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下的锻炼动机与锻炼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30 18:42
目的: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下锻炼动机与锻炼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阐明不同动机水平和锻炼自我效能自信程度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并通过建立体育锻炼行为和体育锻炼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与锻炼自我效能之间的多元回归关系,以探讨和明确不同专业、性别、年级的个人背景变量下,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锻炼自我效能和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差异,丰富和完善大学生的健身理论,提升健身意识和建立终生健身的理念,并为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途径。 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分析与归纳,为相应研究做好理论准备;选用陈善平等人编制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问卷》,Frederick,C.M和Ryan,R.M及陈善平修订的《身体活动动机测量》(MPAM-R)量表,和Marcus,B.H编制的《锻炼自我效能量表》对赣南师范学院和赣南医学院两所大学生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20份,回收有效问卷735份;采用统计分析法对所获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采用逻辑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归纳出本研的结论。 结果:(1)不同性...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假设
1.4 研究框架
1.5 文献综述
1.5.1 体育锻炼行为及研究现状
1.5.2 体育锻炼动机及研究现状
1.5.3 锻炼自我效能研究现状
1.5.4 体育锻炼行为与锻炼动机和锻炼自我效能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统计分析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及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3.1.1 体育锻炼时间情况
3.1.2 体育锻炼频率情况
3.1.3 体育锻炼强度情况
3.1.4 体育锻炼项目情况
3.1.5 体育锻炼坚持性情况
3.1.6 体育锻炼行为的卡方检验
3.1.7 体育锻炼行为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3.2 大学生锻炼动机现状及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相关分析
3.2.1 锻炼内部动机与测量
3.2.2 体育锻炼外部动机与测量
3.2.3 体育锻炼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关系分析
3.3 大学生锻炼自我效能测量及各维度相关分析
3.3.1 不同性别学生锻炼自我效能各维度分析
3.3.2 不同学科学生锻炼自我效能各维度分析
3.3.3 不同年级学生锻炼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分析
3.3.4 锻炼自我效能各维度的关系分析
3.4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锻炼动机和锻炼自我效能的相关分析
3.4.1 体育锻炼动机与锻炼自我效能的关系分析
3.4.2 锻炼动机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3.4.3 锻炼自我效能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分析
3.4.4 锻炼动机、锻炼自我效能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多元回归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机制研究[J]. 董宝林,张欢,朱乐青,宋刘玲,陈敐.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2]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动态与进展[J]. 徐梓轩.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3]大学生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J]. 冯金玲,赵宝椿.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03)
[4]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研究[J]. 王渠,王顺.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2(03)
[5]自我效能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刘全,张勇. 安徽体育科技. 2011(06)
[6]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行为及态度的调查分析[J]. 吴彩荣.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1(12)
[7]基于运动承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 邱芬,崔德刚,杨剑.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1(05)
[8]锻炼自我效能的研究综述[J]. 王红艳. 体育科技. 2010(04)
[9]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目标自我一致对体质健康问题突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的影响[J]. 郭文,黄依柱,祝娅. 体育学刊. 2010(11)
[10]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的关系性研究[J]. 刘桂芳.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0(04)
本文编号:3684069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假设
1.4 研究框架
1.5 文献综述
1.5.1 体育锻炼行为及研究现状
1.5.2 体育锻炼动机及研究现状
1.5.3 锻炼自我效能研究现状
1.5.4 体育锻炼行为与锻炼动机和锻炼自我效能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统计分析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及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3.1.1 体育锻炼时间情况
3.1.2 体育锻炼频率情况
3.1.3 体育锻炼强度情况
3.1.4 体育锻炼项目情况
3.1.5 体育锻炼坚持性情况
3.1.6 体育锻炼行为的卡方检验
3.1.7 体育锻炼行为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3.2 大学生锻炼动机现状及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相关分析
3.2.1 锻炼内部动机与测量
3.2.2 体育锻炼外部动机与测量
3.2.3 体育锻炼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关系分析
3.3 大学生锻炼自我效能测量及各维度相关分析
3.3.1 不同性别学生锻炼自我效能各维度分析
3.3.2 不同学科学生锻炼自我效能各维度分析
3.3.3 不同年级学生锻炼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分析
3.3.4 锻炼自我效能各维度的关系分析
3.4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锻炼动机和锻炼自我效能的相关分析
3.4.1 体育锻炼动机与锻炼自我效能的关系分析
3.4.2 锻炼动机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3.4.3 锻炼自我效能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分析
3.4.4 锻炼动机、锻炼自我效能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多元回归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机制研究[J]. 董宝林,张欢,朱乐青,宋刘玲,陈敐.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2]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动态与进展[J]. 徐梓轩.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3]大学生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J]. 冯金玲,赵宝椿.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03)
[4]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研究[J]. 王渠,王顺.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2(03)
[5]自我效能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刘全,张勇. 安徽体育科技. 2011(06)
[6]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行为及态度的调查分析[J]. 吴彩荣.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1(12)
[7]基于运动承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 邱芬,崔德刚,杨剑.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1(05)
[8]锻炼自我效能的研究综述[J]. 王红艳. 体育科技. 2010(04)
[9]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目标自我一致对体质健康问题突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的影响[J]. 郭文,黄依柱,祝娅. 体育学刊. 2010(11)
[10]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的关系性研究[J]. 刘桂芳.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0(04)
本文编号:3684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684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