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空划分的三人制篮球单次进攻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3 21:14
在新时代,体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量的体育竞赛给予人们丰富的娱乐体验,其中,篮球项目也不例外。除了传统的五人制篮球赛之外,三人制篮球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又一视觉盛宴。代表我国各个年龄段的三人制篮球队,也在不断刷新着最好成绩。我国的三人制篮球项目可以说是正朝着合理,正确的方向不断的前行。作为五人制篮球的衍生物,有着独特价值和特点的三人制篮球项目,不应该照搬原有五人制篮球项目的理论依据,但是我们发现三人制篮球的原生理论研究还相对滞后,甚至存在着较大的空档。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人制篮球比赛,对近千次进攻的进攻手段进行录像分析。分别观察每次进攻12秒时间内三个不同时段的进攻特点及效率;分析三人制篮球项目进攻区域热点;统计三人制篮球单次进攻战术配合使用情况;总结在时空分割下单次进攻如何更加合理有效的达到预期。得出结论如下:1.项目特点上,高对抗和高耗能是三人制篮球项目的特点,对体能的更高要求导致了比赛中的平均命中率低于常规五人制篮球比赛,同时,进球集中于单次进攻时间段的第二阶段(8-4s)。2.进攻时间安排上,单次进攻时间内的第一阶段(12-8s)内,由于进攻高速的攻守转...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录像分析法
1.4.3 数理统计法
1.4.4 逻辑分析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定义及划分
2.1 相关定义
2.1.1 场地和时间
2.1.2 得分
2.1.3 投篮命中率
2.1.4 有效命中率
2.2 相关划分
2.2.1 单次进攻的三个时间段划分
2.2.2 场地区域划分
2.2.3 得分方式划分
2.2.4 补篮和罚篮
第3章 现状分析
3.1 三人制篮球运动的研究现状
3.2 传统篮球进攻的研究现状
3.3 三人制篮球进攻的研究现状
3.4 三人制篮球和传统篮球进攻区别研究现状
3.5 基本进攻手段的研究现状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命中率和有效命中率结果与分析
4.2 三个时间段命中率结果与分析
4.2.1 12s进攻时间内第一阶段(12-8S)命中率结果与分析
4.2.2 12s进攻时间内第二阶段(8-4S)命中率结果与分析
4.2.3 12s进攻时间内第三阶段(4-0S)命中率结果与分析
4.2.4 补篮
4.3 区域命中率结果与分析
4.3.1 比赛区域命中率结果统计分析
4.3.2 第一时间段区域命中结果与分析
4.3.3 第二时间段区域结果命中与分析
4.3.4 第三时间段区域结果命中与分析
4.3.5 罚球
4.4 常用战术配合分析
4.4.1 传切配合的使用分析
4.4.2 掩护配合的使用分析
4.4.3 策应配合的使用分析
4.4.4 突分配合的使用分析
4.4.5 时空限制下战术使用的选择分析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4年男篮世界杯立陶宛策应配合战术应用研究[J]. 唐福杰,姚辉洲.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09)
[2]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我国三人篮球发展研究[J]. 翟宗鹏,郭永波. 体育文化导刊. 2018(08)
[3]三对三篮球比赛进攻配合的运用分析——以第2届青奥会男篮四强队伍为例[J]. 宋陆陆,李笋南,陈嘉敏,杨雪.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8(05)
[4]“三人篮球”技战术特点及价值[J]. 郑磊. 中国学校体育. 2018(04)
[5]我国开展3对3篮球运动的策略分析[J]. 张敏. 青少年体育. 2017(05)
[6]论“三人制”篮球赛的特点及其价值[J]. 朱静. 运动. 2011(12)
[7]当代篮球比赛决胜时刻攻防技战术结构分析[J]. 毕仲春,潘祥,张勇.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07)
[8]三人制篮球比赛本质[J]. 李胜军,雷应琨. 内江科技. 2009(03)
[9]我国三人制篮球赛的发展与现状分析[J]. 陈浩勇,吴黎. 怀化学院学报. 2008(11)
[10]浅析“三人制”篮球赛[J]. 黄华生,韦金亮.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07)
博士论文
[1]三人制篮球竞赛特征研究[D]. 周冰.北京体育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三人制男子篮球比赛青年组八强队伍进攻技战术特征研究[D]. 夏敬丰.武汉体育学院 2018
[2]第二届世界大学生男篮3x3篮球联赛防守技战术特点的研究[D]. 孟祥磊.首都体育学院 2018
[3]2014年男篮世界杯前八强阵地进攻战术打法的研究[D]. 宫玉玺.吉林体育学院 2017
[4]首届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赛中国球队掩护配合运用和效果研究[D]. 刘磊.北京体育大学 2016
[5]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三人制篮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陈忠辉.北京体育大学 2015
[6]2013世界三人制篮球进攻技战术特点的研究[D]. 杜帅.北京体育大学 2014
[7]中国男篮与伊朗男篮阵地进攻中基础配合运用的对比研究[D]. 盖冬雪.湖南师范大学 2014
[8]当代竞技篮球突分配合运用的研究[D]. 梁宏志.北京体育大学 2013
[9]第16届篮球世界锦标赛中突分配合的研究[D]. 陈绍宁.湖南师范大学 2012
[10]世界高水平篮球队比赛掩护配合的运用[D]. 梁启普.北京体育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93734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录像分析法
1.4.3 数理统计法
1.4.4 逻辑分析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定义及划分
2.1 相关定义
2.1.1 场地和时间
2.1.2 得分
2.1.3 投篮命中率
2.1.4 有效命中率
2.2 相关划分
2.2.1 单次进攻的三个时间段划分
2.2.2 场地区域划分
2.2.3 得分方式划分
2.2.4 补篮和罚篮
第3章 现状分析
3.1 三人制篮球运动的研究现状
3.2 传统篮球进攻的研究现状
3.3 三人制篮球进攻的研究现状
3.4 三人制篮球和传统篮球进攻区别研究现状
3.5 基本进攻手段的研究现状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命中率和有效命中率结果与分析
4.2 三个时间段命中率结果与分析
4.2.1 12s进攻时间内第一阶段(12-8S)命中率结果与分析
4.2.2 12s进攻时间内第二阶段(8-4S)命中率结果与分析
4.2.3 12s进攻时间内第三阶段(4-0S)命中率结果与分析
4.2.4 补篮
4.3 区域命中率结果与分析
4.3.1 比赛区域命中率结果统计分析
4.3.2 第一时间段区域命中结果与分析
4.3.3 第二时间段区域结果命中与分析
4.3.4 第三时间段区域结果命中与分析
4.3.5 罚球
4.4 常用战术配合分析
4.4.1 传切配合的使用分析
4.4.2 掩护配合的使用分析
4.4.3 策应配合的使用分析
4.4.4 突分配合的使用分析
4.4.5 时空限制下战术使用的选择分析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4年男篮世界杯立陶宛策应配合战术应用研究[J]. 唐福杰,姚辉洲.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09)
[2]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我国三人篮球发展研究[J]. 翟宗鹏,郭永波. 体育文化导刊. 2018(08)
[3]三对三篮球比赛进攻配合的运用分析——以第2届青奥会男篮四强队伍为例[J]. 宋陆陆,李笋南,陈嘉敏,杨雪.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8(05)
[4]“三人篮球”技战术特点及价值[J]. 郑磊. 中国学校体育. 2018(04)
[5]我国开展3对3篮球运动的策略分析[J]. 张敏. 青少年体育. 2017(05)
[6]论“三人制”篮球赛的特点及其价值[J]. 朱静. 运动. 2011(12)
[7]当代篮球比赛决胜时刻攻防技战术结构分析[J]. 毕仲春,潘祥,张勇.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07)
[8]三人制篮球比赛本质[J]. 李胜军,雷应琨. 内江科技. 2009(03)
[9]我国三人制篮球赛的发展与现状分析[J]. 陈浩勇,吴黎. 怀化学院学报. 2008(11)
[10]浅析“三人制”篮球赛[J]. 黄华生,韦金亮.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07)
博士论文
[1]三人制篮球竞赛特征研究[D]. 周冰.北京体育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三人制男子篮球比赛青年组八强队伍进攻技战术特征研究[D]. 夏敬丰.武汉体育学院 2018
[2]第二届世界大学生男篮3x3篮球联赛防守技战术特点的研究[D]. 孟祥磊.首都体育学院 2018
[3]2014年男篮世界杯前八强阵地进攻战术打法的研究[D]. 宫玉玺.吉林体育学院 2017
[4]首届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赛中国球队掩护配合运用和效果研究[D]. 刘磊.北京体育大学 2016
[5]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三人制篮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陈忠辉.北京体育大学 2015
[6]2013世界三人制篮球进攻技战术特点的研究[D]. 杜帅.北京体育大学 2014
[7]中国男篮与伊朗男篮阵地进攻中基础配合运用的对比研究[D]. 盖冬雪.湖南师范大学 2014
[8]当代竞技篮球突分配合运用的研究[D]. 梁宏志.北京体育大学 2013
[9]第16届篮球世界锦标赛中突分配合的研究[D]. 陈绍宁.湖南师范大学 2012
[10]世界高水平篮球队比赛掩护配合的运用[D]. 梁启普.北京体育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93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493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