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的理论实现途径研究 ——基于耗散结构视角

发布时间:2022-10-09 15:18
  随着我国的发展,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为社会输出高等人才的关键环节,因此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直接关系着为社会输出人才的质量;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阶段,而研究生培养模式又直接关系着创新人才的质量;连钱学森都说,培养不出人才,那一定是培养模式出了问题。由于我们国家现代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跟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并且近十几年来,我们国家研究生规模快速增长,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在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大背景下日益凹显。因此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再次得到人们的关注。体育类研究生是研究生的一个重要类别,它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体育类专门性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体育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在研究生培养模式出现问题的大环境下,不仅出现了其它行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出现的通病,同时也呈现出鲜明的体育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弊病。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体育学研究生下属的二级专业,它是大、中、小学培养体育师资的主要来源。它的培养模式好坏直接关系着我国大、中、小学的体育师资的质量。本研究创新点在于首次将耗散结构理论运用到...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
        2.1.1 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1.2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1.3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的研究现状
        2.1.4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的研究现状
        2.1.5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2.2 耗散结构在体育科学方面的应用
    2.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3.2 比较分析法
    3.3 系统分析方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形成路径
        4.1.1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开放性
        4.1.2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目标的远离平衡态解决办法
        4.1.3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目标非线性相互作用原理
        4.1.4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目标的涨落
    4.2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成路径
        4.2.1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开放性
        4.2.2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远离平衡态路径
        4.2.3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非线性相互作用机理
        4.2.4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涨落
    4.3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评价体系的构成路径
        4.3.1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评价体系的开放性
        4.3.2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评价体系的远离平衡态原理
        4.3.3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评价体系非线性相互原则
        4.3.4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评价体系涨落机制
5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发展与改革路径[J]. 高宝嘉,伊绯.  高等农业教育. 2015(12)
[2]我国竞技体育系统耗散结构形成的路径[J]. 邵桂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5(05)
[3]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武汉大学的改革实践[J]. 周叶中,夏义堃,宋朝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09)
[4]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 张典兵.  高等农业教育. 2015(03)
[5]基于团队的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李月芬,李艳博,王冬艳,李淑杰,董会和.  教育教学论坛. 2013(39)
[6]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研究与探索[J]. 李琳琳.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3(04)
[7]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动态优化对策[J]. 赵子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04)
[8]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估制度分析[J]. 王明杰,张锦.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07)
[9]体育公共服务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及动力机制[J]. 张静.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04)
[10]基于耗散结构论的视野探究体育与政治的非平衡相变[J]. 徐伟煌,蔡理.  体育科学. 2010(05)

博士论文
[1]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 王淑英.河北师范大学 2012
[2]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 张瑞林.福建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 胡雪晴.武汉体育学院 2015
[2]陕西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研究[D]. 杨子成.延安大学 2015
[3]基于耗散结构的民生体育工程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 褚金玲.福建师范大学 2013
[4]对我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D]. 敬艳.武汉体育学院 2013
[5]中美体育学硕士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式比较研究[D]. 宋冬昱.南京师范大学 2013
[6]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 徐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7]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乒乓球方向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研究[D]. 杨伟鑫.西安体育学院 2013
[8]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网球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研究[D]. 马俊.武汉体育学院 2013
[9]江西省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 曾诚.江西师范大学 2012
[10]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能力培养的研究[D]. 马薇.西安体育学院 2012



本文编号:3688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688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3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