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2018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国队与主要对手发球及接发球效果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4 12:07
  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将中国女排与主要对手发球和接发球效果做为研究对象,八场比赛做为数据样本,经过反复观看八场比赛的视频,从中得到数据并加以分析,得出中国女排与主要对手在发球和接发球方面的对比数据,分析出优势与不足。通过研究分析2018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国女排与主要对手的八场比赛发球与接发球的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在2018年世锦赛期间,中国女排与主要对手以跳发飘球为主,中国女排只有刘晓彤一人采用大力跳发球的发球方式,意大利女排艾格努与彼得里尼采用大力跳发球的发球方式,中国女排的颜妮一人采用原地飘球的发球方式。(2)发球效果上面,中国女排直接得分方面低于意大利而高于其他几个对手,破攻方面中国女排强于意大利而弱于其他几个对手,但在破战术攻上面,中国女排要好于主要对手,其失误也明显低于主要对手,因此来看,中国女排的发球效果整体强于主要对手。(3)发球落点上面,中国女排以后场为主要发球落点区域,且集中发五号、六号、八号区域,在二号区域,中国女排也有一定的发球落点数量,因此可以看出,中国在发球落点上面注重长短结合。(4)在接发球姿势上,中国女排和...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018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国队与主要对手发球及接发球效果对比研究


中国女排与塞尔维亚女排发球效果对比图

女排,落点


15图3中国女排发球落点图图4塞尔维亚女排发球落点图从图3、图4中可以很直观准确的看到中国女排和塞尔维亚女排各个发球落点所占发球总数的百分比,可以从图中看出中国女排和塞尔维亚女排发球都集中在5号位,这样发球的目的在于让主攻去接一传,降低主攻进攻的质量,分散主攻的精力,尤其是在主攻在一传的质量不高的情况下,更会出现失误或者被拦死的情况出现,其次就是6号位,向6号位发球比较好控制力量大小,方便发力,

女排,落点


15图3中国女排发球落点图图4塞尔维亚女排发球落点图从图3、图4中可以很直观准确的看到中国女排和塞尔维亚女排各个发球落点所占发球总数的百分比,可以从图中看出中国女排和塞尔维亚女排发球都集中在5号位,这样发球的目的在于让主攻去接一传,降低主攻进攻的质量,分散主攻的精力,尤其是在主攻在一传的质量不高的情况下,更会出现失误或者被拦死的情况出现,其次就是6号位,向6号位发球比较好控制力量大小,方便发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排球接发球阵型思维演变[J]. 王振标.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2]发球在排球比赛中的重要作用[J]. 包壮.  当代体育科技. 2018(03)
[3]排球比赛中接发球技术的运用[J]. 翟鑫鑫.  运动. 2017(14)
[4]现代女排接发球技术及其比赛运用的研究[J]. 蔡斌.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5]现代排球比赛中发球技术的重要作用研究[J]. 刘威,勾凤云,仲杰,田立荣.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7)
[6]中国女子排球队运动员接发球姿势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J]. 张扩林,金学斌,姜冠军.  中国体育科技. 2015(06)
[7]排球比赛中接发球成功率的因素研究[J]. 崔庆博.  商. 2015(28)
[8]中国女排技术统计分析与变革启示:以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为例[J]. 张兴林,李毅钧,钟秉枢,葛春林.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02)
[9]浅析发球技术对男子排球比赛胜负的影响[J]. 吴明.  科技资讯. 2012(02)
[10]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接发球到位率及阵型的比较研究[J]. 马明兵,李毅钧.  体育学刊. 2011(05)

硕士论文
[1]第31届奥运会排球比赛中外女排技术运用效果对比分析[D]. 牛芳.山西师范大学 2017
[2]2015年世青赛中国男排与对手发球及接发球效果对比研究[D]. 孔冬冬.西安体育学院 2017
[3]世界女子排球主攻队员攻防能力的比较研究[D]. 栾健.东北师范大学 2017
[4]排球运动中发球及其战术延伸探析[D]. 王振标.陕西师范大学 2016
[5]中国女排和世界女排强队发球和接发球比较分析[D]. 黄晶.陕西师范大学 2014
[6]第30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主要对手发球效果对比研究[D]. 宋刚.西安体育学院 2013
[7]当前世界排球发球发展趋势的研究[D]. 董智超.湖南师范大学 2012
[8]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与欧美女排技战术水平比较[D]. 高明.辽宁师范大学 2009
[9]对中国男排发球技战术的研究[D]. 范莉莉.北京体育大学 2008
[10]排球前排强攻、后排进攻、跳发球动作的运动学对比分析[D]. 张岳.北京体育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15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515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0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