较分析[J]. 朱玉,高松龄. 体育科学研究. 2019(01)
[2]2016年奥运会落选赛中国男排接应二传主动得分效果分析[J]. 吕宁馨,赵德峰.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8(02)
[3]2014年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接应二传队员进攻效果对比分析[J]. 王于桦. 安徽体育科技. 2016(03)
[4]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外接应二传进攻、拦网效果比较分析[J]. 龙洁. 辽宁体育科技. 2015(01)
[5]排球科研工作中运用量化指标评价的方法研究[J]. 靳小雨,孙启成.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3(06)
[6]2012伦敦奥运会中外女排接应二传运动员得分手段和效果的研究[J]. 张玉红. 辽宁体育科技. 2013(04)
[7]2011年世界杯女排赛中国队与欧美队身体形态与网上高度比较研究[J]. 金春植. 体育世界(下旬刊). 2013(03)
[8]2011年女排世界杯中国与国外接应二传进攻效果分析[J]. 王琳,陈铁成.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05)
[9]新奥运周期中外女排优秀接应二传个人进攻能力的发展特点分析[J]. 李焕玉.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05)
[10]2009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中外女排接应二传进攻效果对比分析[J]. 辛骥,赵凯. 辽宁体育科技. 2011(04)
硕士论文
[1]2018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与冠亚军队伍接应二传攻防能力对比分析[D]. 刘蓓.成都体育学院 2019
[2]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主要特征研究[D]. 石晓雯.首都体育学院 2019
[3]2017年大冠军杯赛中外女排一攻及防反效果对比分析[D]. 尹爱杰.扬州大学 2018
[4]2017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外女排接应二传技术运用效果的对比分析[D]. 李梦洁.西北师范大学 2018
[5]第17届女排世锦赛中国队与主要对手接应二传进攻效果的对比分析[D]. 张苗苗.西安体育学院 2016
[6]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河北青年男排接应二传进攻效果研究[D]. 魏永旺.河北师范大学 2015
[7]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接应二传队员攻防效果对比分析[D]. 王于桦.西安体育学院 2014
[8]第三十届奥运会中国女排和前四名队接应二传攻防效果的比较分析[D]. 刘振.北京体育大学 2014
[9]现阶段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的主要竞技指标对比分析[D]. 丁崇尚.福建师范大学 2013
[10]对2012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对手的接应二传各项技术运用的比较分析[D]. 吴涛.扬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06079
【文章来源】:鲁东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博斯科维奇(塞尔维亚)发球线路图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图3艾格努(意大利)发球线路图从图3可以看出,埃格努发球点在1号区域,发球落点集中在该1、6区,发球线路以斜线为主。其中,艾格努从1区发向6区的发球得分率高;从1区发向5区和6区的发球失误率高。图4龚翔宇(中国)发球线路图从图4可以看出,龚翔宇发球点在1号区域,发球落点集中在5区,发球线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图3艾格努(意大利)发球线路图从图3可以看出,埃格努发球点在1号区域,发球落点集中在该1、6区,发球线路以斜线为主。其中,艾格努从1区发向6区的发球得分率高;从1区发向5区和6区的发球失误率高。图4龚翔宇(中国)发球线路图从图4可以看出,龚翔宇发球点在1号区域,发球落点集中在5区,发球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赛前四强接应二传非技术指标的比较分析[J]. 朱玉,高松龄. 体育科学研究. 2019(01)
[2]2016年奥运会落选赛中国男排接应二传主动得分效果分析[J]. 吕宁馨,赵德峰.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8(02)
[3]2014年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接应二传队员进攻效果对比分析[J]. 王于桦. 安徽体育科技. 2016(03)
[4]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外接应二传进攻、拦网效果比较分析[J]. 龙洁. 辽宁体育科技. 2015(01)
[5]排球科研工作中运用量化指标评价的方法研究[J]. 靳小雨,孙启成.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3(06)
[6]2012伦敦奥运会中外女排接应二传运动员得分手段和效果的研究[J]. 张玉红. 辽宁体育科技. 2013(04)
[7]2011年世界杯女排赛中国队与欧美队身体形态与网上高度比较研究[J]. 金春植. 体育世界(下旬刊). 2013(03)
[8]2011年女排世界杯中国与国外接应二传进攻效果分析[J]. 王琳,陈铁成.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05)
[9]新奥运周期中外女排优秀接应二传个人进攻能力的发展特点分析[J]. 李焕玉.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1(05)
[10]2009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中外女排接应二传进攻效果对比分析[J]. 辛骥,赵凯. 辽宁体育科技. 2011(04)
硕士论文
[1]2018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与冠亚军队伍接应二传攻防能力对比分析[D]. 刘蓓.成都体育学院 2019
[2]世界女排强队接应二传主要特征研究[D]. 石晓雯.首都体育学院 2019
[3]2017年大冠军杯赛中外女排一攻及防反效果对比分析[D]. 尹爱杰.扬州大学 2018
[4]2017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外女排接应二传技术运用效果的对比分析[D]. 李梦洁.西北师范大学 2018
[5]第17届女排世锦赛中国队与主要对手接应二传进攻效果的对比分析[D]. 张苗苗.西安体育学院 2016
[6]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河北青年男排接应二传进攻效果研究[D]. 魏永旺.河北师范大学 2015
[7]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接应二传队员攻防效果对比分析[D]. 王于桦.西安体育学院 2014
[8]第三十届奥运会中国女排和前四名队接应二传攻防效果的比较分析[D]. 刘振.北京体育大学 2014
[9]现阶段中外优秀女排接应二传的主要竞技指标对比分析[D]. 丁崇尚.福建师范大学 2013
[10]对2012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对手的接应二传各项技术运用的比较分析[D]. 吴涛.扬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06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4060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