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高运动水平中学生被动拉伸前后纵跳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06 14:14
  研究目的:纵跳作为人体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广泛存在于体育运动中,纵跳作为反应下肢爆发力的重要指标,在中学体育课堂以及训练中日益得到重视,目前有关拉伸对纵跳表现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拉伸形式和拉伸时间方面,而本文着重研究被动拉伸方式对整个纵跳过程中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探讨被动拉伸提高纵跳表现的原因,从而为体育教师及教练员提供有效的练习方法及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取15名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田径队男性学生参与测试,实验前三个月均无任何下肢伤病史。受试者分别在被动拉伸前后完成纵跳。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采集受试者下肢运动学数据、AMTI测力台同步收集纵跳过程中的地面反作用力数据。SPSS 17.0软件用于统计受试者被动拉伸前后两次纵跳的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指标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在动力学表现上,起跳阶段被动拉伸前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显著大于被动拉伸后;被动拉伸后纵跳的腾空时间显著高于被动拉伸前;在运动学表现上,纵跳起跳阶段被动拉伸后髋、膝、踝关节峰值屈曲角度显著高于被动拉伸后前;纵跳落地阶段被动拉伸前髋、膝关节峰值屈曲角度显著高于被动拉伸后。结论:被动拉伸后增加了各关节的屈曲活动幅度...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1.研究现状
    1.1 柔韧素质
    1.2 拉伸的研究现状
        1.2.1 被动拉伸对纵跳的影响
    1.3 纵跳的概述
        1.3.1 纵跳的起跳阶段生物力学分析
        1.3.2 纵跳的落地阶段生物力学分析
        1.3.3 影响原地纵跳高度因素分析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受试者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案
        2.3.1 测试前准备
        2.3.2 实验场地设计
        2.3.3 动力学、运动学实验
    2.4 测试流程及测试指标
        2.4.1 测试流程
    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地面反作用力结果
        3.1.1 地面反作用力变化
    3.2 腾空时间变化
    3.3 运动学测试结果
        3.3.1 髋关节
        3.3.2 膝关节
        3.3.3 踝关节
4 讨论与分析
    4.1 地面反作用力分析
    4.2 运动学讨论与分析
5 讨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Abstract of Thesis
论文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静力性拉伸急性效应研究进展:作用、机制和启示[J]. 姜自立,李元.  中国体育科技. 2015(02)
[2]静力拉伸和动力拉伸对提高柔韧素质的研究综述[J]. 蔡广浩,熊凡.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1)
[3]纵跳落地动作地面反作用力计算机仿真方法的研究[J]. 于佳彬,郝卫亚,周兴龙.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3(06)
[4]被动拉伸期间代谢率提高程度不足以达到有氧运动热身效果[J]. Arnold G.Nelson,Joke Kokkonen.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2013(02)
[5]不同拉伸形式及延迟时间对下肢爆发力的影响[J]. 龚建芳,李山,王宝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06)
[6]体育中考制度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朱琳,徐烨,刘礼国.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04)
[7]游泳运动员的热身和拉伸[J]. 顾小叶,张新,袁锐,Bill Sweetenham,John Atkinson.  游泳. 2012(01)
[8]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以高职院校成人教育为例[J]. 郭君.  人民论坛. 2011(34)
[9]短跑运动员不要忽视柔韧性练习[J]. 陈风华.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6)
[10]拉伸和力量训练对改善游泳运动员肩部姿态的研究[J]. 李良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12)

硕士论文
[1]摆臂对纵跳影响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D]. 于渤洋.苏州大学 2012
[2]下肢肌肉力量与不同形式纵跳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相关度的研究[D]. 张佑磊.苏州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703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703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8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