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广场舞开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1 10:24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广场舞,以促进人的健康,丰富人们生活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作为具有强烈文化氛围的北京,广场舞的以它独有的形式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新变化,新模式,以表达人民的向往美好生活。为了北京市的广场舞开展的更好,本文将对北京市广场舞参与者的情况、广场舞的开展情况,北京市广场舞组织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本次研究对北京市广场舞的开展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开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对策。本文以北京市“最美夕阳”广场舞大赛四场预选赛广场舞参与者和舞队组织者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600份参与者问卷和15份舞队管理者问卷,分析北京市广场舞开展现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广场舞发展对策进行研究,从广场舞参与者的基本情况、广场舞的开展现状和舞队组织者情况了解北京市广场舞的发展现状,针对广场舞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论如下:(1)北京市广场舞的参与者主要为女性,年龄在46-60岁之间居多,35岁以下年轻人群增多...
【文章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京市广场舞参与者的民族情况
分配也会改变。少年儿童没有经济来源,来源于父母,老年群体随着年龄增长,收入也会下降。在北京,对于外来人口来说每个月收入只有3000元以下的人很难养活自己,本地人口不用解决住房、医疗等问题会轻松很多。年轻的未婚女性穿衣打扮会占据很大的开销,已婚妇女会重点培养孩子,男性除去日常开销,工作应酬开销并不能支持他们进行娱乐活动。这时候老年人有钱又有时间,所以占据了广场舞的半壁江山。收入的高低对休闲娱乐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收入少的人群会选择耗资较少的娱乐方式,广场舞正好符合需求。3.1.6参与者舞龄分析图2北京市广场舞参与者的舞龄情况广场舞舞龄较长的人群经历着广场舞的发展和变迁,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广场舞是以政治工具出现具有强迫性质。现在的广场舞通过集体效应回归集体,解放束缚,不受时间,地点,技术要求,从而达到自我实现。从图2可以看出北京市广场舞参与者的舞龄,北京市广场舞参与者舞龄有较长历史,广场舞开展较早,有28.62%的参与者舞龄在7年以上,健身意识比较明显,据调查舞龄时间长的都变成了广场舞的组织者,对广场舞活动有明确的规划。1年以下的广场舞参与者最多占33.67%,通过各种渠道刚开始参加广场舞活动,对广场舞积极性比较高,群众活动比较明显。1-3年的广场舞参与者占19.19%,4-7年的占18.52%,在社会生活中刚开始参加广场舞活动比较积极,受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影响很难坚持下来,健身娱乐意识心有余而力不足。3.2北京市广场舞参与者开展现状结果与分析
183.2.1参与者锻炼频率分析运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燃烧脂肪,促进能量消耗,健身效果更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来。如果锻炼时间过长,超出了无法忍受的重量,免疫力会降低,导致身体的干扰和破坏,损害身体,应根据自己的身体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图3北京市广场舞参与者参与锻炼频率情况从图3可以看出每天参加锻炼占15.15%,人的精力有限,没有太多的时间每天都锻炼,但是也不缺乏每天都参与锻炼者。每天多次锻炼占3.37%,受各方面影响没有太多时间进行每天多次锻炼。每周1-2次参与锻炼的人数最多占50.17%。在进行适量的运动后,坚持一段时间运动频度肌肉和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健身效果才能显现出来。每周3-4次参与锻炼人数占31.31%这个广场舞运动锻炼频率适合老年人,刚开始学习广场舞要循序渐进,坚持每次30-60分钟,周锻炼次数3-4次,可以减缓中老年人心肺系统有氧代谢水平,保持甚至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3.2.2参与者持续时间及时间段分析图4北京市广场舞参与者持续锻炼时间情况如图4可以看出锻炼时间在1个小时以内和1-2小时之间的所占比率一样都是43.33%。锻炼时间在2-3小时的占11.67%,锻炼时间在3小时以上1.67%。每次锻炼1-2小时最佳,有利于肌肉代谢和燃烧脂肪,从而保证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广场舞在当代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建设中的作用[J]. 汪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09)
[2]中老年男性参与广场舞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J]. 郭长利. 新西部. 2020(06)
[3]全民健身背景下广场舞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 高俊兰,高飞,黄中伟,李兆元. 决策探索(下). 2020(02)
[4]广场舞在城镇地区开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以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为例[J]. 陶琴. 当代体育科技. 2020(06)
[5]农村广场舞可持续发展的生成机制研究[J]. 万朝阳,金涛.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6]深圳广场舞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饶英.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0(02)
[7]农村广场舞社会组织运营模式探究[J]. 王思凯,王晓芳.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20(02)
[8]从“卡梅定理”到律师调解制度的构建——以解决广场舞问题为例[J]. 段远谋. 知识经济. 2020(03)
[9]生态体育视觉下社区广场舞的发展研究[J]. 卢悦宜,张赐东.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0(01)
[10]进化论: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及其内在奥秘——纪念达尔文诞辰210周年暨《物种起源》出版160周年[J]. 包庆德,包傲日格乐. 鄱阳湖学刊. 2019(06)
硕士论文
[1]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的广场舞冲突分析[D]. 邓红.湖南师范大学 2019
[2]“健康中国”视阈下哈尔滨城市广场舞发展策略研究[D]. 田园园.哈尔滨体育学院 2019
[3]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对我国广场舞文献研究的可视化分析[D]. 许远.成都体育学院 2019
[4]基于城市广场文化下居民参与行为治理研究[D]. 余健.南昌大学 2019
[5]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服务质量的研究[D]. 缪园园.上海体育学院 2018
[6]东莞市城区广场舞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陈奋.河南师范大学 2018
[7]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快乐体操发展路径研究[D]. 务青青.武汉体育学院 2018
[8]四川省广场健身操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D]. 孙雪梅.四川师范大学 2018
[9]城市与乡镇广场舞开展特点及对策研究[D]. 朱琳.山东师范大学 2018
[10]城市广场舞治理对策研究[D]. 赵静.西北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69995
【文章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京市广场舞参与者的民族情况
分配也会改变。少年儿童没有经济来源,来源于父母,老年群体随着年龄增长,收入也会下降。在北京,对于外来人口来说每个月收入只有3000元以下的人很难养活自己,本地人口不用解决住房、医疗等问题会轻松很多。年轻的未婚女性穿衣打扮会占据很大的开销,已婚妇女会重点培养孩子,男性除去日常开销,工作应酬开销并不能支持他们进行娱乐活动。这时候老年人有钱又有时间,所以占据了广场舞的半壁江山。收入的高低对休闲娱乐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收入少的人群会选择耗资较少的娱乐方式,广场舞正好符合需求。3.1.6参与者舞龄分析图2北京市广场舞参与者的舞龄情况广场舞舞龄较长的人群经历着广场舞的发展和变迁,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广场舞是以政治工具出现具有强迫性质。现在的广场舞通过集体效应回归集体,解放束缚,不受时间,地点,技术要求,从而达到自我实现。从图2可以看出北京市广场舞参与者的舞龄,北京市广场舞参与者舞龄有较长历史,广场舞开展较早,有28.62%的参与者舞龄在7年以上,健身意识比较明显,据调查舞龄时间长的都变成了广场舞的组织者,对广场舞活动有明确的规划。1年以下的广场舞参与者最多占33.67%,通过各种渠道刚开始参加广场舞活动,对广场舞积极性比较高,群众活动比较明显。1-3年的广场舞参与者占19.19%,4-7年的占18.52%,在社会生活中刚开始参加广场舞活动比较积极,受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影响很难坚持下来,健身娱乐意识心有余而力不足。3.2北京市广场舞参与者开展现状结果与分析
183.2.1参与者锻炼频率分析运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燃烧脂肪,促进能量消耗,健身效果更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来。如果锻炼时间过长,超出了无法忍受的重量,免疫力会降低,导致身体的干扰和破坏,损害身体,应根据自己的身体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图3北京市广场舞参与者参与锻炼频率情况从图3可以看出每天参加锻炼占15.15%,人的精力有限,没有太多的时间每天都锻炼,但是也不缺乏每天都参与锻炼者。每天多次锻炼占3.37%,受各方面影响没有太多时间进行每天多次锻炼。每周1-2次参与锻炼的人数最多占50.17%。在进行适量的运动后,坚持一段时间运动频度肌肉和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健身效果才能显现出来。每周3-4次参与锻炼人数占31.31%这个广场舞运动锻炼频率适合老年人,刚开始学习广场舞要循序渐进,坚持每次30-60分钟,周锻炼次数3-4次,可以减缓中老年人心肺系统有氧代谢水平,保持甚至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3.2.2参与者持续时间及时间段分析图4北京市广场舞参与者持续锻炼时间情况如图4可以看出锻炼时间在1个小时以内和1-2小时之间的所占比率一样都是43.33%。锻炼时间在2-3小时的占11.67%,锻炼时间在3小时以上1.67%。每次锻炼1-2小时最佳,有利于肌肉代谢和燃烧脂肪,从而保证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广场舞在当代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建设中的作用[J]. 汪红.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09)
[2]中老年男性参与广场舞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J]. 郭长利. 新西部. 2020(06)
[3]全民健身背景下广场舞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 高俊兰,高飞,黄中伟,李兆元. 决策探索(下). 2020(02)
[4]广场舞在城镇地区开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以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为例[J]. 陶琴. 当代体育科技. 2020(06)
[5]农村广场舞可持续发展的生成机制研究[J]. 万朝阳,金涛.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6]深圳广场舞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饶英.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0(02)
[7]农村广场舞社会组织运营模式探究[J]. 王思凯,王晓芳.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20(02)
[8]从“卡梅定理”到律师调解制度的构建——以解决广场舞问题为例[J]. 段远谋. 知识经济. 2020(03)
[9]生态体育视觉下社区广场舞的发展研究[J]. 卢悦宜,张赐东.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0(01)
[10]进化论:自然选择与生物进化及其内在奥秘——纪念达尔文诞辰210周年暨《物种起源》出版160周年[J]. 包庆德,包傲日格乐. 鄱阳湖学刊. 2019(06)
硕士论文
[1]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下的广场舞冲突分析[D]. 邓红.湖南师范大学 2019
[2]“健康中国”视阈下哈尔滨城市广场舞发展策略研究[D]. 田园园.哈尔滨体育学院 2019
[3]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对我国广场舞文献研究的可视化分析[D]. 许远.成都体育学院 2019
[4]基于城市广场文化下居民参与行为治理研究[D]. 余健.南昌大学 2019
[5]政府购买群众性体育赛事服务质量的研究[D]. 缪园园.上海体育学院 2018
[6]东莞市城区广场舞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陈奋.河南师范大学 2018
[7]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快乐体操发展路径研究[D]. 务青青.武汉体育学院 2018
[8]四川省广场健身操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D]. 孙雪梅.四川师范大学 2018
[9]城市与乡镇广场舞开展特点及对策研究[D]. 朱琳.山东师范大学 2018
[10]城市广场舞治理对策研究[D]. 赵静.西北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69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469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